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
1979年,美國大學裏的女生人數首次超過男生。到了2025年, 美國大學裏的女生比例為52%,男生為48%。
而在25到34歲這個年齡段裏,47%的女生擁有了大學本科學曆,而隻有37%的男生擁有本科學曆。也就是說,每100個擁有大學本科學曆的年輕女性,隻對應大約80個擁有本科學曆的男生。
無數統計數據表明,在美國,學曆越高的人,收入就越高,家庭淨資產也就越高。
其實,高學曆對於婚姻,也具有非常大的好處。
2025年,美國的幾個研究學者,包括耶魯大學的Chambers、哈佛大學的Goldman和Winkelman,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的題目叫“沒有本科學位的單身族“,Bachelors Without Bachelor’s。
根據他們的研究,過去50年裏,獲得本科及以上學位的女生人數大幅超過了男生,導致獲得本科學位的男生成了稀缺資源。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女生,的確會嫁給那些高收入但沒有上過大學的男生。這也保證了高學曆女生的結婚率相對穩定。
但是,沒有大學學位的女生,能夠獲得優質的男生資源越來越少,導致她們的結婚率大幅下降。
比如,1940年出生到1980年間出生的高學曆女生中,到了45歲,無論她們是哪個時代出生的,她們的結婚率都穩定在70%左右。
相反的,那些沒有獲得大學本科學曆的女生,她們的結婚率持續下降—從40後的70%,大幅下滑到80後到50%左右。

研究者們也發現,在工作機會比較多、犯罪率低的地區,這種因為大學學曆差異導致的結婚率的差距,明顯低於其他地區。這再次說明:收入和財富,最能影響結婚率和家庭幸福程度。
但是,由於學曆和收入呈現正相關。因此,無論你選擇單身、還是要走進入傳統的婚姻殿堂,我建議還是好好讀大學。
我的人生箴言之一就是:一命二運三讀書!
在中國,類似的情況也在發生。以2022年為例,本科錄取的學生中,女生的比例為63%,男生的比例僅為37%。也就是說,每100個獲得大學本科學位的女生,隻對應58個具備同等學曆的男生!

因此,中國的高學曆女生如果希望結婚,就需要學習美國的高學曆女生,不要過分糾結於學曆,而也要考慮那些沒有獲得大學學位、但是卻能獲得高收入的優質男生。
眾所周知的是,由於長期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等原因,中國年輕人口中女性性別嚴重失調。總體而言,每100個年輕女性,就對應115個年輕男性。
而絕大部分中國女生堅持傳統的擇偶觀,不願意嫁給學曆比自己低的男生。這也進一步導致更多的年輕人無法結婚。事實上,中國每年的結婚對數,已經在快速下降中。
比如,2013年,中國有1340萬對新新人登記結婚。到了2024年,這個數量僅為610萬對,比2013年下降了55%!
因此,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我們會看到什麽後果呢?
中國的“剩男”、“剩女”問題將無解!低結婚率問題也將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