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美國政府又公布了1500多頁的有關UFO在地球活動的報告(見本文下麵的鏈接中的中國網紅“曉涵哥”的詳細介紹)。與美國政府之前公布的有關UFO的報告不同,這次的報告的一大重點在於呼之欲出的駕駛UFO的外星人的活動,更像是那種用間接的描述烘托出故事主角的藝術手法,或者是那種不許用“豬”這個字來描述豬是什麽的遊戲,讓人有種似乎是在承認外[
閱讀全文]
短短一年之內,先是能量可以不守恒,再是真空中光速常量出了問題。當今世界的物理學者們怎麽還能睡得香?是驕傲?無知?自私?墮落?還是傳說中的外星人的催眠?這是攸關人類文明的議題,如果你們找不出提出警訊的文章的錯誤,就應該認真地找現有係統的問題,不是可以推給發出警訊的個人,聲稱那是他個人的問題,然後就可以鑽到被窩裏睡得香的。他們怎麽還能[
閱讀全文]

戴榕菁失去了絕對真理標準的人類在自我救贖的嚐試中不斷製造著各種虛幻,近些年來在學術界的一個虛幻便是所謂的“peerreview”,關於它的虛幻我將在本文後麵捎帶著討論一下,而這裏重點要談論是最近遇到的一種另類的“peerreview”,一種不會被學術界承認的,但從某種意義上比學術雜誌的那種虛幻的“peerreview”或許更有意義的“peerreview”。熟悉[
閱讀全文]
戴榕菁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有一個既定的偏見,認為物理學家都是基於科學事實,因為物理學是經驗科學,而哲學家則慣於空想,因為哲學是形而上的學問。過去一年裏,因為我比較專注於自然領域裏的形而上的分析,因而接觸的物理學界的進展較多。結果發現,物理學家們的假想也非常豐富。首先聲明一點,我同意說目前的主流哲學界基本上都在空想,這是主流哲學敗落的一[
閱讀全文]
繼昨天收到皇家學會聲稱我最近指出的真空中的光速不是常數的論述與愛因斯坦的觀點一致的email(詳見特大新聞:皇家學會專家認為愛因斯坦不認為光速不變)之後,今天又收到他們的另一個email,鼓勵我將我給他們投稿但被拒的文章貼到著名的學術preprint網站arxiv.org上以便得到迅速的傳播:[Hopefullyyouwillfindasuitablevenueforyourresearchinthenearfuture.Youmayalsoconsidersubmittingyourmanuscripttoapr[
閱讀全文]
戴榕菁
當我把“光速悖論”一文的英文版(參見https://www.academia.edu/s/3b35ce08b7?source=link)投稿給大名鼎鼎的皇家學會之後,收到他們的BoardMember的回複說:
[AsfarasIcantell,themanuscriptappearstopresentavariantofthewell-knownEinsteintrainargumentforillustratingthe"relativityofsimultaneity".Thereisinsufficientnew,validworkcontainedinthemanuscripttomeritconsiderationforpubl...[
閱讀全文]

戴榕菁
前幾天在寫“光速不變其實並非一個簡單的假設”的英文版“ConstantLightSpeedinVacuumwasnotaMerePostulation”時想到一個有關光速的悖論,一直沒能得到很好的解釋,拿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假設在太空中有兩束相距為L的具有一個寬度的平行光柱A和B(如圖1),假設L=1c,其中c為真空中的光速,1表示1秒的時間長度以滿足量綱要求。有一個長度為L的真空箱以速度V=3c[
閱讀全文]
中文:
能量不守恒及經典薛定諤貓?2021-3-8
光的波動性導致能量不守恒及相對論的不足2021-5-5
節能“永動”車2021-5-29
不要小看多普勒效應引起的能量不守恒2021-6-3
熱力學定律可以被違背--這已被坐實2021-7-18
多層虹吸低耗發電塔(MSPT)的設想2021-11-25
宇宙膨脹與熱力學定律2021-12-21
2021年的能量雙塔---永動機元年2021-12-26
洗腦的可怕性2022-1-3
誰掐斷了[
閱讀全文]
戴榕菁年少上學時師長常對我們說,人類的知識就像一幢樓房,如果下麵某處鬆動了,上麵的樓層就會坍塌。後來有人提出了符號腳手架(semioticscaffolding)的概念。這是一個目前被普遍曲解的一個概念。不過語言的一個基本特點是當曲解被用的多(傳播的廣)了之後,曲解就成為了正解,而那個原來的正解就不再為人所知。就如同現在作為漢語中的“被褐懷玉”一詞之[
閱讀全文]
戴榕菁本文不是要問一個問題,而是要討論“為什麽”本身,所以在標題中沒有通常跟在“為什麽”後麵的問號。“為什麽”通常被認為是探索邏輯原因的語言形式。問為什麽就是要得到關於事物原因的答案。亞裏士多德將問為什麽作為人的本性,在這個本性的驅動下人們探索存在的根本原因;康德將問為什麽作為理性的基本屬性,是人們通過不斷回歸(regre[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