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橫眉人生如夢,這句話被不少人認為是頹落、無病呻吟的一種人生觀,包括自己在內也曾是如斯理解。
在我父親撒手人寰的一瞬間,握著他的手﹔看著他咽下最後一口氣,從此陰陽相隔,忽然覺得人生確確實實象一場夢﹔自我來到世上,就覺得是與生俱來,理所當然地伴隨、嗬護著我的父親就這樣消失了,從此不會再有。恍然自己很快也會隨之而去,驚回首,可[
閱讀全文]
文章來源:mobai美學上好像有這麽一個定律:距離產生美。
距離太遠無法產生美感。因為我們已無法辨別對象的細節,再漂亮的事物都會變得含混不清。橫豎不分,自然難有美感。但距離近了呢?
隨著距離的接近,我們會看到更多的細節,或者說更接近事物真實的本身。所以我們才需要顯微鏡、望遠鏡,乃至電子顯微鏡、射電望遠鏡----因為我們總是試圖走近真實。
但[
閱讀全文]
文章來源:逍遙子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多事都已經淡忘了。隻是令我最難忘的是我因逞一時之勇而給母親帶來的負擔。直到我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大學,當我打點背包坐在入學的列車上向母親揮手告別的時候,淚水禁不住模糊了視線。我掏出手絹擦了擦沾在眼鏡上的淚水。旁邊一個小女孩兒笑著跟她的媽媽說:“瞧,那個大哥哥真沒出息,那麽大了,還舍不得家……”我沒有理會[
閱讀全文]
文章來源:歸舟《九月的高跟鞋》(四)走進人間煙火
曾經突發奇想地問他,穿幾號鞋。他打著問號,還是寬容地回答了我。我原以為,用腳穿行過過幾乎半個中國的他,該是有一雙大號的鐵腳板。連他的一雙手,也是線條柔和的,絕不象西北的天氣一樣棱角分明。他一直以來就用不緊不慢的聲音和我說話,我握著話筒,常常不敢相信。也許是,閱盡千山萬水,以靜製動,[
閱讀全文]
文章來源:歸舟《九月的高跟鞋》(五)紫竹煙雨
早上醒來,聽到了窗外滴滴答答作響,好像已經落了一夜的雨。撥開窗簾,樹葉在微微地點頭。九月的秋雨,竟也會像江南的春水,抽抽泣泣,宛若閨中莫名的少女。江南,我的故鄉,我聽慣了這般的軟聲細語,此刻,不由得想走進它的玲瓏。身在北國,又何處有玲瓏?不忍在房中簾後虛度了光陰,我央他來陪我出去走走,[
閱讀全文]
文章來源:歸舟《九月的高跟鞋》(七)與君一醉一陶然
寫下這個題目,想起那裏一對生死青塚,葬著冰雪一樣的愛戀,淚不禁湧上來。這樣一個慶春時節,難道要用悲來淹濕?記不得我們當初為什麽會選擇了去那裏,去了,見了亭水湖光,偏又撞上了那對玉碑。也許是,十幾年前,在淚光裏聽了《石評梅傳》,就埋下了見見他們的願望。這個願望揣了十幾年,一直沒有合[
閱讀全文]
文章來源:by心言已經近二十年與文學絕緣,一陣衝動拿起筆來,立即發現思維果然停留在二十年前。作家不是為時尚為金錢來寫作的,而是為了生活為了靈魂!不是嗎?我二十年不寫,突然要寫必是有話要說,因為我實在不願意讓自己的靈魂,自己的人格在滾滾世塵中埋沒。我是做為一個人來寫給我人的靈魂,寫給我同類們的靈魂,因為我愛他們!我用心聲來呼喚迷失的靈魂[
閱讀全文]
文章來源:淡淡微風午夜倦書,起身走到窗前,打開,邀些新鮮空氣進來,意外發現,有霧彌漫。霧氣沁人,不由得心下起意,披衣出門,踏霧去也。
霧氣頗沉,飄飄然若淩虛飛渡,夜色亦濃,竟似看不清腳下。出園時,不小心碰了牆邊的蘆葦,一手的水,原來露水這般的重。順手往臉上一抹,大有清心之感,身心為之一振。悄悄關了園門,免得驚擾了鄰居,你有賞霧[
閱讀全文]
文章來源:蘭葉今天,我最應該感謝的人是-----我母親,若幹年前的今天,是她,給了我生命。我一直不喜歡突出任何一天,總覺得,歲月一天天如流水般逝去最好。但是,生日可以不過,對母親的感謝,卻是不能省略。
幼年時不在父母身邊,聽母親說,那時的父親工作非常忙,當時母親專業是內科,卻分配在產科當醫生。這一上產房,下班就沒了鍾點。到了下班時間若趕上[
閱讀全文]
文章來源:落葉漂零一陣輕風,響起了一串風鈴。虹仔細端詳著垂在窗外的風鈴。風鈴是木製的,幾根褐色的細細線,均勻拴在一個褐色的木圈上。細線上,均勻地點綴著看似有些笨拙的刀刻的褐色星星。線的下方,綴著一些大小各異形狀接近的橢圓形木蛋。說是木蛋,不如說是木條,兩頭圓滑的粗矮木條。風過,木條快樂地起舞,相互輕盈地碰撞,沉悶,空洞又悠長的聲音,[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