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上世紀大型水力發電廠的三級生產機構是:廠部-分場-班組。豐滿發電廠的廠部設有總工程師辦公室(有一段時間稱生產辦公室,生產技術科),內有總工程師、各專責工程師、辦事員,管理全廠生產技術。分場設主任、專責技術員、辦事員,下設一些班組。班組設班長、技術員、工人。我先後擔任過班組技術員、分場專責技術員、廠部專責技術員和專責工程師。
我一到電廠就被安排到水工檢修班作為工人勞動一個月(強體力勞動,糧食定量每月55斤,為吉林市最高糧食定量)。之後任水工分場技術員兼水工機械班專責技術員。
機械班負責壩上十一個溢流閘門及兩台移動式門式起重機、八個發電取水閘門及其旁通閥和固定卷揚機、一個廠用機取水管閥門、三個壩上小變電所、一個壩內電梯等的運行、維護、檢修。有機修工、電工和潛水員共十餘人。我參加了取水閘門和溢流閘門檢修、旁通閥檢修、潛水講義翻譯(原文為俄文)和刊印、溢流閘門泄洪啟閉等工作。
當時水工分場有觀測班、機械班、檢修班、鑽孔班、水文站、水庫調度組等6個班組。分場室有主任、副主任、專責技術員、事務員、材料員。全分場有一百多名職工。文革期間又增加了一個地震台(後期並入觀測班)。我作為分場技術員除了許多時間用在技術管理(編製大修工程計劃和工程方案,統計生產技術進展情況,管理分場技術資料等)工作以外,主動參加了各班組生產第一線的工作。幾乎在每個班組都長期或間斷勞動過。在檢修班參加了廠房頂防漏大修、尾水閘墩大修、廠房中央控製室結構險情搶修、鬆花江大橋加設新橋墩等工程。在鑽孔班參加了壩基加固鑽孔灌漿、壩體防滲鑽孔灌漿、鑽孔灌漿機械維修等。在觀測班參加了大地控製網布設、激光準直測壩位移試驗、壩基揚壓力和漏水量觀測、廠房吊車梁變形觀測、壩頂電纜廊道內的長引張線觀測等。在水文站參加了豐滿下遊水位、水溫及豐滿氣象場的氣溫、降水、風力、風向觀測等。在水庫調度組參加了汛期降雨預報和水情預報協商等。在地震台參加了長水管傾斜儀觀測資料分析等。
在我擔任廠部水工專責技術員和水工專責工程師期間,我也經常下到現場參加生產勞動。廠裏規定技術幹部每年參加一線勞動不少於72天。實際上我的勞動天數每年都超過了這個指標。1964年以後,為適應大壩加固工程的需要,新成立了200多人的水工檢修分場。原來的水工分場規模和職能保持不變,但改名為水工維護分場。我聯係的是這兩個水工分場。除仍常去水工維護分場外,我也有不少時間是到水工檢修分場的現場參加工作,如上遊壩麵噴射混凝土試驗、大型預製鋼筋混凝土板的製作、人防工程的混凝土澆築振搗、混凝土攪拌機的上料勞動等。我不畏艱苦,總是主動去幹最累、最髒的活。混凝土作業時,經常一次背兩袋水泥(每袋50公斤)走上跳板為混凝土攪拌機上料。澆築混凝土時,爭著幹最辛苦吃力的站在倉內手持振搗器的作業等。我幹活的勞動強度不輸於任何身強力壯的工人。
在豐滿工作的二十年中,我參加了豐滿發電廠水工領域全部專業的生產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這對我是一種很好的勞動和技能的鍛煉。也使我和工人們建立了緊密的聯係,工人們把我看成是自家人。但是,毋庸諱言,一些工作的多次簡單重複,也令我感到技術含量低、效率不高、缺乏創造性。因此努力將從事的技術工作朝深化方向發展(詳見後續章節)。也曾經申請報考研究生,被上級拒絕後又萌生調去大學工作的願望。這個願望直到很久以後的1979年才得以實現。有關情況在本係列的最後章節再詳述。

