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08-01-20 12:15:18)
未染的童心
紐倫堡中文學校大班的老師羅基鳴女士給小朋友出了這麽一個作文題目:給爸爸和媽媽的一封信。那天,中文學校舉辦音樂會的同時,展出所有小孩的作文,讀罷,我喜、我憂、我笑、我哭、我樂、我悲,感觸非常。
幾乎所有小孩都寫到“我的爸爸媽媽很苦,但他們很疼愛我”。梁晨寫道:“我的父母以前很苦,才讀了八年的書,就要到地裏去幹活。好不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1-20 12:09:22)
他鄉故鄉人
他開著一輛非常豪華的BMW,每次收工後,從餐館出來,到外麵兜風時,總發現有警察跟蹤他。剛開始的時候,他並不太介意,他以為警察是履行公事,與他無關。但是,有一次,在半夜兩點,警察突然把他的車攔住,叫他下車,然後用手電筒在車裏慢慢地檢查。這時,他發火了:“你是警察,並非小偷,為何要這樣偷偷摸摸地檢查?你可以大大方方地檢查嘛!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1-20 11:43:37)
棍棒下出孝子?

給哥哥打電話,是嫂子接的電話,我問哥哥在幹什麽,嫂子說:“他正在打疑西。”疑西是我的親侄女,她因為沒有考上海南省重點中學,而必須接受其父親的棍棒教訓。中國人曆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子女挨打的,往往是讀書成績不好。那天,哥哥做完了“教育”女兒的事後,接過電話,與我講了幾句。我問他為什麽打小孩,在德國打小孩是違法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1-20 11:30:12)
作家生活


我還沒成為作家,倒真的成了“坐家”。整天坐在家裏,不出門,雖然沒有成為作家,自己也知道,自己沒有這個天分,但是,每天還是坐在電腦跟前不停地寫,寫出那些亂七八糟的作品,到處發表。
我認識一個開中國餐館的李先生,他過去在中國時讀書無能,可現在在德國賺錢有方。那天我帶客人到他的餐館吃飯,見麵後不免要客氣幾句,恭喜他發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1-20 11:23:00)

父親對我的愛
作者:謝盛友
我出國自費留學前,曾經回老家看望過我的父親。那年,我一踏進親切的家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年邁的父親。父親明顯的老了,他一向挺直的身軀有些佝僂,在大廳裏費勁地移動著步子,我喊著跨上去。爸爸轉過身來,看到我,蒼老的臉上一陣驚喜,“啊,小友,你回來了,肚子餓了吧,我去為你燒點飯吃。”說著,他老人家竟然下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08-01-20 11:18:58)

幹嗎說我假結婚?
作者:謝盛友
那是一個春天的一個早晨,我被一場惡夢驚醒,三個警察出示搜捕令,對我和我男朋友的家進行搜查,理由是懷疑我們假結婚。我未滿半歲的兒子被嚇得直哭。警察命令我立刻給兒子穿好衣服,帶著嬰兒食品,然後跟著警車,到警察局接受審訊。
德國的警察似乎很禮貌,他們讓我坐下,說明為什麽抓我,然後給我一大堆法律教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1-20 11:11:34)
秋風又蕩紐倫堡
作者:謝盛友也許是天命的捉弄,也許是紐倫堡的山水養育的子民真的天才,丟勒AlbrechtDuerer(1471-1528)這個地地道道的紐倫堡人,五百年前用自己的銅版畫預言,他的故鄉將被死神、魔鬼糾纏,五百年後的德國曆史,殘酷的曆史證實丟勒當年並沒有胡說八道。
丟勒,這位德國著名的油畫家、版畫家、雕塑家、建築家,成功地把意大利文藝複興的藝術理想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1-20 11:03:32)
我的德文老師蘇珊娜作者:謝盛友

蘇珊娜是我的第一個德語老師,那時她才20歲,比我整整小10歲。她的性格和穿著都與一般德國人不同。她年輕、漂亮、熱情、開朗,滿肚子有說不完的笑話。她富有幽默之餘,卻不乏嚴肅感。她從來就不會多開一個玩笑,也不會少開一個玩笑。我認為,她教學的最大成功是,根據不同課文內容,做出非常恰當的比喻,使學生獲得更好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1-20 10:52:41)
“老廣”與“廣味”
作者:謝盛友

很多人說,我的國語帶有濃濃的廣東味,每聽到這些“讚歎”,我都隻是報之以微笑,作不在意狀,但心裏著實使把暗勁兒。沒想到,到了德國來後,同胞們仍然說我的國語夾有很濃的廣東味。我仔細想想,自己也算“老廣東”了。
我的確是一個地道的廣東人,在那塊土地上生和長,“根”紮得很深很深,葉也不免繁茂起來,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08-01-20 10:47:47)
陪子上課
作者:謝盛友

人比人,氣死人。當我三歲的時候,我還在農村裏光著屁股玩泥巴呢,而如今我三歲的兒子,他的命是這麽好,怎麽不叫我羨慕呢?天下沒有一個父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我小的時候,家裏確實很窮,父母親能夠撐住,把我們養大就不錯了,哪有錢去開發我們的幼兒教育?而如今時代不同了,人們不僅提倡初級基礎教育,幼兒教育,甚至胎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81]
[182]
[183]
[184]
[18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