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八一廠攝製完成的《怒潮》,描述了轟轟烈烈的1927年“大革命”時期,湖南平江一帶農民在黨的領導下,與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英勇鬥爭的業績,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和讚揚。
這部電影完全是自上而下有組織開展的文藝創作活動的產物。1959年初,總政治部發出通知,要求各部隊、各單位積極開展文藝創作活動,迎接國慶十周年。 湖南省軍區為此成立了文藝獻禮辦公室,邀請革命前輩和地方作家共同創作反映湖南革命鬥爭題材的作品,其中就有三部電影劇本的計劃,得到已離職休養的省軍區 副司令員吳自立的響應。
吳自立是湖南平江人,1902年出生於貧窮木工家庭。1917年他十五歲即投身行武,曾參加北伐,1929年加入共產 黨和紅軍,轉戰湘、鄂、贛諸省,還參加了二萬五千裏長征,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這位戰功赫赫的開國將軍熟悉平江的革命鬥爭曆史,當時已開始撰寫有關 回憶錄,擬在此基礎上改編為電影劇本,以紀念先烈、教育後代。吳自立同省文聯主席、著名作家周立波取得聯係,由周立波推薦聲譽鵲起的青年詩人未央協助進行 創作,隨後八一廠的編劇鄭洪又奉命加入,共同完成了後來拍成影片《怒潮》的劇本。
該劇最初的創作意圖,是表現曾在平江革命史上頗負盛名的“二月撲城”。1927年“馬日事變”後,平江成了革命與反革命鬥爭最激烈的地區之一,參加秋收起 義的平江工農義勇軍隨毛澤東上了井岡山,國民黨反動派調遣軍隊來平江鎮壓,殺害了許多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麵對白色恐怖,革命隊伍內部有的人逃跑了,有的 公開聲明不幹了。南鄉農會主席、赤衛隊長邱訓民挺身而出,領導農民繼續堅持武裝鬥爭,得到原東鄉特委書記、後為地下縣委書記羅納川的支持,一起重新發動群 眾,恢複農會組織,擴大地下武裝,至次年春按照中共湖南省委繼續搞秋收暴動的統一部署,建立起平(江)湘(陰)嶽(陽)遊擊支隊。此時東、南、北三鄉及西 鄉一部分地區的反動分子,全部竄聚縣城,鄉間已無敵人武裝,完全為我遊擊隊所控製,平江縣委便決定組織四鄉農軍直撲縣城。在黨的號召下,平江各地廣大工農 迅速動員起來,組成了一支二十餘萬人的隊伍,以求神還願為名化裝智取縣城,迫使敵人敗避,及至長沙援敵兩團兵力趕到,我方為避免損失才主動撤退。邱訓民帶 著暴動隊伍上了井崗山,後來當了紅軍的師長。劇本的初稿就是依據這一史實,由未央根據吳自立提供的素材,參照《星火燎原》中的有關史料寫出的,劇名最初叫 《平江怒潮》,又曾改成《湘江怒潮》,定稿時考慮原名存在局限遂改為《怒潮》。劇中羅大成、邱金,分別以羅納川、邱訓民為原型,閻紫劍則是當時國民黨平江 “清鄉”司令閻仲儒和反革命縣長王紫劍合並而成,兩人因合夥殺害無數革命者在平江就有“閻王”之稱,其餘人物則為虛構。
鄭洪看了初稿以後,認 為與其僅寫“二月撲城”,不如改為寫秋收起義,這樣教育意義更大一些。於是在後來的修改中,故事背景就由初稿裏發生的1927年夏至1928年春,即起於 “馬日事變”閻紫劍領兵到農村“清鄉”,止於羅大成發動十萬農民撲城,提前為1926北伐軍進入湖南開始,到1927年秋收暴動結束,相應增加了農民支援 北伐軍作戰、邱金救閻紫劍出水、閻紫劍窩藏大土豪劉瑞甫及其叛變革命等幾場戲,一方麵展現了轟轟烈烈的湖南農民運動對北伐革命的強大支援,一方麵揭露了閻 紫劍以怨報德的反動醜惡本質,同時與秋收暴動銜接起來。全劇的矛盾衝突,也從原來僅以十萬農民撲城為中心事件,限於羅大成與閻紫劍之間展開,從單一表現敵 我之間對壘,延伸涉及與黨內右傾機會主義錯誤路線的鬥爭,通過羅大成、邱金與國民黨右派閻紫劍,以及與右傾機會主義路線代表人物王懷誌兩對矛盾衝突,藝術 地再現了這段鬥爭曆史,把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沉痛教訓形象地告訴了人們。
