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帖子主題:[薦]紅軍萬裏長征途中為何從未中過埋伏
中央紅軍長征兩萬五千裏,轉戰十餘省,大小戰鬥數百次,卻從未中過一次埋伏,這不僅是紅軍戰略戰術的成功,也離不開一個秘密武器---一部小小的密碼本。這個密碼本不僅幫助紅軍長征時對敵無線電偵聽偵察,成功破譯敵方軍事部署,使紅軍長征萬裏途中一次也未中埋伏,而且總能準確選擇到敵人合圍的薄弱部位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ZT:
主題:1954年赫魯曉夫為得到中國支持增加對華援助1954年9月30日,中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等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會見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委員赫魯曉夫率領的來我國參加建國五周年國慶典禮的蘇聯政府代表團。  
  蘇聯軍援內幕
  辛文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然去世,臨終前沒有明確指定接班人,這使蘇聯領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毛澤東精辟點評赫魯曉夫:這個人不大懂馬列主義

文章提交者:1151881663加貼在中國曆史鐵血論壇http://bbs.tiexue.net/list_73_0_0_0_1.html  從1958年起,中蘇之間發生了一係列導致關係惡化的事件。1958年7月,赫魯曉夫通過蘇聯駐華大使尤金向毛澤東提出建立“共同艦隊”的建議,引起毛澤東、中共中央的堅決抵製。毛澤東指出,赫魯曉夫“舊病複發”,又想控製中國了。1959[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樓主   論中國共產黨對新疆三區革命的影響
文章提交者:maxchine 加貼在中國曆史 鐵血論壇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論中國共產黨對新疆三區革命的影響
【原文出處】理論學刊[轉自鐵血社區http://bbs.tiexue.net/]
【原刊地名】濟南
【原刊期號】200404
【原刊頁號】71~76
【分類號】K4<...[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5-28 09:43:18)

樓主 偉大的三區革命[博客帖]
文章提交者:Preussen加貼在中國曆史鐵血論壇http://bbs.tiexue.net/list_73_0_0_0_1.html
  偉大的三區革命

  1944年秋,新疆省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三個地區的維吾爾、哈薩克等少數民族人民,因不堪忍受盛世才、國民黨反動派的民族壓迫和殘暴統治,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爭取民族解放和民主政治的武裝鬥爭。因為它發生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十章 蘇中戰役(1)  蘇中戰役,是我華中野戰軍的部分主力為執行解放戰爭初期的作戰任務,在蘇中解放區前部地區進行的一次重要戰役。
  一九四六年六月底,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全麵內戰。中原我軍突圍後,位於我國解放區東南前哨,與蔣管區心髒寧滬地區隔江對峙的蘇中根據地,成為國民黨軍進攻的主要方向之一。七月中句,盤踞在南通的國民黨第一綏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baike.baidu.com/view/1646.html屈原     屈原出生於楚國貴族家庭,屈原和楚王一樣,羋(mǐ)姓,該姓出自黃帝顓頊係統的祝融氏;
羋姓族群從商代遷徙至南方楚地,當傳到熊繹時,因功受周封於楚,遂居丹陽(也就是現在湖北省秭歸縣境內)。 

  屈原誕生在山清水秀的樂平裏。屈原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您的位置:新華網主頁-新華國際
中國援助巴基斯坦首批物資抵達伊斯蘭堡2009年05月27日20:16:23 來源:新華網【字號大中小】 【留言】 【打印】 【關閉】 【Email推薦:】
    新華網巴基斯坦傑格拉拉空軍基地5月27日電(記者李敬臣)中國為巴基斯坦安置其流離失所平民提供的首批援助物資27日抵達伊斯蘭堡郊外的傑格拉拉空軍基地。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看周總理如何精彩舌戰宋美齡文章提交者:dengjinshou加貼在中國曆史鐵血論壇http://bbs.tiexue.net/list_73_0_0_0_1.html
回眸:周總理與宋美齡的精彩舌戰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將軍出於愛國熱忱,聯合發動兵諫,將正在西安督戰的蔣介石扣留,陳誠、邵力子、蔣鼎文、陳調元、衛立煌、朱紹良等國民黨軍政要員也一並軟禁,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事變當天,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朝鮮停戰協定》全文(轉載)
文章提交者:yeelv加貼在世界曆史鐵血論壇http://bbs.tiexue.net/list_74_0_0_0_1.html《朝鮮停戰協定》全文
序言
下列簽署人,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一方與聯合國軍總司令另一方,為停止造成雙方巨大痛苦與流血的朝鮮衝突,並旨在確立足以保證在朝鮮的敵對行為與一切武裝行動完全停止的停戰,以待最後和平解決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471]
[472]
[473]
[474]
[47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