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閑人華華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願為閑人
博文
(2007-01-23 14:43:40)
二十年前的今天,女兒娃娃落地,真是看不夠來愛不夠。從牙牙學宇、蹣跚走步開始,學前教育、小學、中學、大學,這麽一路走來,我為她付出了很多很多,當然我得到的愛的回報也不少。回想女兒出生後的日子,特別是九五年之前,我真的過得很不容易。上有老,雙親先後病倒在床上要服侍;下有小,女兒還年幼,有操不完的心;中間還加上個在一起生活的弟弟,時常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23 14:40:25)
很多人喜歡逛街,並沒有準確的購物目的。隨意地逛,一家家的店鋪走進去,也許還會讓營業員拿出來細看,摸摸,試試,中意的就掏腰包。買得了可意的東西,自是喜愛,有了收獲,沒有白白浪費時間。沒有買得什麽東西,卻也飽了眼福,領略了時尚,也是做人的一種樂趣。而我,已經沒有了逛街的興趣。每次購物都是直奔主題的,也貨比三家,但想買家電用品,就不會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23 14:38:45)
湖南衛視舉辦的“超級女生”在昨天晚上終於落下了帷幕。一場很平常的選拔年輕歌手的活動,從今年2月份開始,漸漸走紅,吸引了全國多多少少觀眾的關注,最後幾場的收視率已遠遠超過央視的春節晚會。全國大大小小報紙的娛樂新聞中,又有哪一家不是接二連三的進行報道的呢?從進入決賽期十進八開始,我也被吸引住了,好幾期都看到結束。除了那些女生們個個都青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23 14:36:13)
即將開學,女兒說再要到超市去采購些物品。正巧收到沃爾瑪的商品廣告,8月8日開張首日因為擁擠不堪我們沒有去成,現在的客流應該歸於正常了。於是我就說那好,我們去沃爾瑪吧。沃爾瑪這三個字說得太快,聽起來就像是“我買”。女兒指著我笑道:“你買,我買,沃爾瑪。”嗨,聽起來挺押韻的哦。一句新的廣告詞誕生了。沃爾瑪—我買
2005.08.26[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23 14:35:10)
老公說是上班去了,女兒去學校上夜課了,家中隻我一人。吃過晚飯,準備下樓給自行車胎打氣,順便取新民晚報。拿起車鑰匙,出門,順手把門帶上,隻聽哢嗒一聲,啊呀壞了,防盜門的鑰匙忘了拿了。很多差錯,就那麽在瞬間造成了。怎麽辦?先鎮靜一下。然後腦子裏飛快地翻出許多念頭來。到二哥家?到鄰居家?到六村楊老師家?到小花園坐著等?打電話叫女兒立即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23 14:33:12)
殺人怎麽談到藝術?千真萬確。許多年以前,我來到北京故宮。在午門,麵對那地方,腦海中就走馬燈似地顯現出午門問斬的情景來。周圍是一大片民眾,犯人麵無血色地跪在地上,彪形的劊子手拿著砍刀。午時三刻到,隻見行刑者手起刀落,熱血從腔中噴射出來,犯人早已是身首異處的了。和中國的砍頭問斬不同,歐洲曾有很長一段時間處死犯人是上絞刑架。我們在銀幕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23 14:30:54)
影片《花樣年華》的故事情節是挺簡單的。60年代初,香港。周先生(梁朝偉飾)和陳太太(張曼玉飾)的租屋恰巧在兩隔壁,房門挨著房門。那是老房子,公用的灶間,逼窄的過道,說話聲響點就會傳送進別人耳裏的牆壁和樓板。鄰居們都是抬頭不見就低頭見的,雖然和睦相處著,卻沒有什麽私密可藏。許久見不到周太太了,周先生用話語搪塞著,也難得一見陳先生的麵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23 14:29:18)
今天坐在電腦前,沒有像往常那樣先打上一盤遊戲winlines,而是把所寫的短文一篇篇地輸入到一個新的博客網址上。是女兒的自作主張,說我原先的那個“博”不及現在的這個花樣多,可以播背景音樂,可以放照片,可以把所寫的文章分門別類……,還有一點是這裏的看客多,時不時地會有人來點評一下。果然有位年輕的朋友這樣評說了:“阿姨,你搞的空間真不錯呢”。看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23 14:27:32)
剛退休,我就叫女兒替我備齊了一應文具,各色圓珠筆、水筆、鉛筆,修正液、橡皮,固體膠水,直尺,鉛筆盒等等。我這一生前半輩子,雖然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接著反而被迫去接受什麽再教育,所以沒多少文化,但伏案寫寫記記,是我的愛好,也成了習慣。退休後也曾想著練練書法,提肘懸腕,凝息運氣,即練了毛筆字,也調息了精氣神兒,雅事一樁也。但終究沒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23 14:26:05)
耳聞日語考級的報名極不容易,忙細問女兒詳情,方才知道這種現象由來已久。去年文文考日語三級,就是因為他的同事在公司上班報名時搶到了登陸的位置,舍不得放棄,所以文文也就報了名。他隻讀到四級,又沒多餘時間自學和複習,最後結果自然是名落孫山了。考生和家長都有質問,考生和報考名額的數量是如此懸殊,人為地造成如此緊張的局麵,為什麽不增加考試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46]
[47]
[48]
[49]
[50]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