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屈原:端午念屈子 2009-5-28:多謝壇裏壇外的有心人

(2009-05-28 00:25:32) 下一個
  http://baike.baidu.com/view/1646.html

屈原

      屈原出生於楚國貴族家庭,屈原和楚王一樣,羋(mǐ)姓,該姓出自黃帝顓頊係統的祝融氏;
羋姓族群從商代遷徙至南方楚地,當傳到熊繹時,因功受周封於楚,遂居丹陽(也就是現在湖北省秭歸縣境內)。 



   屈原誕生在山清水秀的樂平裏。屈原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位大詩人,是三峽裏的“第一流才子”。他憂國憂民,最後投汨羅江,以身殉國。屈原留下的《離騷》、《九章》、《九歌》等光輝詩篇,聲貫古今,名揚中外。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



愛國誌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來



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作為





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



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



詩歌創作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後人也因此將《楚辭》與《詩經》並稱為“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





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還影響到漢賦的形成。





著名文化學者和傑出80後詩人申寶峰曾經評論寫道:“屈原是一個熱愛祖國的詩人,他在效忠祖國、抵



禦強敵方麵是和楚國人民一致的。雖然他在政治上失敗了,但他留下的大批詩歌,卻給楚國人民報仇雪







恥、恢複祖國的決心以極大的鼓舞。對後來推翻暴秦,複興楚國起了巨大的作用。曆史的發展,不但沒



有淡化人民對屈原的懷念,反而更擴大了屈原的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17個國家的75名著名人士聯合發起“世界保衛和平大會”。於1953年,在莫斯科舉





行世界和平大會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決定將屈原列為世界文化名人,號召全世界人民隆重紀念他,屈原的







名字,將永遠保留在世界人民的心中。當時新中國剛成立不久,為了呼應世界保衛和平大會,爭取國際



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決定由郭沫若、遊國恩、鄭振鐸、文懷沙等人組成“屈原研究小組”,並將



屈原的作品整理成集,以白話文的形式出版發行。


在中國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詩人。據《續齊諧記》和《隋書·地理誌》載,

屈原於農曆五月五投江自盡。中國民間五月五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源於人們對屈原的紀念。



1953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