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0-07-07 21:21:20)
仲夏遊記之一
2010年仲夏前後,我們去德國拜訪表弟,他住在德國西部北萊因地區,屬Nordrhein-Westfalen州的一個山城。我們去前數月,他就仔細研究GoogleEarth,計劃了幾條當日來回的汽車旅遊線路,所以,我們玩得很緊湊。表弟在國內是訓練有素的出色大廚,弟妹也手腳麻利,極其能幹,隻要我們開口說想吃什麽,他們竟然都做得出來,又是開車又是做各樣美食,把我們二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0-07-04 08:57:18)

耶穌在世33年是一個完全的人。他長在一個位於加利利的小村莊拿撒勒,有父母、兄弟姐妹、嫂子弟妹、侄兒侄女一大家子人(不同教派有不同說法,有認為耶穌是家中最小的或最大的)。他十二歲時跟父母上耶路撒冷聖殿,三天在殿裏和教師問答,他的智慧和學問令人吃驚,然而,到三十歲,還是個‘沒出息的’木匠,怪怪地不結婚。這個神的兒子,這位彌賽亞,是怎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樂觀感恩的一生瑪格麗塔在18歲時得了類風濕關節炎,以後越來越嚴重,以至一次感冒都能激發嚴重發作。八六年我到她那兒時,已經小關節都變形,行動不便。70歲那年,她得了一種病SjögrenSyndrome,其本質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的風濕病,病理基礎是自身的免疫細胞攻擊和摧毀自己的外分秘腺體,如淚腺,唾液腺,導致眼球和口腔幹燥,並加重關節炎。七年不到,她又得了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從丹麥主婦到知名科學家二個孩子的媽媽1946年在饑餓慘淡的漢堡,瑪格麗塔繼續大學學習。她在朋友家認識了一位在英國軍隊工作的丹麥觀察員保爾。保爾無拘束的笑聲像陽光一般射透瑪格麗塔悲慘冰冷的生活,讓她記得她以前也笑過。他們在漢堡的教堂舉行了婚禮。瑪格麗塔的公婆得到許可趕來參加婚禮,他們一見麵就互相有好感,即使離婚後,瑪格麗塔和公婆的愛戴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戰亂恐怖中度過的青少年時代柏林—漢堡1938—1943瑪格麗塔四歲時,父母離異,她從此再沒見過父親。為了生計,母親帶著她離開出生地慕尼黑,回到柏林老家,和老父母住在一起。在她13歲時,外公外婆雙故,母親一人無力維持他們居住的豪華公寓,隻能搬離。1938年瑪格麗塔15歲,和母親二人住在柏林的一套普通小公寓裏。在瑪格麗塔的回憶中,這段住小公寓時期,雖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老師加媽媽瑪格麗塔看出我精神恍惚,很難進入工作狀態,她已經把我一年的學習工作安排得很好,盡到了她的責任。她是丹麥醫學遺傳學的開路先鋒,社會名人,除了領導這個研究所外,在歐洲和丹麥醫學界擔任很多職務,成天忙得不可開交,我的健康和精神狀態實在不是她的事,完全可以不管。然而瑪格麗塔象個媽媽那麽關心我、體諒我、幫助我,拉著我的手渡過了我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初到丹麥
一九八六年冬天是北歐多年來氣溫最低的一年。哥本哈根的冬天溫度一般和上海差不多,但那年特別冷,降水量也是曆年來的高峰,加上冬天固有的風暴和長長的黑夜,正是又凍、又濕、又暗、風又大,讓我們這些性高彩烈、想望安徒生之國的學子們立即陷入不可自拔的思家病。我寄宿在一個丹麥人家的三層閣樓,第一夜聽了一夜的狂風呼嘯和樹枝擊打的可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6-04 01:14:33)

1989年六四發生時,我已在國外近三年,提供了從另一個視角看六四的機會。我是公派出國,能定期從大使館拿到人民日報海外版。剛出國,拿到報紙親熱得很,幾乎每個字都要看個明白。記得報紙的基調大概從八七年第二季度開始,逐漸向左轉,至八八年初已經引起我這個‘老運動員’的極大不安,怎麽文章的用詞越來越像文化大革命前夕的流氓地痞腔。在我心中,國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5-29 09:17:13)


桑拿浴起源於二千年前的芬蘭部落。芬蘭人口約近五百四千萬,桑拿浴室有二百萬。在傳統中,芬蘭人去桑拿,鄭重得猶如去教堂。現在雖已不再如此嚴肅,但古風猶存。桑那浴的田園生活在芬蘭,洗桑拿浴幾乎成了一種人權。絕大多數公寓房子,都有公共桑拿室,租房時可以同時定好家庭桑拿時間。通常是每周一次,一家一個半小時,由管理員負責清潔。桑拿電爐自動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5-25 00:40:55)

生活在外國,當然要盡量適應居住國的風俗習慣,其實吃、穿等還容易適用,最難適應的是要把本來認為是白的,看作是黑的,也就是說,已形成的根深締固的概念,相當難改變。我在芬蘭工作已22年,有一個概念實在難改變,說出來都有點好笑。
在大實驗室工作,各式儀器、深凍櫃,放射標記室、放射垃圾室、底片衝洗室、電泳室等等都是好幾個科組合用,難免會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