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十年前曾經接種過乙肝疫苗,當時三針以後,查血證實身體內已經產生足夠的抗體。上星期單位一起抽血複查,結果我的抗體陰性,所以還需要重新接種。可我有的同事已接種20餘年,抗體仍然呈現陽性。什麽因素影響乙肝抗體呢?是免疫係統功能太弱呢還是太強呢?
1. 記憶細胞是接種疫苗工作的關鍵
人體首次接觸外來抗原物質,無論是接種疫苗還是病毒感染,會激活人體免疫係統。人體免疫反應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其中細胞免疫以免疫細胞吞噬裂解感染原為主,體液反應以我們經常談到的抗原-抗體反應為主。
抗體是由B淋巴細胞產生的免疫球蛋白,可以特異性識別外源物質,與外源物質結合,並消滅清除外源感染原。
每個人體內都儲存數以億計的B淋巴細胞,每一個B細胞可以識別不同的抗原,並產生針對這個抗原的抗體。接觸外源抗原後,該B淋巴細胞被激活,大量繁殖,分泌大量抗體。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自體免疫,外源感染得到控製之後,那些激活後繁殖的B淋巴細胞也死亡。但是,極少數激活後的B淋巴細胞不死亡,而是分化形成特定的記憶細胞。
這些記憶細胞會代代相傳,並處於戒備狀態,一旦有同類外源感染再次發生,記憶細胞會快數繁殖分裂,產生大量抗體,有效消滅外源感染。由乙肝疫苗接種產生的記憶細胞,可以特異性的識別乙肝病毒表麵抗原。
由記憶細胞引發的免疫反應,速度快,特異性強,親和力增加,可以更快更好地對抗外源感染。
可以說,接種疫苗就是人為刺激免疫係統,預先誘導產生針對某一病源微生物的記憶細胞。這樣,一旦遭遇感染,可以立即產生強大有效的免疫反應,在病源微生物致病之前就將其消滅。
2. 記憶細胞有一定壽命
所謂接種乙肝疫苗以後,血液可以檢測到足夠乙肝抗體,就是說疫苗刺激產生了針對乙肝抗原的記憶細胞。
目前,有關記憶細胞的繁殖和保存還不是完全清楚,但是記憶細胞是有壽命的。接種疫苗以後,如果長時間沒有感染或再次接種,針對乙肝抗原的免疫細胞會消失。
抗體滴度測定應該是以酶聯免疫反應為基礎。試驗中,用已知的抗原濃度做係列稀釋,加入待測樣本,形成抗原抗體複合物後沉澱。然後用與酶偶聯的第二抗體再次與上述複合物結合。偶聯的酶加入特殊試劑之後,產生變色反應。顏色的改變可以用儀器定量,最後的讀數再用已知濃度的標準抗體校正。
當抗體滴度<10 mIU/mL時就檢測不出,結果為negative,醫生一般建議建議再次接種。一般來說,免疫接種以後的平均有效期是10年,每個人不一樣。所以,你的情況屬於正常,隻需要再次接種就行了。
3. 免疫功能隻有是否正常,沒有太強太弱
人體免疫係統肩負防衛重責,似乎越強大越好。其實,免疫功能也是生理功能之一,需要在一定範圍內平衡。
抗體滴度測定隻是一個參考數字,並不能完全反應人體對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即使接種以後,你的抗體滴度抑製保持在標準以上,也不能保證不會感染,隻是平均幾率減少而已。
免疫反應雖然涉及特殊細胞和分子,免疫防衛是一項係統工程,是以整體健康為基礎的。對於有感染機會的特殊人群,即使疫苗工作正常,也要密切注視任何可疑症狀,保持身體健康處於良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