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

本作品為35萬字長篇小說《移民加拿大》。取材於八十年代末一群中國知識分子移民在加拿大東海岸十年追求的夢和夢的歸宿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博文
(2008-12-22 07:39:16)
再說自一九八一年秋季,唐根華二赴江南,為杭州大學熱能專業吳清朝教授的碩士研究生,近兩年了。他沒有更多的時間去西湖玩水遊山,隻是在農曆八月十五之夜去錢塘江邊觀錢塘江潮。明月當空,皎潔如銀,隻見那海潮逆江滾滾而上,果真按時而來:波濤洶湧,勢如萬馬奔騰;潮聲雷動,驚動天地鬼神。唐根華倍感慰懷啟迪:人生也應如此,不能一生猶如一潭死水,總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12-20 06:30:28)
徐琢第一次如此認真地打扮自己,與其說打扮,更不如說表現她的真實自然的氣質:一頭的瀑布黑發,略卷燙了一下,大波浪發收飄肩後,擁著她那白淨的細嫩的瓜子臉。因她內心明白她的打扮所在,所以兩腮更顯透熟紅潤,無須脂粉;弓眉襯托著秀美的雙鳳眼,顯聰賢智慧;精雕玉琢的鼻梁,麗質天姿的朱唇;典型的東方美人,真乃閉月羞花之貌!她上身穿一件花絲綢襯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20 06:20:24)
徐琢星期六和星期日也跟上周嘉霖打工洗碗去了。她不光是為掙點錢,更是想全麵體會一下周嘉霖的,以及國外留學生和訪問學者的真實生活。那是一個大名鼎鼎的MONETIE公司在巴黎的子公司,巴黎大學的師生和旅遊團體的客人在那就餐。有時還開大的聚會,招待會。幾乎每天有千兒八百人吃飯,旅遊季節則更忙,有時達二千人。一千五百人為正常情況,每天三餐按兩大餐一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12-17 19:32:03)
星期三上午,徐、周和昴德海又花了一上午時間在小會議室裏。周對徐說:“我下午有課,下班後要批改作業,晚上回來就遲了,你先看材料,把問題記下來,我們再討論。”徐琢下班回去本想就做自己的飯得了。反過來一想:“這些天來,且不說工作,不是周誠心的幫助,哪有我今天這麽方便,周自己累的眼睛紅絲絲的。這隻給自己做飯,未免太不盡人情了。”她就多做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17 19:26:43)
小會議室裏已有兩位坐定:一位是高級光電工程師Claude(克勞德)和老技師Céline(瑟琳娜)。進修程序剛開始,進來了一位氣喘噓噓的中青年,三十四五,中高個頭,健壯結實,一頭黑發,胡子新刮;雙目自信聰慧,一臉忠厚男子氣。他順手拉了把椅子坐下來,向昴德海打了個點頭招呼,遂轉過頭對徐琢微笑著點點頭,以示問候。徐琢兩嘴角不知不覺地往上提。昴德海給徐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12-17 15:35:14)
第二章“BonjourmadameXiu,commentallez-vous(徐女士:您好)?”巴黎戴高樂機場出口處,巴黎大學現代光電設備研究所所長François(福沆斯娃)在接徐琢。徐琢答道:“Trèsbien,mercietvous(很好,謝謝!您好嗎)?”福沆斯娃所長興致勃勃地迎上去貼麵親吻,表示問候。徐琢很不習慣,隻皺眉頭。福沆斯娃說:“Jesuistrèsheureuxdevousvoir(見到您很高興).”徐琢回道:“Moiaussi,mercim[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17 15:02:56)
徐琢的先祖曾是滿清江西地方官,忠孝清廉,地方有稱。清庭腐敗,告老還鄉。後輩在贛南鄉間鎮上教書務農為生,耕讀繼世。1930年,她爺爺見紅軍紀律嚴明,仁義之師,拯國救民,遂教長子徐業從軍。留二兒子徐成在家,秉繼家業。徐琢大伯徐業後跟隨彭德懷將軍在攻打長沙中犧牲了。1935年當時年僅15歲的徐滔,徐琢的父親,又跟著紅軍走了。給團長當通訊員,轉戰閩粵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17 14:59:14)
話又說回到七七年六月底,徐琢和唐根華在北京站依依惜別的那天。她淚眼濛濛在站台上,望著離站的西去列車,陡然想爬上列車同他一道前往!隻覺得後腿象被拉住,挪不開步子。送行的人都走完了,她才回過神來。捏著他給她金筆的手手心在出汗。她把手展開,眼淚簌簌地落在手上、金筆上,拿起金筆吻了吻,淚水味是苦澀的。她強打精神離開了北京站,想回家去睡一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17 13:14:41)
從浙大回來後,顧主任看小唐精神大振,問他玩得開心不?他說他還賦了兩首詩呢,並拿給主任看。一首《詠西湖》,詩曰:旖旎西湖堤柳煙,芙蓉尖角錦鱗淵。汀蘭泛翠芷鬱岸,皓月耀金璧沉潭。童叟相呼修竹徑,鳴禽曦囀玉蘭顛。濃妝淡抹怡遊客,靈隱佛光度冥頑。又一首《民族魂》,以祭奠民族英雄嶽飛而述壯懷:嶽王英武烜地天,拔劍鴻望賀蘭山。三十功名垂青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2-17 13:10:04)
國家科委在進行整頓,以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對科學家也要考核。將那些德高望重給國家民族做出貢獻的老科學家們給予優厚的待遇,作為學術帶頭人,培養年青一代,使事業後繼有人發揚宏大;把那些滿肚子陳墨爛水,守著陳果舊攤,不思進取而擺出科學家的架勢的‘科學家’們撤出了一線。除塞通渠、吐故納新,讓國家科委通過整頓後更好發揮科技帶頭的先鋒隊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1]
[32]
[33]
[34]
[3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