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閑人華華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願為閑人
正文

殺人的藝術

(2007-01-23 14:33:12) 下一個

人怎麽談到藝術?

千真萬確。

許多年以前,我來到北京故宮。在午門,麵對那地方,腦海中就走馬燈似地顯現出午門問斬的情景來。周圍是一大片民眾,犯人麵無血色地跪在地上,彪形的劊子手拿著砍刀。午時三刻到,隻見行刑者手起刀落,熱血從腔中噴射出來,犯人早已是身首異處的了。

和中國的砍頭問斬不同,歐洲曾有很長一段時間處死犯人是上絞刑架。我們在銀幕上、小說裏常能看到這樣的情景,斷頭台四周同樣是群眾圍著,像是在等待一出好戲的開幕。咚咚的鼓聲響了起來,人犯被帶到高高的絞刑架下,粗粗的繩索套進脖子,忽地一下,底下觀眾中發出一聲喊來,隻見人犯已被吊到空中,命歸黃泉。

冷兵器時代結束了,就有了槍斃(槍決)這個新名詞。行刑變得簡便了,也不那麽可怖了。

記得十年前吧,我到溫州出差。車行山路上,看到許多人從對麵走來,山道窄,容不得二人並肩而行,所以他們男女老少的、爭前恐後的、排著隊似的通過。我們坐在車中納悶,後來才知道那天山中槍決犯人,那許多人是去刑場看熱鬧的。溫州早已是個富裕地區,農村也早已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視機,空閑了,盡可以看電視裏包羅萬象的節目呀。他們花這麽些時間,走這麽多山路去看處決犯人,就不是光看熱鬧了,他們是去尋求一份刺激的吧。我至今也沒想通,槍一響,犯人應聲倒地,又有什麽刺激可言呢?

中國的封建統治者為了鞏固他們的江山,所製定出來的刑法可說是五花八門,挖眼的、割舌的、穿鼻的、切耳的、斷手足的、取男性睾丸的、五馬分屍的、淩遲處死千刀萬剮的,真是無奇不有。這其中,淩遲處死又是最慘無人道的刑法。

捆綁在柱子上的犯人被鋒利的刀刃一刀又一刀的剜,一般挨了十幾刀就會痛得昏死過去,繼而流血過多而死亡。但是就這麽死了,統治者覺得還起不了警示民眾的作用,於是就在刑前給人犯灌參湯,刑時再在他口中塞進野山參,肛門裏塞入檀香。經驗老道的劊子手從人犯血管不豐富的地方開始動刀,像在加工一件藝術品那樣地一刀又一刀的盡量達到刑法中所規定的360刀,讓受刑者受盡痛苦的煎熬,卻仍然遊絲般的斷不了那口氣。而圍觀者雖然心驚膽顫卻又看得津津有味,期待著劊子手圓滿地完成他的“傑作”。把自己的滿足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是一種什麽心態?

不合情理的、非人道的行為必會隨著人類的文明進步而滅亡。有的國家,廢除了死刑,改為終生監禁。而執行死刑的國家,也從人道主義出發,為減輕犯人臨行前的痛苦,采用槍決之外的更無痛苦的行刑方法。如二年前對原河北省國稅局局長李真的處決,就是選擇了藥水注射法。紅色的藥水注入靜脈,沒有槍傷血跡,頃刻一命嗚呼。而且現在行刑,也都不公示於眾了。

就算回到從前,我也絕不會去觀看行刑,不是害怕,而是不忍,因為殺人畢竟不是藝術欣賞。觸犯法律致死,固不可饒恕,但人的出生並無過錯,人的變壞犯罪也是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各種影響、侵蝕,在怎麽也輪不到我們去幸災樂禍啊。

2005.08.23
http://yunhuawang.spaces.live.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