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化差異趣事

(2010-05-25 00:40:55) 下一個

生活在外國,當然要盡量適應居住國的風俗習慣,其實吃、穿等還容易適用,最難適應的是要把本來認為是白的,看作是黑的,也就是說,已形成的根深締固的概念,相當難改變。我在芬蘭工作已22年,有一個概念實在難改變,說出來都有點好笑。

在大實驗室工作,各式儀器、深凍櫃,放射標記室、放射垃圾室、底片衝洗室、電泳室等等都是好幾個 科組合用,難免會產生磨檫,大都是小事,但處理不好,不但工作受損,人際關係也變得緊張。我最怕的是二種人。一種是初出道的男孩,做到哪裏,就亂糟糟到哪裏。一旦有這樣的男孩出現,實驗室牆上馬上會出現:‘注意!你媽媽不在這兒’

另一種人更難對付,他們有一把年紀,回爐來深造,雖資曆較深,但在分子實驗方麵與實習學生相差無幾,卻又不能象帶學生那樣指點他們。在一天要同時開做三、四個實驗又要為新手負責的緊張情況時,就是多年的工作人員也難免有疏忽,10年中,我也給抓住過幾回。

每次都是由老板來告訴我,什麽什麽要注意,都是些因太忙,沒顧上或忘記了的小事。我很生氣,一點點小事,直接跟我說一聲不就得了,也值得到老板那兒去告狀。我發現別人的小紕漏,從不到他老板那裏去說, 就個別和該人說一聲,什麽什麽你要注意點,這次我已經幫你收拾了。以後我發現,對芬蘭人來說,報告老板,讓老板跟他說,是正常的,我好心個別說一聲,是讓人下不了台。

有了這個發現,我自然不會再去個別說了。但是要我為了一點點小事就到同事的老板那兒去告狀,我長期形成的  ‘小人動作’這個概念,使我實在做不出來。然而我又有責任管理實驗室,任何小事都不能不糾正,於是,隻好標新立異,以筆代嘴。

一度,實驗室到處能看到我貼上的各種色彩的Talex notes, 請注意xxx,不要xxx,每次用完後請xxx,都有我的署命,哪裏發現問題就貼在哪裏。 這notes,也不會長期粘在那裏,一周左右就自己掉了,符合我的要求,再有人犯同樣的毛病,再貼, 倒也解決問題,既省事又 大家又都過得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