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sisflying

Oasisflying 名博

夫妻之道(43)--哪裏有壓抑,哪裏有“疾病”

Oasisflying (2025-11-02 04:02:02) 評論 (7)

冬令時開始,一下子多出一個小時。開心。

昨晚還是老生物鍾,9 點不到就睡著了,醒來已經五點多,即,冬令時的四點多。老習慣,一番閱讀和思考。

ChatGPT 我剛開始用不久,還是蠻有幫助的,至少歸納總結方麵。

我問,人性不能被壓抑。

它答,真實的情緒、欲望、需求,都是我們人性的一部分。當我們為了迎合、為了避免衝突、為了表現乖巧,而長期壓抑自己時,會帶來焦慮、抑鬱、憤怒、失控等反作用。被壓抑的情緒不會消失,它們會換一種方式回來,比如,身體出現失眠、疼痛、胃口等症狀。關係緊張、親密回避。對自己越來越嚴苛或自我否定。

那怎麽辦?

說,心理健康的關鍵,不是“克製所有欲望”,而是,理解它們。允許自己擁有它們。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

說,心理健康的狀態是,我可以做自己,而不是為了被接受而偽裝。

怎麽做到人性不被壓抑?

1. 說出你的情緒,而不是吞下去。大家應該都知道華裔作家李翊雲,還有她的悲慘故事,兩個優秀的兒子都選擇自殺。可當我看她和魯豫對話時,幾乎沒有提到這個,魯豫也會“很懂事”地不觸碰。我於是知道,她是沒有深刻反思的,她不是沒有情緒,而是吞下去了。如果她還有一個孩子,悲劇會重複的。有同學說,她是去看過心理醫生的。隻能說,要麽是心理醫生的問題,要麽是她的問題。如是重大的悲劇麵前,還是沒有反思到,情緒需要表達,不是為了聽眾或是觀眾,而是為了自己。隻有我們敢於表達了,傷口的愈合才會開啟。

2. 拒絕不合理的要求。我寫過很多文章,關於邊界。邊界是決定,我們是誰的重要標準。一個人若沒有邊界,他/她這輩子都不可能,會清晰知道,自己究竟是誰。睡不著,也是分分鍾的事情。隻是,習慣了不拒絕,是要給自己一個個小台階,去拒絕的。

我給客戶的功課,通常是從身邊人開始,比如,父母。愛人。好友。告知他們,這是心理醫生給的功課。比如,我一個客戶說,她的媽媽英文不好,來美國後,什麽都要她翻譯。她不想,但無法拒絕。我對那位媽媽說,你自己去下載 APP,或其他。自己去搞掂,而不是,你給錢給孩子讀書,孩子能耐了,理所當然去幫助你。

這一點,我的小兒做得很好。他從來理直氣壯拒絕我的先生。說,這是你的工作,需要你自己去解決。當然,這和東方文化是相違背的,雖說,存在有她的道理,但我心目中,東方文化,很多時候是“殺人”的。我自然非常不認同,不然,我人到中年,連根拔起,奔赴美國作甚。說句實話,雖然我還是中國胃,但從來沒有特別想念過,那片土壤。因為,她不能允許我自由做自己。

3. 給自己的需求和快樂留空間。這個說起來容易,但很多“小鎮做題家”是做不到的。很簡單,自小學會了分秒必爭啊。成年後,要麽不清晰,自己的需求是什麽;要麽,留時間空間做這些“無聊”的事情,會有負疚感和罪惡感。我先生其實也算是,他都不是很清晰,他怎麽樣可以更快樂。除非數“成就”。不過,他也有一個好習慣,就是,經常會看搞笑視頻。我也從來不打短。隻是別誤了正事就好了。

4. 允許脆弱,而不是假裝無堅不摧。這個是很多人來說,是很難的,尤其是“精英階層”。自小被誇著、捧著長大的,享受了無數的榮譽,哪敢讓人看見“尾巴”,所以,才會有“皇帝的新裝”的故事。其實,越是這樣,越會令人知道,你在穿新裝。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哪有什麽都對的人,哪有什麽都好的人生?

如我,我說,我滿意我的當下,是因為,我知道,哪些我願意做,也能做;哪些我不願意做,也不能做。我不可能什麽都擁有。知道自己有毛病,允許自己有毛病,而不是,我都是對的。逛論壇時,也有同學說我,自我感覺好,覺得自己什麽都是對的。隻能說,那是你讀出的感覺,不是我的認知。我隻是喜歡自己,愛思考,也會堅持自己認為對的。如是而已。反思是我永遠的路徑,前提是,接納自己的毛病,或是“脆弱”。

5. 有界限,不內疚,不委屈。這個非常重要,但很多人都不具備,自然是和童年被教養方式有關。隻是,學海無涯。如今天晨臥和先生聊天,我們的人生才過半多點?你還有進步空間嗎?他說,有。但具體問到他,他說不出來了。哈哈。我太了解他。你愛咋咋吧。但是,千萬別說,我有了情緒,都是我的錯。婚姻中如有問題,都是互動模式的結果。這個下篇再說。

診療過程中,我發現,不少孩子都有內疚情結,尤其是東方文化背景的。這多半和父母有關。如果父母沒有過好自己 的童年,自己的童年沒有被善待,比如,過早被成人化要求,等等,他們自然會傳承自己,對人生的不滿,對“不當行為”的不滿。其實,要看心理醫生的,首先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即,如果你常有內疚或是委屈的感受,的確是需要麵對它的。美國的心理診療,保險基本都是 cover的。建議找個安全渠道,聊一聊。

人性不可以被壓抑。所有被忽略的,最終都會回來。如我的先生,曾經說,我永遠是對的。如今,他永遠都是對的。哈哈。所幸,我是從事心理健康工作的,我非常理解他,不然,估計我們都掰了。

想用榮格的話,來結束此文。“被 壓抑的,會在黑暗中滋長,最終,以不受控製的方式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