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山裏的男孩子都是屬貓的,否則,連半條命也不會剩下……    迷信說貓是有九條命,能反複地死九次。那時,多數男孩子可能都要經曆幾次生死劫才能幸運地活著吧……想想童年的經曆真是如此啊。  家鄉三麵是河流,每條河流都很清澈,清的幾米深都能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那個年代多數家庭都很困難。  大人們每天都在想著多弄點吃的,以解決溫飽問題,以及參加各種沒完沒了的政治運動。  回想時,總感覺那時的孩子雖然在物質上沒有現在的孩子們享受這麽多,卻是真正地享受到了孩子們應該享受到的那種自由,以及足夠的時間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由於特殊的家庭環境,幼年所能記憶的東西,幾乎沒有溫馨可言,反到是充滿了灰暗的情景和印象。    到目前,我沒有16歲以前的照片留做紀念。不是沒有,是沒有人替我保存。    不知道別人最早都能記得什麽時候的事情,反正我對3歲以後發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多數人都知道自己的生日,可生日對我來說,隻能是猜測。出生在一個特殊的家庭,沒有人刻意地記得我是什麽時候出生……    父母分別是河北承德和安徽合肥人。    1960年,是“三年饑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10-19 13:40:53)
伊春,是滿語的譯音,其含意是“衣料毛皮”。清初叫“伊春嘎山”,“嘎山”即屯子。伊春的曆史,可以上溯到周朝,時為肅慎部的活動區域。戰國至南北朝時期為貉、扶餘、寇漫汗和豆莫婁屬地。隋唐時期,屬黑水mojie七部之一的黑水部和河北道黑都督府。遼宋時期屬東京道女真五國部屬地。金代,伊春為上京會寧府蒲與路所轄。元屬遼陽行省水達達路。明朝為奴爾幹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0-19 13:25:53)
“建國至今,伊春共為國家生產2.3億立方米木材。如果裝上火車,節節排列,可以從中國最北端的漠河排到海南島最南端的三亞,如果這些木材用在一個建築工程上,可以架一座從地球通往火星的橋”。這段話讓多少伊春人為之驕傲,為之興奮!不知多少次被領導提起,被寫入匯報材料中,被新聞媒體引用過。說明了什麽?說明伊春為國家做出的貢獻?說明伊春過去的輝煌?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0-19 13:23:04)
概況   郵編:153000。代碼:230700。區號:0458。拚音:YichunShi。www.xzqh.org   伊春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東與蘿北縣、鶴崗市、湯原縣相鄰,南與依蘭縣、通河縣接壤,西接慶安縣、綏棱縣,北通遜克縣;北部嘉蔭縣與俄羅斯隔江相望,界江長246公裏。伊春是以伊春區為中心區,由21個衛星城鎮組成的群體城市。現行體製為政企合一,即伊春市人民政府和伊春林業管理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常以一種淡淡的歡喜,向遠方的朋友描述我生活的這座綠色小城:純淨的藍天,無邊的森林。清幽、潔淨,安靜有人情味。滿眼綠樹婆娑,紅樓屋頂掩映,城在林中,人在畫中。街道是園林的一部分,上班下班,散步購物,人是景致的一部分。拿著相機隨便取個鏡頭,都安祥溫馨。可以買到剛摘下的蒂把上還滴著液汁的新鮮蔬菜,可以吃從大森林裏采摘的純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0-18 16:25:11)
    小興安嶺西與大興安嶺對峙,又稱“東興安嶺”,亦名“布倫山”。縱貫黑龍江省中北部。小興安嶺(Xiaohingganling)是東北地區東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鬆花江以北的山地總稱。西北部以黑河至孫吳至德都一線與大興安嶺為界;南部以德都至鐵力至巴彥一線與鬆遼平原分界。總麵積13萬平方公裏,其中低山約占37%、丘陵約占53%、淺丘台地約占10%。海拔500~800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10-18 16:05:14)


  水係黑龍江 
  流經省份黑龍江 
  生態特征湯旺河浮遊植物生物量及組成(毫克/升):浮植物總計2.54,矽藻77.2%,綠藻7.1%,藍藻1.1%,甲藻14.6%。
  它是鬆花江下遊的一條主要支流,被譽為鬆花江幹流的北岸第一河。元稱“桃溫水”,明稱“屯河”、“托溫江”,清代後期稱“吞河”、“湯旺河”。“湯旺”,滿語,一說意為“春光”或“晨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