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6-12-04 17:18:56)
南太島國斐濟又將發生政変了!稱之為「又」,是因為自1987年迄今20年裏,斐濟已經發生了三次政変;稱之為「將」,是因為這第四次政変,一直沒有正式宣布並且全方位實施,正在似與不似之間半推半就地進行著。按照百科全書的定義「政變是指突發的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力的更替。往往是密謀的結果。也往往使用武裝力量。有時也稱為兵變。但是兵變的定義與政變稍有不同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2-02 14:00:13)
紐西蘭近鄰的斐濟,麵臨二十年來第四次政変的危機,紐澳英美除了發布警告,勸諭國民危邦勿入,還通過各種途徑,包括召開南太論壇各島國成員國會議,表示對卡拉塞民選政府的支持。澳洲更將炮艦開近斐濟水域,名為待命撤僑,實有炫耀武力之意。歐盟與聯合國也都明確地表態,絕不讚同任何推翻民選政府的政變行為。紐西蘭更充當了一次和事佬,用軍機把卡拉塞接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1-25 00:47:11)
昨午連喝兩杯「卡布其諾」,夜不能寐,翻翻閑書,想想往事。忽然記起上周飲茶時,幾位朋友談起的「一盤散沙」這個話題。除了歎息中國人的「散」,更有無數人試圖找出「一盤散沙」的成因,這是一個博大的話題、一個沉重的話題、一個談了又談始終談不出結果的話題。記得在1997年3月就搞過一次全球性「中國人看中國人」的徵文比賽,是由《中國時代》和明鏡出版社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6-11-23 14:52:41)
坐南太平洋小島之井觀天,雖然特藍,格外澄碧如洗,但始終是見識少了些,島上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矣!前年有個嬌小玲瓏的廣州妹,更證實了我這隻南太井蛙的孤陋寡聞。木子美,一個東洋味太濃的名字,初於網上見到,一直以為是日本歌星,良久未予理會。終至有日出於好奇,點擊進入了她的網頁,這才開了眼界。從照片上看,她清瘦矮小,與尋常的廣州妹並無區別,膚色黝黑,臉龐略嫌寬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11-23 14:41:11)
在斐濟的木雕工藝品中,有一種木叉子,隨便在哪個城鎮的市集上,花幾塊錢便可買到。同一般的叉子四齒平行不一樣,這種木叉四齒分別削成圓錐並攏呈棒棰形,每齒間隙兩公分左右。講究一點的用VESI木(屬蘇木科的一種硬木)雕成,叉柄還鏤空雕花,打磨後埋入海邊灘塗的紅樹林底下,兩三周後掘出,便呈烏亮漆黑,永不褪色。這種形狀奇特的木叉.就是百年前土著吃人的攴具,根據大小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1-22 12:28:11)
今天是22日,父親離去巳有月餘,然仍忘不了在廣州時,他去世的情景:
在南國陰霾的初秋裏,夜雨瀟瀟,正和老友在羊城近郊的鵝公村宵夜,收到父親病危的電話,一行人急急趕回城裏,再接母親去醫院,邁進病房,醫生已經在指揮護士收拾示波器,瞥見那屏幕上一道慘綠的光波,沒有起伏,隻是平滑地由左向右移動著,顯示出父親的心髒已經停止了跳動。次日,遵照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