雨潤墨跡

每一篇真相文章的閱讀,都會對我們這些文革後長大的人的曆史認知產生一次顛覆性衝擊。
博文
原題:中國城市中產:一個“求穩怕亂”的階級
  中國新興的城市中產階級非常重視自身在經濟等方麵的自由,但他們的政治態度卻相對保守。研究顯示,這個階層傾向於支持技術官僚,信任中央政府,並且認為社會穩定比個人言論自由更加重要。
  長期以來,在眾多學術研究和媒體報道的勾畫下,“經濟增長孕育中產階級,中產階級推動社會變革”似乎成為了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1年,中國GDP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此背景下,為所謂“中國模式”唱讚歌的大有人在。但在中國奇跡的背後,卻難掩公眾的不幸福感甚至日增的憤怒情緒,層出不窮的群體性事件讓和諧社會的願景顯得撲朔迷離。
  如果GDP是衡量社會進步的唯一指標,中國在全球經濟慘淡的情況下確實足以“笑傲江湖”。但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1959年,在莫斯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1-12-30 14:26:11)
 中國海外移民潮透視1
  進入11月以來,世界各大媒體集中報道了中國人向海外移民的消息。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多達60%的中國富人(資產淨值在150萬美元以上)已經決定或者正在考慮移民;在淨資產在1500萬美元以上的群體中,27%的人已經辦理了移民手續。美國國土安全部《2008年移民數據年報》顯示,這一年度有4萬個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加入了美國國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1-12-30 13:17:56)
按照人們對發展的一般理解,發展使社會獲得明確而實際的收益,包括物質生活整體而公平的改善,普通人的尊嚴得到提升,社會更加穩定而平和,人們的精神和道德生活有了進步。但是我們現在看到了另外一種發展,它沒有使人們普遍和公平地從發展中獲益,財富以不公平的方式向少數人集中,人們的精神和道德在倒退,社會貧富差距在擴大,發展給社會帶來的收益與它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馬克思為什麽是對的》劉仰,1985年上海交通大學畢業,1987年中國首批文理雙科雙學位畢業。1991年到北京工作。曾經從事出版行業,現從事電視媒體行業,並涉及文化評論、影評,是中國內地著名的文化評論人。核心提示:當西方金融危機同時引發一係列社會危機時,馬克思再次被西方提及,曾經的冷落似乎又開始轉熱。但是,要真正熱起來,首先需要辯駁此前各種反對馬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從“擁抱體製”到“回歸常識”
  問:您在文章中反複提到“出世”與“入世”,現在來看自己的話,您覺得您現在是更“出世”一些?還是更“入世”一些?
  資中筠:我現在已經覺得,比我願意的太入世了。其實,我原來的傾向性是容易逃避現實的,所以我在解放以前沒有參加地下黨組織活動,就是躲在圖書館裏麵,我覺得外頭太黑暗了。我對國民黨那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