由於《怒潮》涉及反映建黨初期領導武裝鬥爭重大題材,而且是較早運用電影藝術形式表現黨內不同思想和路線的鬥爭,總政及八一廠都十分重視。三位作者花費了 兩年多時間,先後寫了八遍稿本,從原始素材的提煉、故事情節的安排,到人物性格的刻畫、主題思想的開掘,經曆了不斷提高和逐步深化的過程。廠裏也破例很早 就指定藝術骨幹史文幟擔任導演,提前進行籌備,並在當時困難條件下提供支持確保拍攝,如影片的外景全部放在平江實地,重場戲農軍“撲城”,從路線到實物均 仿照當時,城牆、浮橋以及農軍使用的鬆樹炮等,都專門批調材料搭建複製。
史文幟對這部影片深為熱愛,為之傾注了很多心血。片中所描寫的那個充 滿血淚和燃燒火焰年代的鬥爭生活,他絲毫沒有陌生之感,相反卻喚起了許多難忘記憶。史文幟1924年出生於陝西蒲城縣一個農民家庭,父親史兌風是當地農民 運動的領袖,1928年參加了共產黨發動的“渭華暴動”。暴動那天,農民聚集在村前,旌旗招展、鑼鼓喧天、炮竹轟鳴、熱鬧非凡。當時隻有4歲的史文幟,也 跟在哥哥、姐姐的身後,在暴動的隊伍裏鑽來鑽去。這場農民暴動後來雖失敗了,但革命的火種卻播撒在史文幟幼小的心靈,壯觀的場麵一直銘刻在他的腦海中。正 是具有感同身受的體驗,他才能在《怒潮》中,把農運暴動排山倒海的聲勢、波瀾壯闊的場景,再現得宏偉壯觀、淋漓盡致。
片中有一場很為動人的 戲:馬家爹爹不顧白色恐怖嚴重,毅然讓孫子長生重新跟隨邱金、羅大成揭竿而起,行前讓長生持刀下跪起誓:不給窮人打個天下,死也不進馬家門,就是史文幟依 據自己親身經曆增添的。抗戰期間,史文幟兄弟三人經黨組織批準赴革命聖地延安。在臨走的深夜,剛強的史媽媽讓史家三兄弟跪在地上起誓,對他們講:“你們去 延安革命,要去就得幹到底!要學薛仁貴十年不回家才成,革命不成功就不要回來見我!”這一難忘情景始終銘刻在史文幟心裏,成為他奮鬥一生的動力,在拍攝 《怒潮》馬家爺孫告別時,情不自禁地移用上了。
1952年,史文幟分配到八一廠任編導,通過紀錄片到故事片“摸爬滾打”,進一步熟諳了電影藝術特性。這些厚實積累在《怒潮》拍攝中得到充分發揮。他以自 己的音樂擅長,與作曲鞏誌偉密切協作,精心創作了六首插曲,即悲壯激越的《工農他記得》、寓意深刻的《猛虎學道》、明快昂揚的《一支人馬強又壯》、深沉抒 情的《送別》、熱烈歡騰的《秋風卷烏雲》、雄壯自豪的《工農齊武裝》,分別穿插於劇情發展的關鍵階段,在烘托主題、創造氣氛、表現主人公內心情感等方麵起 到了突出作用。如羅大成受錯誤路線排擠打擊被迫離開戰鬥崗位,即借助一曲痛而不悲、憂而不傷的《送別》,表現邱金及農友鄉親的依依難舍,成為新中國電影史 上的經典場景。這些插曲富有強烈的時代氣息、鮮明的民族風格、突出的地方色彩、濃鬱的抒情意味,隨著影片上映迅速流傳膾炙人口。
《怒潮》於 1963年“七一”在全國公開上映,很快引起熱烈反響,被認為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優秀影片。時任中央軍委秘書長的羅瑞卿十分高興,稱讚它是八一廠那一時 期“最好的影片”。中南局第一書記、廣東省委第一書記陶鑄看後也很感動,特意向曾在中南軍區、廣東省軍區任職而相識的吳自立表示祝賀,誇獎他“可變成了個 秀才了!”時任江蘇省委第一書記的江渭清和夫人、時為省婦聯主席的徐敏在家中招待老朋友吳自立時,談到電影《怒潮》,江渭清夫婦都交口稱讚,認為影片拍得 有氣勢,思想性、藝術性都不錯,片中插曲優美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