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味的空間

寧為真小人,勿做偽君子
博文
(2008-05-24 15:58:35)

(文章來自:華知論壇)
《南方周末》2007-7-19E30版刊登了林達的文章《憲法的自信來自哪裏?》文章介紹說西北政法大學拆除了一座校園雕塑,那個由憲法模型與地球儀組成的雕塑,被網民譏諷成“憲法頂個球”。林達挖苦西北政法大學此舉為“鴕鳥政策”。並介紹了美國那座自由女神像,經常在媒體上遭遇各式各樣的塗鴉,美國人壓根兒不以為然,原因在於他們的自信,因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章來自:史海論壇)
這一段曆史其實是北洋執政史暨國民黨的奪權史,直至1927年4月12日,靠了“槍杆子裏出政權”的原則,國民黨變成執政黨,而且是一黨執政。但實際上,它一天也沒有掌控過這個國家。據美國學者易勞逸研究考證:“1929年,南京政府僅控製了約8%的國土和20%的人口;到抗戰前夕,它已能對25%的地區和66%的人口實行統治。”(陳謙平等翻譯:《流產的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章來自:史海論壇)
五、孫中山與日本回過頭來說日本,除了前述1900年日本利用孫中山舉義為其占領福建之外,翻閱有關孫中山光輝業績的文字,我們總能看到一連串日本人的姓名,這些日本人都是竭盡全力支持孫中山革命的“國際友人”。細品位一下就不難發現味道不對。僅以《辛亥革命史綱》P311所列1911年12月25日專程趕到上海迎接孫中山的日本人為例,排頭者為頭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章來自:史海論壇)
八、北洋政府是與非我們遍翻中國曆史,唯有北洋政府堪稱最接近民主的政府。不用拿別的事來說,單挑袁世凱稱帝來說。不管何種動機,老袁腦子裏“剪不斷理還亂”的大一統情結導致他稱帝。老袁之錯不在於稱帝,而在於他並未達到稱帝的火候。英國“光榮革命”不就從共和走向帝製的嗎?法國大革命不是也革出個拿破侖稱帝來了嗎?叫皇帝還是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5-24 14:59:29)
(文章來自:史海論壇)
七十年前的這個時候,慘烈的台兒莊戰役剛取得勝利,中國的各路軍隊自辛亥之後首次齊心協力對入侵者打了這一仗,而且這一仗打贏了,從而宣告了日本軍隊自建立以來首次遭遇的慘敗,日本法西斯打垮中國政府的企圖徹底破產。這是很值得紀念的事情。台兒莊的戰事早已有各種介紹,電影《血戰台兒莊》也真實地重現了當年作戰的慘烈與雄壯,我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5-02 19:21:39)
1949年以前,中國共產黨對國民黨政府的呐喊!(文章來自:鐵血論壇) 新中國成立前,代表中國人民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在腐朽、反動的國民黨的獨裁統治下為爭取中國人民的民主、自由、發展而出生入死、甘灑熱血,這其中中國共產黨的新聞工作者的貢獻不可泯滅,他們為爭取言論自由,為傳播人民的聲音而戰鬥著。以下為中國共產黨黨報《新華日報》和《解放日報》向國民黨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
[2]
[3]
[4]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