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秋風又蕩紐倫堡
作者: 謝盛友
也許是天命的捉弄,也許是紐倫堡的山水養育的子民真的天才,丟勒 Albrecht Duerer (1471-1528 )這個地地道道的紐倫堡人,五百年前用自己的銅版畫預言,他的故鄉將被死神、魔鬼糾纏,五百年後的德國曆史,殘酷的曆史證實丟勒當年並沒有胡說八道。
丟勒, 這位德國著名的油畫家、版畫家、雕塑家、建築家,成功地把意大利文藝複興的藝術理想和哥特式的技法巧妙地結合,如今他的代表作銅版畫“騎士、死神、魔鬼” 價值千萬。丟勒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可愛的故鄉,自 1933年起,被希特勒選為納粹黨代會會址。當年渾身充滿魔鬼力量的希特勒,一聲令下,全德各地納粹黨員代表雲集紐倫堡,每年一次,每次一周。至今還在的齊伯林操場就是專門為納粹黨員正步操練而建造的。
然而紐倫堡隻能風光一度。二戰的炸彈沒長眼,既炸平民又炸高官,既毀操場,也毀市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紐倫堡完全變成名副其實的廢墟,其被摧毀程度僅次於德累斯頓,全歐第二。
誰讓家鄉才子有這麽高遠的視力,魔鬼總與死神結合。戰爭雖然結束,但是人類的痛苦並沒有由此而了結。人類向魔鬼清算開始。1945年 11月 20日,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成立,展開舉世聞名的紐倫堡大審判。
怎樣收拾希特勒納粹黨的重要戰犯?當年還活著的 21魔鬼,在法律的威嚴下,經過 218 天的審查,核實 240位證人,30多萬份證詞的情況下,或被判死刑或被判終身監禁,人們並未拍手稱快,為什麽?因為像大作家施耐德說言: 痛苦無法隨著時間而減輕。你要目睹法官的威嚴, 或是人類的殘暴,今天可以到紐倫堡的 Fuerther Strasse 的法院大樓,當年的軍事法庭,今天仍然是紐倫堡的地方法院,隻是周末對外開放,為的是提醒人類不要忘記曆史,不要忘記戰爭。
如果說國際軍事法庭是外國人對德國人的懲罰,那麽,紐倫堡“晨曦行動”是德國人對外國人的報複。1993年的紐倫堡對於旅德華人而言, 那永遠是惡夢、恐懼。 1993年 11月 10日早上 11點 30分, 德國警方調集 1300多名全副武裝的警察,象當年希特勒那訓練有素的衝鋒隊,全麵封鎖紐倫堡及附近地區的 91家中國餐館,進行規模空前的大搜查。警方的粗暴態度令人發指,受害華人投訴無門。這項名為“晨曦行動”的掃蕩計劃,嚴重損害了華人的尊嚴,引起在德國的中國餐館業主和整個華人社會的極大不安。
盡管德國官方一再聲稱“晨曦行動”沒有種族歧視成份,但是,當時警方讓餐館裏的非黑頭發黃皮膚的“洋人”自動走出餐館,僅扣留下華人接受盤問及搜查,甚至有些客人吃了飯不付賬便可以離開。有些警察在搜查時,不經物主同意或者簽名便將物品隨意帶走。當搜查活動至中午時分,有些老板提出要求去幼兒園接孩子回家吃飯,並請警察陪同去,也遭拒絕,甚至有人提出要上廁所解大小便,也未被批準。紐倫堡有些男女跑堂統統被關在“廁所”裏,被“剝得精光”,警察任意搜身,事後什麽贓物也沒有搜出,被搜查的男女倍受恥辱。 有些餐館雖然沒被即場搜出任何證件,但是,老板和員工均被反手扣上手鐐,押往警察局印下指模,拍照存入檔案,形同囚犯看待。
黑頭發黃皮膚竟然能在他的故鄉生存發展,並擁有一百多家中餐館,我想,不論如何,這是五百年前的天才畫家絕對意料不到的,他更意料不到的是,靠黑色醬油賣米飯維生的中國人被他家鄉的警察如此恥辱。
丟勒的皮膚與我們不同,但是他葉落歸根的觀念與我們中國人很像。丟勒 1471年作為鐵匠的第三個兒子出生於紐倫堡,童年少年跟父學藝,兩度離家赴意大利學研藝術,後到荷蘭發展,但是, 1521年返回紐倫堡,直到 1528年在他的故鄉逝世為止。作為油畫家、版畫家、雕塑家,丟勒的代表作:木刻畫“啟示錄”,銅版畫“騎士、死神、魔鬼” ,油畫“苦悶”“四聖 圖”等甚至可以與意大利達芬奇之名畫媲美。作為 醫學家、建築家, 丟勒對透視學和人體解剖學貢獻良多,丟勒的建築體係有些設想至今仍被德國建築學采用。偉人有偉言:“真的藝術包含在自然之中,誰能發掘它,誰就掌握它。”
戰後的德國沒有藝術,隻有廢墟,戰後的紐倫堡不自然,已被彎曲。戰後的世界,沒有一個地方願意出麵擔任國際軍事法庭,可是,不屈不撓的紐倫堡挺身而出,為世人主張正義,完成國際大審判。自 1995年以來,紐倫堡國際人權獎每兩年向世界上為人權而鬥爭的個人和組織頒發一次。另外, 紐倫堡也支持國際筆會的“流亡作家”和許多其他類似的項目。 因此紐倫堡 2001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特別獎。
寫 於 2002年 2月 , 德 國 班 貝 克
文章來源:作者授權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德國) 雜誌 《本月刊》 (European Chines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