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閑人華華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願為閑人
正文

已逝的花樣年華

(2007-01-23 14:30:54) 下一個

影片《花樣年華》的故事情節是挺簡單的。

60年代初,香港。周先生(梁朝偉飾)和陳太太(張曼玉飾)的租屋恰巧在兩隔壁,房門挨著房門。那是老房子,公用的灶間,逼窄的過道,說話聲響點就會傳送進別人耳裏的牆壁和樓板。鄰居們都是抬頭不見就低頭見的,雖然和睦相處著,卻沒有什麽私密可藏。

許久見不到周太太了,周先生用話語搪塞著,也難得一見陳先生的麵了,陳太太千方百計的尋找借口。一個偶爾的發現,使他們明白了自己太太和老公不回家的原因,了解了他們各自配偶已經私通的內中隱情。

同病相憐使他們走得近了些,而且也互有好感,孤男寡女的,日久也就生出一份互憐互愛的情愫來,但是他們始終沒有做出什麽越軌的事。我想,這是因為他們在心底裏鄙視著各自的配偶的作為,對方的婚外情給他們造成了太大的心靈創傷,他們不願輕率的苟合在一起,不讓自己輕視自己,也不讓別人瞧不起自己。他們最後天各一方,隻有把滿腔的心事對著山牆上的空洞敘訴。

電影裏有段對白,陳問周:你太太背叛你,和我先生私奔了,你晚上不會氣惱得睡不好覺吧。周答:這件事上我一點都沒有錯的地方,我不會良心不安,不能為她失眠而影響到我的工作啊。(大意)這段話可說到我的心裏去了,是啊,為人要問心無愧,對身邊發生的事情,要學會看穿看淡,如果因為別人給自己造成的傷害和痛苦而傷身失神,那才叫得不償失呢。人生苦短,誰會來賠償你那美好的光陰,那花樣的年華呢?

平淡的故事,並不影響影片的可看性,片中最吸引人眼珠的是張曼玉那一身身不斷更換著的旗袍了(當然一個小公司的小小秘書,有如此多簇新的幾乎天天更換著的旗袍,是不符合生活背景的)。那些旗袍是多麽地好看啊,織錦緞的花團景簇,絲綢的潑彩寫意,彩條的豎裁橫做,逼真的部位花,翠綠的菱形,酒紅的方格,交織的閃光,斜襟上的花邊,所有那一件件旗袍都是藝術品,配著張曼玉那平平的腹和細細的腰,那飽滿的胸和臀,還有那細細的脖子和外露著的藕樣圓的手臂,把女人的美態是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影片中的音樂也值得一提。小提琴拉得如泣如述,伴著清晰的舞曲的節拍,撞擊著觀眾的心靈。還有周璿用那輕軟的夜鶯般的歌喉唱的“花樣年華”那首歌,把時間往前推,讓觀眾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那個時代,影片主人公的那些個花樣年華的歲月裏。

2005.08.2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