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馬太福音第十八章18:1當時,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天國裏誰是最大的?”
18:2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
18:3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
18:4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
18:5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18:6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馬太福音第十七章17:1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
17:2就在他們麵前變了形像,臉麵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
17:3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
17:4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裏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
17:5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馬太福音第十六章16:1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來試探耶穌,請他從天上顯個神跡給他們看。
16:2耶穌回答說:“晚上天發紅,你們就說,‘天必要晴’;
16:3早晨天發紅,又發黑,你們就說,‘今日必有風雨’。你們知道分辨天上的氣色,倒不能分辨這時候的神跡。
16:4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神跡,除了約拿的神跡以外,再沒有神跡給他看。”耶穌就離開他們去了。
16:5[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馬太福音第十五章注釋15:1-20使人汙穢的事物1從耶路撒冷來的文士和法利賽人,可能是公會(見太26:59)派來審查耶穌言行的代表。飯前洗手以滌除禮儀上的汙穢,與「古人的遺傳」,見可7:3-4。3-6法利賽人所敬奉的傳統,反使人違背神的誡命。「作了供獻」:是名義上給了神,不可容讓別人使用的意思。7-8法利賽人的教導,是出於假虔誠。經文引自賽29:13。10-20在神麵前,真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馬太福音第十四章注釋14:1-12施洗約翰之死1「分封的王希律」:即希律安提帕,見太2:22;路3:1。3「腓力」:不是分封的王腓力。4「不合理」:希律休了原配,迎聚兄弟之妻,是摩西律法所不容的事。5希律起初之所以保存約翰的性命,固然因為「怕百姓」,也因為他相當敬佩約翰的為人(見可6:19-20)。14:13-21耶穌給五千人吃飽13耶穌退到野地去的其他原因,見可6:30-32。根據路9:10[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馬太福音第十三章注釋13:1-9撒種的比喻四種不同的土壤,引致不同的結果。6「沒有根」:指根部發展得不健全。8通常的收成可能少於十倍。這裏的好土明顯帶來豐收。13:10-17用比喻的因由10耶穌在此大概不是首次用比喻教訓人(見9:15-17),門徒有此問題可能因為耶穌這次不加解釋的大量采用比喻來講述天國的事,與以前直接的宣講有點不同(參4:17;11:11-14)。11-15由於猶太人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馬太福音第十二章注釋12:1-14安息日的爭論:一 掐麥穗事件(1-8)法利賽人的責難,並不因這事本身不妥(見申23:25),而是因為在他們看來,掐麥穗等於收割,即犯了安息日不可作工的條例(出34:21)。3-4耶穌在此的答辯,見路6:3-4。5-8按律法,祭司於安息日須在聖殿裏更換陳設餅及獻加倍的祭物,工作更繁多。所以,於天國的範疇內(即比聖殿更大的東西──「一人」原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馬太福音第十一章注釋11:1主耶穌繼續往各城去傳道11:2-19施洗約翰的問題與身分3「那將要來的」:即彌賽亞。約翰有此疑問,可能因為耶穌所作的(2),不符合他心目中彌賽亞審判惡人、彰顯公理的職事(參6,太3:11-12)。5耶穌的答覆,見路7:22。8「細軟衣服」:指宮廷華服。9-14所引經文(10)取自出23:20與瑪3:1;「我」指神,「你」在此指以色列人的彌賽亞。由於約翰是彌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9-25 17:12:19)


中秋風雨掠千家,海上烏雲侵彩霞。內外齊心收釣島,紅楓滿樹秀天涯。
飄塵永魂攝影詩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馬太福音第十章注釋10:1-42門徒名單1「十二」這數目:見可3:14:十二門徒2「使徒」:見路6:13。3與腓力連在一起的巴多羅買,可能就是約翰福音裏的拿但業。(約1:45)「達太」:大概就是路6:16的雅各之子猶大。4「奮銳黨」:見路6:15。「加略」:可能是猶太地的市鎮。5-42耶穌對十二使徒的囑咐(參考:耶穌對十二門徒的囑咐)一 當前的任務(5-15)5-6工作對象,要限於以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81]
[82]
[83]
[84]
[8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