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茶一杯聚水彌香,人在旅途緣份相逢

*珍惜生活,珍惜人生,打造美麗,打造健康*
個人資料
博文
(2012-03-09 16:24:43)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為代表的內分泌代謝異常,也是當今發達社會的高發疾病。目前美國有超過兩千萬糖尿病患者,另有四千萬人處於臨界狀態,中國糖尿病發病率也在以驚人速度增加。
人體血糖水平受神經內分泌調控,特別是由胰島細胞分泌的兩種作用相反的激素,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調節。當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時,在胰島分泌的胰島素作用下,葡萄糖在肝髒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2-03-08 00:34:21)


說到紅豆,最先想到的就是是唐代詩人王維膾炙人口的《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紅豆象征著愛情,友情,紅豆代表著情人和親人的相思。
實際上,紅豆是一個泛稱,有多種植物都被稱作紅豆(樹)。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科目的紅豆其化學成分和生理功能不同,有的紅豆可以滋補,有的有毒,不可混用。本文介紹幾種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2-03-07 00:56:31)
問題(2):非常非常感謝華山和mitts!你們說的非常對!我的確從小就體弱,腎虛愛尿床,但肝火旺盛,口苦,口氣重,這是我家女性遺傳體質。第一次懷孕做了人流,睡地板受了涼,得了很嚴重的腰疼,腰椎間盤受損。婚後還得了甲亢。我有2次流產,都是因為激素水平不穩,但醫生並不認為有什麽不對。流產後腰酸腰疼,尤其是行房事後很明顯。所以自行主張煲湯調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2-03-06 02:32:07)

問題總結:從小就體弱,特能尿床,汗腳。走路多了後腳跟疼。婚後做過一次流產,沒養好。後來一直月經期腰酸很厲害,走路更易腳累,偶爾腳底出虛汗。現在想要孩子卻總不成功,習慣性流產,根本保不住。美國醫生什麽都沒說,隻是說下次懷孕她會幫我製定安全計劃。但我很擔心,覺得可能是中醫所謂的腎虛,宮冷,想自行調節一下。我偶爾也會煮湯,但又容易上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2-03-05 13:47:47)

有一男性青年,30歲左右,因男人之隱痛求醫。也曾看中醫並服用壯陽補益之品,但收效甚微。觀察此君,不像有陽虛之證,言談之間,頗多焦慮不耐。詢問之後,得知在高科技公司任職中層管理,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時有想發火但有不能發之苦。觀察舌脈有明顯肝氣鬱結之證。建議先服用疏肝理氣之劑再適當補益肝血。服藥之後未再來就診。數月之後,始逢此君帶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2-03-04 22:18:10)

某年輕護士看到一男性病人在病房喝酒,就走過去小聲叮囑說:“小心肝!”,病人激動萬分,衝著PLMM回了一句道:“小寶貝”。肝病和腎病曾經分別是中國男性和女性最為普遍的健康問題。上個世紀後期,中國英年早逝的知識分子男性以肝炎引起的肝功能惡化和肝癌最多見,而女性則以腎功能衰竭最為常見。目前,由於生活條件的改善,由肝腎功能衰竭直接導致的死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高膽固醇血脂是指血液中膽固醇濃度異常。對於健康人群,血液膽固醇濃度應該低於200mg/dL。高膽固醇血脂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控製膽固醇血脂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非常重要。高膽固醇血脂可以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大類。先天性高膽固醇血脂是一種家族遺傳疾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基因存在缺陷,導致膽固醇運輸和代謝障礙。後天性高膽固醇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膽固醇主要以脂蛋白形式存在
膽固醇(Cholesterol)是脂溶性分子,遊離膽固醇在人體所占比例很低。膽固醇在血液中一般以脂蛋白結合形式存在,通常所說的好膽固醇(HDL)和壞膽固醇(LDL)是人體五種常見脂蛋白中最重要的兩種,分別指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s)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s)。 
嚴格來說,把HDL/LDL稱作"膽固醇"並不科學。膽固醇是脂類的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痔瘡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的一種慢性疾病。痔瘡造成的不便之處主要是疼痛和出血,輕者給人的正常生活帶來不便,重者影響健康。如便血日久,可致不同程度的貧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痔瘡壞死或感染嚴重時,可經過血液係統引起全身感染。痔瘡治療目前以手術為主,但是良好生活習慣和活動是預防發作的關鍵。1.缺乏活動,特別是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問題:十年前曾經接種過乙肝疫苗,當時三針以後,查血證實身體內已經產生足夠的抗體。上星期單位一起抽血複查,結果我的抗體陰性,所以還需要重新接種。可我有的同事已接種20餘年,抗體仍然呈現陽性。什麽因素影響乙肝抗體呢?是免疫係統功能太弱呢還是太強呢?1.記憶細胞是接種疫苗工作的關鍵人體首次接觸外來抗原物質,無論是接種疫苗還是病毒感染,會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