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從俄格之戰打響到俄美戰略利益博弈進入新的階段,大家對中國究竟應該“親俄”,還是“親美”,爭論很多。在爭論過程中,觀點分歧最大之處在於:俄格之戰以及美國幹預的正義性。 
    不管是俄格之戰、俄美戰略利益博弈,還是未來可能遇到的其它任何問題,都必須要衡量事件本身與中國切身利益的關係。簡略的表述就是:保證中國利益最大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東南亞現在正由經濟整合向政治整合過渡,核心推動力和粘合劑,就是中國。這是誰也沒法爭奪的交椅,美國能做的就攪和,讓你歇菜。美國在菲律賓通過對軍方的滲透和掌控的部分議員,不時給中國來點南海島礁糾紛;美國對越南,就是誘導它擴大海洋戰略縱深,與中國的南海石油開發方麵直接對抗;美國在緬甸方麵,更是想直接強行介入,盡管有部隊在泰國可以利用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一:穆沙拉夫辭去總統,並不影響中巴關係
    印巴戰爭,其實是蘇聯支持的印度和美國等西方支持的巴基斯坦之間的戰鬥。在那個時候,美國最終拋棄了自己支持的巴基斯坦,最終在印度的侵略中,導致了巴國分解——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
    就象現在收留西藏台獨份子達賴喇嘛一樣,是印度收留了當時巴基斯坦的分離份子。前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年8月18日,正在北京2008奧運會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中國的忠實盟友——巴基斯坦總統佩爾韋茲·穆沙拉夫(PervezMusharraf)通過巴基斯坦國家電視台宣布辭職。這件事是巴基斯坦國內的大事件,也是中巴關係上的大事件。這件事的背後仍然有美國的影子。因此值得我們仔細分析,提高警惕,未雨綢繆。
穆沙拉夫1943年8月11日出生於印度首都新德裏(意外,出生於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8-23 21:26:12)
其實巴基斯坦的情況,我覺得從我們的角度來說,無論誰上台都不是什麽大問題。關鍵還是誰能真正團結起巴基斯坦的大多數人民,穩定政局,發展經濟。否則巴基斯坦就始終走不出內部紛爭,為外人(美國和伊斯蘭極端主義者)所乘的局麵。
大部份網友可能對穆薩拉夫有好感;而我個人來講,80年代就開始讀到布托的很多事跡而有不少好感,而對99年政變中冒出來的老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阿道夫二世
諸位問了,這“老陳”是誰呀?就是陳毅元帥呀!作為新中國第一任上海市長,為穩定經濟作出了突出貢獻。  
還有一種說法,說這個“老陳”不是陳毅,而是陳雲,別管到底是誰,反正這“老陳”搞經濟有點邪的、歪的! 
上海解放初期,在經濟戰線上製止通貨膨脹,穩定物價,這是關係城市民心穩定的重要問題,也是關係新生的人民政權能不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894年7月27日,中國外交部(總理衙門)緊急召見英國駐華公使歐格訥(Nicholas R. O’Coner),就運送清軍的英國商船高升號被日本艦隊擊沉之事進行磋商。在兩天前所發生的這場悲劇中,近千名中國精銳部隊和幾十名歐洲船員一同罹難,國際社會被如此慘烈的海難和日軍的不宣而戰深深震撼。 
中國“外交部長”奕劻(總理王大臣、慶親王)親自主持了與英國公使的會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由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主辦的第七屆亞洲安全大會5月30日晚在新加坡開幕,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空軍中將、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和日本防衛大臣石破茂在內的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防部長、軍隊總參謀長、安全官員、專家學者參加了這次會議,他們就亞太安全所麵臨的挑戰、反恐、氣候變化與亞太安全機製等議題展開了交流與磋商。與以往相同,美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5年4月,溫總理訪問印度,中方特別代表、外交部戴副部長同印方特別代表、國家安全顧問納拉亞南就解決◆問題的政治指導原則達成一致,並於4月11日在兩國總理見證下正式簽署。
這個指導原則包括如下內容:
……
本著互相尊重、互相諒解的精神,對各自在邊界問題上的主張做出富有意義的和雙方均能接受的調整,一攬子解決邊界問題。適當考慮彼此的戰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不拋棄不放棄-真實版“士兵突擊”-對越反擊戰:用微聲手槍與越軍周旋數日勇士
傅平山
一等功臣傅平山烈士是38軍步兵114師偵察科副營職參謀,其嶽父為當時的114師副師長於承海。1986年12月,12偵察大隊在敵情不明,計劃不周的情況下,貿然出擊(據說最後有個副大隊長受了處分),傅平山作為參謀隨隊參加行動,與敵遭遇,部隊始終沒有擺脫敵人,此時敵人增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