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的創造主

主啊!讓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賜我以你的眼光把他們看待, 讓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諸於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寬深的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博文

為什麽信耶穌?甘力克·怎麽回事?·所為何事?·耶穌與我何幹?·我們怎樣知道基督教信仰的真偽?·耶穌是誰?·耶穌為什麽降世為人?·耶穌為什麽死?·怎樣得釋放?·獲釋放,得到什麽自由?·不信的借口?·我們該采取什麽行動?·然後又如何?
怎麽回事?
  人生在世,最叫人振奮的事情,莫如:成功的人際關係——父子、夫婦、愛侶、朋友等。
  有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聖經》的可信—發現上帝!!            小葡萄根據《科學與信仰》整理
  果您需要邊讀邊查考聖經,可以使用這個地址:
  http://bible.popcastle.com/bible/index.php
  希望您能從下麵這篇文章中和我們一樣蒙福------發現上帝!!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聖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06-22 19:00:19)
作者:吳獻章博士
經文:以弗所書1章
  人間導遊帶領旅客欣賞人間美景,天國導遊引導天國客旅進入天國。
  正當1912年四月十四日晚上的鐵達尼號(Titanic)撞上冰山後,一千五百多名喪生者中,有一位是正要往芝加哥MoodyMemorialChurch任職牧師的JohnHarper。當船正下沈時,他不肯上救生船,並極力主張:"婦女與孩童先上,其次就是那些尚未得救的人!"他還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06-22 18:58:11)

作者:吳獻章博士
一。英雄小檔案約瑟後的舊約詩人是如此給約瑟一生蓋棺論定的:"在他們[雅各眾子]以先打發一個人去,約瑟被賣為奴僕。人用腳鐐傷他的腳;他被鐵鍊捆拘。耶和華的話試煉他,直等到他所說的應驗了。王打發人把他解開,就是治理眾民的,把他釋放,立他作王家之主,掌管他一切所有的,使他隨意捆綁他的臣宰,將智慧教導他的長老。以色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6-22 18:55:43)
作者:吳獻章博士
  人間各行各業,不論是政黨、企業工商,有一共同的特色,就是都在找名嘴,來推銷他們的產品。選舉時間的民主政治,說穿了,就是一場各政黨的名嘴秀!
  聖經裏有一個名嘴,但是他卻和人間的名嘴完全不同,他沒有顯赫的身世--他不住在王宮裏(太11:8),也沒有名貴的裝扮--他身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喫的是蝗蟲、野蜜(太3:4)。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06-22 18:53:41)
作者:吳獻章博士
  失戀的男女了解"其實你不懂我的心"這句話。多年前曾有一部叫"舒伯特傳"的電影,描繪藝術歌曲大王舒伯特,與好友同時愛上一個女孩子。生性害羞的舒伯特,為她作一首感人的求婚情歌,偷偷送給她。但她卻誤會是他的好友送的,而嫁錯人,讓舒伯特傷心低吟:"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藝術家中,了解"其實你不懂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房間  在半夢半醒之間,我發現自己在一個房間裏。這房間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隻不過一麵牆壁滿是小小的索引卡抽屜。就像圖書館那些字母順序編排的作者或主題目錄。但是這些密密麻麻從地板伸到天花板,並且似乎向各個方向無盡伸展的抽屜有著非常不同的標題。  當我走近這麵牆壁時,首先吸收我注意力的是名為“我喜歡過的人”的抽屜。我打開它翻了翻那些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6-09 11:49:48)

作者:楊腓力
出處:校園雜誌
有一次我去赴一個猶太人的逾越節餐宴,看見席上有一個空著的座位,就問:「我們還要等另外的客人嗎?」「喔不,是我們傳統上要為先知以利亞也擺個位子。」對猶太人來說,以利亞代表著他們長久企盼而未得的彌賽亞的影子。後來我一想,對許多基督徒來說,以利亞確實也代表了我們心目中彌賽亞該有的樣子。我們當中有誰不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6-09 11:47:42)

作者:佚名
出處:《心靈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小山丘的森林裏有三棵樹,他們興奮地討論他們的願望和夢想。
第一棵樹說:「我希望成為一個藏寶盒,盒中收藏著黃金、白銀以及各色珍貴寶石。我的身上精工雕琢,每個人都要看見我的美麗。」
第二棵樹接著說道:「有一天我要成為一艘大船,乘載各國國王與王後們度過萬水,到達世界的每個角落。每個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6-09 11:36:06)

作者:楊腓力
出處:校園雜誌
神跡在人類的信仰曆史上,扮演一種奇特的角色,有時候是使人虔信的重要原因,有時候是使人不信的重要原因。
譬如,對羅馬帝國時期的基督教能非凡的成長,曆史學家吉朋提出五個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初期教會所帶來神跡奇事的能力。但是另一方麵,新教改革宗派的人,卻有意淡化奇跡的份量。他們認為奇跡已經被當時教會所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276]
[277]
[278]
[279]
[28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