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廢科舉時情況

mungji (2025-11-04 09:15:50) 評論 (0)

許多人一直在懷疑華人的教育體製出現了甚麽問題,包括我自己也在反思在成長的過程中是否出現了那些偏差,故而在曆史的長河中嚐試找一些答案。眾所周知的是個人成長中的教育來自三方麵: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但應該漏了最重要一點是個人的認知能力。前三者互為影響,受體製的約束;後者則源於個人有意或無意的選擇,從而決定了一生的命運及子孫數代。

時下有句流行的話是“讀書改變命運”,有對也有錯。對的是個人有更多的選擇機會,錯的是學了些甚麽和改變了個人思維方式有多少,“唯成份論”在國內從來沒有改變過,攀附權貴﹑向權力靠攏成為快捷方式,數千年一直延續至今;“讀書改變命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改變生活狀態的機會而已。

自從有科舉體製以來,朝廷曆來都是在為繼續鞏固權力而選擇不同層次的代理人,能當上代理人未嚐是福,權力頂層的派係往往影響者些代理人的命運,甚而有誅連九族的可能。

上世紀初,朝廷被人打疼了,於是勉強同意派人往海外“尋經問道”,也定下了廢除科舉來改變體製結構,故而派了百餘人往日本取經,學習三個月後分別派在學部及各省,企圖先改變教育方式,從而達到“變革維新”的目的。被派往各省的又辦三個月的培訓班來將自己所學傳授給各縣送來的學員,期滿後這些學員再回去培訓各鄉的學員;也就是說將外來的“經”貫徹到低層。但當時是怎樣的一種情況,後人不甚了了。

澳洲墨爾砵華人辦的警東新報在1907年刊登了廣東中山縣一個鄉所公布的六或七歲入學堂的5年課程(見附錄),讓我們能看到當前的學生究竟在學甚麽,這就可以和現時的教育有所對比。

平心而論,當年的5年學堂課程相當於現在的6年小學,所學的比現在的課程實用性更強,主要是結合本鄉土的曆史及現狀,對生於斯長於斯的人來說,更能按所生活的環境來予以適應。當然,該年代的教員是否有這個能力是另外一件事,卻逼得這些教師不得不從自己學開始。光緒二十四年(1908年)諭令將各州縣書院改為小學堂,小學堂之名稱遂正式出現。惟因戊戌政變的發生,全國小學堂一律停辦,至光緒二十七年才再諭令將各州縣書院改設小學堂。但小學堂在學製中確立其地位則待至光緒二十八年“欽定學堂章程”的公布。有初等學堂,自然也有高等的了。高等小學堂招收尋常小學堂畢業並經考取合格者入學。學生十三歲入學,修學年限三年。規定可附設簡易農工商實業學堂,以利尋常小學堂畢業者入之,使其將來能從事實業工作,已有綜合學校之雛型。課程計有修身、讀經、讀古文詞、作文、習字、算學、本國史學、本國輿地、理科、圖畫、體操等十一科;另規定學堂可斟酌地方情形,除去讀古文詞一科,而增加外國語;或除去圖畫,而加課農工商實業,亦采十二日一周的上課方式。

盡管如此,戊戌政變後是辛亥革命,之後是軍閥混戰、北伐、國共內戰,幾及半個世紀,這就是解放前有大量文盲的根源。

前麵所謂的高等小學堂,可以說等同現在的初中,其課程與1949年後的變化不大;不同的是原來附設的“簡易農工商實業學堂”被分了出去,成為了“工業中學” 、“農業中學” 、 “初等師範學校”之類的。

百多年來,課程中有一個從來沒有改變,也就是現在的“政治”。當年的課程中“正音”部份學的是“聖諭廣訓”,大抵是從康熙、乾隆到光緒的“聖諭”,說白了就是“緊跟”,民國時則是“國父思想”,後來的就不多說了,脫不了“忠君”;一旦換代,內容就或許與前麵的有衝突,總有可以“圓”的地方。

國是甚麽?“國破山河在”。假如連自己的鄉土是甚麽回事都不清楚,“舉一反三”也就不用提了,去那裏都一樣,“混”就是了。

附:“香山隆都申明鄉初等小學堂學科程度”

警東新報1907年4月6日 第7頁﹑警東新報1907年4月13日 第6頁

第一年

修身:摘講朱子﹑小學﹑劉忠介人譜諸種養蒙圖說及讀有益風化之極短古詩歌。

讀經講經:讀孝經論,每日四十字,兼講其淺近之義。

中國文字:講動字靜字虛實字之區別,兼授虛實聯綴之凸。習字,即而所授之字告以寫法。

算術:數目之名,實物計數,二十以下之算數。書法記數法加減。

曆史:講鄉土之大端故事及本地古先人之事實。

地理:講鄉土之道理建置,附近之山水,以及本地先賢之祠廟遺跡等類。

格致:講鄉土之動物植物礦物,凡關於日用所必須者,使知其作用及名稱。

體操:有益之運動及遊戲。

正音:習 聖諭廣訓直解。

第二年

修身:同前學年。

讀經講經:論語﹑孟子,每一約六十字,兼講淺近之義。

中國文字:講積字成句之法,並隨筆舉尋常實事一件,令以俗話二三句聯貫一氣寫於紙上。習字同前。

算術:百以下之算術,書法記數法,加減乘除。

曆史:同前學年。

地理:同前學年。

格致:同前學年。

體操:有益之運動及遊戲,兼普通體操。

正音:習 聖諭廣訓直解。

第三年

修身: 同前學年。

讀經講經:孟子每日約讀一百餘字,兼講淺近之義。

中國文法:講積句成章之法,或隨指日用一物或假設一事令以俗話七八句聯成一氣寫於紙上。

算術:常用之加減乘除。

曆史:講曆朝年代國號及聖主賢君之大事。

地理:講本縣本府本省之地理山水,中國地理之大概。

格致:講中要動物植物礦物之形象,使觀察其生活發育之情狀

體操:同前學年。

正音:同前學年。

第四年

修身: 同前學年。

讀經講經:禮記節本,每日讀約一百餘字,兼講其淺近義。

中國文字:同前學年。

算術:珠算之加減。

曆史:同前學年。

地理:講中國地理幅員大勢及名山大川之梗概。

格致:同前學年。

體操:同前學年。

正音:習 聖諭廣訓直解,兼物名。

第五年

修身: 同前學年。

讀經講經:禮記節本,每日讀約一百二十字,兼講其淺近義,隨補習學庸。

中國文字:教以俗話作日用書信,兼課記事短文篇。習字如前。

算術:通用之加減乘除,簡易之小數珠算之加減乘除。

曆史:講本朝之開國大略及列聖仁政。

地理:講中國地理幅員與外國肶連之名山大川都會之位置。

格致:講人身生理及衛生之大略。

體操:同前學年。

正音:同前學年。

另設師範究研所章程

總義第一

一 興辦學堂師範。為難求一完全師範之資格在鄉學為尤難。今擬附設研究所,令充本鄉初等小學預備科教員者入焉。以講明管理教授之法為宗旨,以實其教育之精神,養成師範之特質為成效

二 附設附設師範研究所,即以本鄉學堂之外聘請教員為教習。

三 該師範研究所必須於本鄉學堂未立之前三個月開辦,即以三個月為畢業。

四 本鄉熱心教育之士,而平素文理通順者方許入研究所。

五 畢業後派充本鄉小學預備科教員者,以後仍按每先期齊集師範所一次。以講求改良進步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