圖1,混凝土重力壩示意圖

圖2,豐滿大壩泄洪,壩頂兩台門式起重機用以起落溢流閘門

圖3,混凝土振搗作業

圖4,大型鋼筋混凝土預製板

圖5,汛期水庫調度作洪水預報所用的天氣分析圖示例
鬆花江上豐滿發電廠雜憶之四-參加生產技術工作和管理
濤靜 (2025-11-05 03:34:38) 評論 (0)我國上世紀大型水力發電廠的三級生產機構是:廠部-分場-班組。豐滿發電廠的廠部設有總工程師辦公室(有一段時間稱生產辦公室,生產技術科),內有總工程師、各專責工程師、辦事員,管理全廠生產技術。分場設主任、專責技術員、辦事員,下設一些班組。班組設班長、技術員、工人。我先後擔任過班組技術員、分場專責技術員、廠部專責技術員和專責工程師。
我一到電廠就被安排到水工檢修班作為工人勞動一個月(強體力勞動,糧食定量每月55斤,為吉林市最高糧食定量)。之後任水工分場技術員兼水工機械班專責技術員。
機械班負責壩上十一個溢流閘門及兩台移動式門式起重機、八個發電取水閘門及其旁通閥和固定卷揚機、一個廠用機取水管閥門、三個壩上小變電所、一個壩內電梯等的運行、維護、檢修。有機修工、電工和潛水員共十餘人。我參加了取水閘門和溢流閘門檢修、旁通閥檢修、潛水講義翻譯(原文為俄文)和刊印、溢流閘門泄洪啟閉等工作。
當時水工分場有觀測班、機械班、檢修班、鑽孔班、水文站、水庫調度組等6個班組。分場室有主任、副主任、專責技術員、事務員、材料員。全分場有一百多名職工。文革期間又增加了一個地震台(後期並入觀測班)。我作為分場技術員除了許多時間用在技術管理(編製大修工程計劃和工程方案,統計生產技術進展情況,管理分場技術資料等)工作以外,主動參加了各班組生產第一線的工作。幾乎在每個班組都長期或間斷勞動過。在檢修班參加了廠房頂防漏大修、尾水閘墩大修、廠房中央控製室結構險情搶修、鬆花江大橋加設新橋墩等工程。在鑽孔班參加了壩基加固鑽孔灌漿、壩體防滲鑽孔灌漿、鑽孔灌漿機械維修等。在觀測班參加了大地控製網布設、激光準直測壩位移試驗、壩基揚壓力和漏水量觀測、廠房吊車梁變形觀測、壩頂電纜廊道內的長引張線觀測等。在水文站參加了豐滿下遊水位、水溫及豐滿氣象場的氣溫、降水、風力、風向觀測等。在水庫調度組參加了汛期降雨預報和水情預報協商等。在地震台參加了長水管傾斜儀觀測資料分析等。
在我擔任廠部水工專責技術員和水工專責工程師期間,我也經常下到現場參加生產勞動。廠裏規定技術幹部每年參加一線勞動不少於72天。實際上我的勞動天數每年都超過了這個指標。1964年以後,為適應大壩加固工程的需要,新成立了200多人的水工檢修分場。原來的水工分場規模和職能保持不變,但改名為水工維護分場。我聯係的是這兩個水工分場。除仍常去水工維護分場外,我也有不少時間是到水工檢修分場的現場參加工作,如上遊壩麵噴射混凝土試驗、大型預製鋼筋混凝土板的製作、人防工程的混凝土澆築振搗、混凝土攪拌機的上料勞動等。我不畏艱苦,總是主動去幹最累、最髒的活。混凝土作業時,經常一次背兩袋水泥(每袋50公斤)走上跳板為混凝土攪拌機上料。澆築混凝土時,爭著幹最辛苦吃力的站在倉內手持振搗器的作業等。我幹活的勞動強度不輸於任何身強力壯的工人。
在豐滿工作的二十年中,我參加了豐滿發電廠水工領域全部專業的生產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這對我是一種很好的勞動和技能的鍛煉。也使我和工人們建立了緊密的聯係,工人們把我看成是自家人。但是,毋庸諱言,一些工作的多次簡單重複,也令我感到技術含量低、效率不高、缺乏創造性。因此努力將從事的技術工作朝深化方向發展(詳見後續章節)。也曾經申請報考研究生,被上級拒絕後又萌生調去大學工作的願望。這個願望直到很久以後的1979年才得以實現。有關情況在本係列的最後章節再詳述。

圖1,混凝土重力壩示意圖

圖2,豐滿大壩泄洪,壩頂兩台門式起重機用以起落溢流閘門

圖3,混凝土振搗作業

圖4,大型鋼筋混凝土預製板

圖5,汛期水庫調度作洪水預報所用的天氣分析圖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