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姥姥

加拿大姥姥 名博

老人視角一我在萬聖節一族裔和諧充滿愛

加拿大姥姥 (2025-11-02 10:33:24) 評論 (2)

三年來,我家搬入小區過了三次萬聖節。

一,三年前第一次小區萬聖節

那一天的中午太陽高高掛著,金燦燦的太陽光下,一位打扮入時,金色頭發,金絲邊眼鏡,一身亮閃閃片片過膝長的黑色晚禮服,腳蹬小尖頭皮鞋的時髦奶奶,笑眯眯款款向我們走來。她是80多歲的意大利奶奶。移民加拿大60多年,辛勤工作一生換來四代同堂。她和先生住在小區,已經十多年。用她的話說是愛。

她手裏捧著一包糖,拉起我的手送到我的手心上捧著說,今天晚上她要去曾孫兒那裏過萬聖節,趕不上我家小朋友過萬聖節,提前把這包糖送給我的孫兒。

那一刻,捧在我手裏的是萬聖節的糖,暖在我心裏的是小區鄰裏溫暖,族裔和諧。

二,去年萬聖節,她家的燈一串串的閃閃的亮著,是愛把她家的燈點亮,把小區點亮,把我的心點亮。

就聽我孫兒要糖跑回來高分倍喊似地說,你們知道嗎?意大利奶奶就在門口等我們,送給我們一大盒糖,還沒打開的。我一看,果然是100顆 糖一整盒裝,太感謝了。給我激動得趕緊跑出去,給意大利奶奶拍照。

我說,我和我國內家人離的遠,我想把這張相片傳給我國內家人看,感謝你的愛。愛無國界,跨越種族。相片上,意大利奶奶燦爛的笑容,她的笑,我的笑,連在一起小區多美好。對了,以前我在標題文章一在加拿大我的小區我的家,寫出過這位意大利奶奶的故事。這裏就不贅述。

三,今年萬聖節一早

早上8:00多鍾的時候,因是收集垃圾的日子,我先生出門將垃圾擺放路邊,轉手回來手上多了一小桶糖。是孩子們專門手提要糖的小桶,裝了滿滿的一桶糖。多費心啊。

先生說,出門放垃圾,碰上法裔太太也在擺放垃圾。招呼我,等一等,等一等。就這麽一小桶糖專門送給我孫兒。她跟我先生說,萬聖節她害怕,不敢一個人住在家裏,她今天晚上要出門,趕不上小寶貝要糖,所以提前送給我們。多費心思,講究禮節,一闚知全貌。

說起這位浪漫的法裔太太,我曾經在之前的文章標題一在加拿大,我的小區我的家,寫出過他先生的故事。那個時候我跟她本人還不熟,隻字沒寫她。俗話說,人因為了解而不疏遠而走進彼此。我和她就是這樣的。

曾經,我的新西蘭的朋友好心告訴我,你不要給鄰居送粽子送月餅,人家都不吃,說不定把你送的東西都扔進垃圾箱。我們新西蘭鄰裏之間都不來往,都是各過各的。你不要那麽好心,不需要。這是不同的國度,不同的人文環境。我感謝朋友的好心勸告。

但是不行啊,我們這裏是多元文化的小區,這裏的鄰居都特別好,我也特別願意把這裏的鄰居當作我的加拿大大家庭。

就說這位法裔鄰居,今年有好幾次主動按我家門鈴,送給我們她種的漂亮的花,送給我們碗裏裝著小盆裏捧著一盒盒晶瑩剔透小番茄,是她自己種的圓圓的紅紅的,在太陽光下一照都閃著光特別的美麗,是這位太太美麗。

在街上不能大聲喧嘩,要小聲小氣的說話。她以前是,今年不是。今年夏天她開車從我身旁路過的時候,一邊喊我一邊招手,還胳膊伸出窗外搖一搖,那興奮勁兒讓我看得真真的,我都會跳起來和她一樣的開心。車開走了,她的聲音還在我耳邊向我問好。

我的女兒好幾次跟我說,碰到她了,她說你做的吃的好吃,特別感謝你媽媽。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想起我媽,感恩我媽,不但讓我從小學會做傳統美食,還讓我懂得做人。

今年夏天,我們接受法裔夫婦邀請去他家做客,邀請我小孫兒去他家遊泳池遊泳。他們的程序是這樣的,1,先來按我家門鈴,說好明天幾點到幾點去他家玩兒。2,說好明天你家幾個人去他家,還點名必須要讓我去。3,還告訴我們,他太太會準備一些小點心。4,得到我女兒答複就走,不進我家門。而不是像我在國內不打電話就去串門兒。

他的太太是最不會做飯,可是那天卻給我們做出一盤漂漂亮亮的小點心。盤子非常的考究,點心是每一片小餅幹中間加上黃色吉士丁,點上一顆紅紅的小番茄。盤子的花邊是綠葉,這樣裝扮起來,特別耀眼。還沒吃呢,就特別的饞。無不點綴太太的精心製作,滿滿都是一份心意。

當然,我也不含糊,不能給咱華人美食丟臉。我分別做了三盒好吃的。1,芝麻醬花生醬蜂蜜千層酥脆甜餅,外加芝麻。2,薄皮大餡老北京餡餅六個。3,用水麵油酥麵合起來做成酥皮點心六個。點心餡是我自己做的紅豆沙,紅棗泥,葡萄幹,越蔓梅加果粒。

這一次我看出來,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愛吃好吃的,而且在美食麵前沒有距離感,拿起來就吃,一點也不裝。一點也不去說洗洗手再吃吧,等客人走了再吃吧。而是一邊兒吃,一邊兒說好吃好吃。我越聽他們說好吃,我心裏就越高興。一會兒工夫我事先切成四片的一個圓圓的雙麵餅鐺烙出來的酥脆甜餅一掃光。當時的時間是下午大約三點。他們說這會兒吃完晚上就不吃。太太拍拍肚子說,和我做鄰居真好。其實是他們的好,我還特地告訴他們說,這個酥皮點心用的蜂蜜,就是他們上回旅遊回來送給我們的。太太一聽眼睛都睜得大大的特別開心,我們的開心都在一起了。

其實我心裏充滿了深深感謝,感謝他們邀請。他們是小區第一個邀請我們去家裏遊泳的非華裔鄰居,這份盛情,我不能忘。感謝他們。還有待續。

感謝文學城,感謝文學城博客,感謝大家,周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