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傳人

祖國在唱紅歌。祖國山河一片紅。 文革在延續,因為有文革的傳人。 文革不是毛主席的文革,不是文革一代人的文革。是我們民族的文革。
個人資料
文革傳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文革小報”尋根第46篇。 咱國此刻任何一張報紙上啥最可信? 你猜對了,日期。 家鄉話形容“說的跟真的似的”,“新聞”來自“喉舌”必然如此。這種“說的跟真的似的”在文革中達到了極致。把“打哪兒指哪兒”稍加修改,就是“想啥有啥”(其實“喉舌”即是此意)。有“小報”為證:
這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文革小報”尋根第45篇。一個多月前,老畢酒席戲說“智取威虎山”網上風行。因為其中有髒話,更因為髒話是說太祖的,所以老畢被從咱黨的電視台踢開,不在話下。要說呢,老畢的戲說是晚了40多年,他要是文革時如此戲說被逮到,估計得把頭顱捐進去。那時不但把樣板戲改成罵太祖不行,就是為了幫太祖“幹革命”把樣板戲給“改好些”也不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文革小報”尋根第44篇。太祖曾說過“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這“領導階級”在文革中有啥出彩的舉動?上小報:(1968年10月1日前後的“工人造反報”)
魚骨頭!不是一般的魚骨頭,是中南海的魚骨頭!中南海的魚有什麽不同?
想一想,被太祖開過光的“聖物”中如果:與太祖親密度=“偉大”係數x時間/距離從北京能帶走的東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5)

閑來無事,拜讀了網上一篇文章,“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是私事”,是2015年4月20日用筆名“辛士紅”發在“人民日報”上的。文章的大意是說“貪官”們的家風都很不堪,所以一貪就貪一大片。貪一大片當然不好,於是告訴“領導幹部”們要在家裏好好整風。引一段原文:  不良的家風,如同鮮花掩映的陷阱;錯位的親情,好像溫柔軟滑的絞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咱國民間人士,70歲的高瑜女士,日前因為“泄密罪”被判刑7年。此事該屬“二百年目睹之怪現象”裏最怪的之一。
高“泄”的“密”,與斯諾登根本不同。斯大俠是把政府讓他“管理”的東西“監守自盜”給“順”回家了。高是草民老太太一名,沒有“被信任”予任何機密。所“泄”之“密”,是別人把個&l[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9)


回國用相機“掃街”已成“定式”,給朋友們曬幾張。“衣”
朋友說,咱國的衣著已經與世界接軌。也對,也不對。像這兩位女士的著裝,與世界許多其它地方的女士們沒啥不同。
年輕人在追求時尚,衣服要與“環境”搭配。
“非年輕”也色彩出奇,倒是讓世界更多元。
“非年輕”人追求時尚又一例。超短褲、緊身褲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這篇與文革和“小報”都有關係,算“文革小報”尋根的穿越篇吧,^_^。回國一遊,自然會看報,先上一篇“小報”登的廣告:
廣告登在2015年3月13日的“中老年時報”上。廣告中幾個要點:黃金可以保值,用太祖包裝的黃金可以“保值”保值。太祖“保值”的黃金,有太祖“光輝形象”在,不便“買”與“賣”,但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7)

47年前,文革正“熱鬧”:
原載於1968年江蘇小報“風雷激”。“老畢事件”的後續發展可以觀察咱國47年以來進步了沒?如進步,進了多少?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回咱國一遊,照例端著相機上街閑逛一番,給朋友們曬幾張。總的感覺是咱國四多,錢多、樓多、空氣中顆粒多、街上“道德”多。今天主曬這個滿街的“道德”。在北京機場通市區的路上,習大人的“道德”就大咧咧的掛出來:
具體的呢?滿北京大街都是:
看見沒?獨裁、專製、維穩、敏感詞、反普世、偉光正啥的都不提了,現在時髦的是“民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咱國有句俗話,叫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俗話是典型的吃空餉,七個字就夠了,“天下亡匹夫有責”,“興”根本是在打醬油。“天下興”的時候沒匹夫鳥事,匹夫是匹夫,天下是天下。宋要被滅了,明要亡了,日本來侵略了,大權旁落給劉少奇了,匹夫們才被“天下”臨時寵幸,被“有責”。
霧霾與“興”有關係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51]
[52]
[53]
[54]
[5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