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遭到 911 恐怖襲擊才過去24 年,就選出了一個穆斯林市長,太勁爆了。這段曆史,值得參與一下。我試著從多角度來記錄,解讀,評論。
選舉過程
先來複盤一下選舉過程,看看Mamdani是如何選上的,也給其他幾個候選人一點露臉的機會。
這次市長選舉,在年初就開始了。Mamdani出生於非洲,自稱是 democratic socialist,稱其為極左,問題不大。其他地方已經介紹很多,我就不浪費文字了。除他以外,有三個人物值得記錄一下。
現任市長 Eric Adams由於受賄問題,早早就醜聞纏身。他的任上,德克薩斯州長用長途汽車拚命向紐約市送非法移民,導致市政管理幾乎崩潰,而不得不采取對非法移民不友好的做法,這直接忤逆了民主黨高層的敘事,特別是在總統 Trump 上任以後,和共和黨的聯邦政府合作而不是對抗,在民主黨裏麵早就不受待見。於是,早早就退出民主黨而成為獨立候選人。實際上,他才是真正最有實力和 Mamdani一對一一決雌雄的。
前紐約州長 Andrew Cuomo,屬於比較傳統的民主黨。在州長期間鬧出一堆醜聞,最大的醜聞是2020 年的老人護理院問題。但是,民主黨比較雞賊,說他對女生搞性騷擾,喜歡摟抱撫摸女生,以此為由逼他在2021年在州長位置上辭職。辭職以後,那些性騷擾指控也就不了了之嘍,沒人再追究,嗬嗬。但是,個人形象已經受到重大打擊。這次市長選舉,他聞到了腥味,在猶太富豪財團(包括華爾街大闊佬 Bill Ackman和媒體大亨 Michael Bloomberg)的支持下,財大氣粗地加入。最初他獲得了大批支持,包括眾多工會組織。Mamdani異軍突起之後,在6月份的民主黨初選上,Cuomo以43.6% 的選票落敗。在當天晚上,我就對朋友們預測 Cuomo 將脫黨單幹,果不其然。財力太雄厚了,錢多就任性唄。
共和黨候選人 Sliwa,已經是第二次參加市長選舉。紐約市大概隻有少於30% 支持共和黨,他本人也太沒有魅力。但是,他這次卻成了一個關鍵的“攪局者”。
6月底,大選好戲開鑼,Mamdani,Adams,Cuomo,Sliwa四雄並列。很快,Mamdani就以45%以上的支持率而在獲選概率上遙遙領先。現任市長 Adams眼看大勢已去,於9月底退出競選,應該是經費短缺無以為繼。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裏,Mamdani 的支持率民調幾乎沒有變化,一直穩定在45 – 48% 之間。這小哥對選舉非常在行,扣住住房等議題,而另兩個,則忙著炮轟 Mamdani。在選舉上,忙於炮轟對手,是落下風的表現,因為這說明自己的政策無法引起共鳴。如果把這場選舉比喻為考試,Mamdani是唯一的一個努力答題的。盡管他的答案全是錯的,卻一直在努力答題,一直保持住話語權。
真正的大戲,實際上是在 Cuomo 和 Sliwa 之間。情況非常明顯,隻有一個退出,另一個才有機會。如果哥倆都死守到底,就隻會同歸於盡。於是,倆老爺們兒互相隔空叫罵,要對方退出選舉。屢有傳聞,Cuomo 這邊開出誘人的“條件”來收買 Sliwa,嘿嘿,你懂的。這哥倆忙於對轟,對紐約市民們真正關心的民主議題,無暇多顧。Cuomo還特別喜歡吹噓自己做州長時的成就,已經忘了自己身上一堆醜聞,尿騷味能把人熏翻。
隨著選舉日期的臨近,Cuomo 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支持,到了選舉前一天,Trump 和 Musk 也統統加入鼓噪大軍,要大家力保 Cuomo。Sliwa倒也是條硬漢,死戰不退,最後分走了大約 7% 的選票。說他是關鍵的攪局者,沒啥問題。
最終,Mamdani以50.4% 選票獲勝。雖然獲勝,也隻是險勝,和2024年總統大選民主黨 Harris 在紐約市得票率接近70% 相比,完全不在同一個級別。Cuomo 獲得 41.6%,不算低。總投票率大約 40%,比前幾次高,但是仍然屬於曆史上的低位。
我囉囉嗦嗦地講了這麽一大堆故事,是要說一件事兒:Mamdani 當選,並非壓倒性,其實是各種因素混合起來的一個 perfect storm,“完美風暴”,比如其他候選人的個人形象問題。
Mamdani要幹啥?能成嗎?
Mamdani 自稱是 democratic socialist。在美國這個世界資本主義的中心,這自然屬於極左的範疇。他們的核心理念是要“文明”地打家劫舍,打土豪分家產。
美國的市長,權力非常有限,隻是局限於市政管理這些方麵。我在這裏隻關注三個核心議題:住房,治安,稅收。Mamdani自然是標準的極左路線。
[住房]
紐約市的高端住房價格昂貴,而低端住房市場則麵臨嚴重的短缺。紐約市的很多奇葩法律對出租房的價格和出租條款有嚴格限製,使得住房市場極為扭曲,對投資者極為不利。具體的奇葩,需要一整篇文章,這裏就不詳細講了。經濟學的簡單規律是,沒有盈利空間,就不會有投資。從2010到2023這十多年,紐約市的工作崗位增加了22%,而住房單元隻增加了區區4%,以至於現在住房短缺極為嚴重。
Mamdani 最振奮人心的口號是:凍結租金。打個比方,現在有100個人在餓肚子,而隻有20份食品。如果有人告訴你,每份食品隻能賣10塊錢,而不是20塊,就能解決食品問題。你會信嗎?反正 Mamdani說服了他的支持者,嘿嘿。
Mamdani 確實也說要多蓋住房,不過,他根本就沒有加以刻意宣傳,而且,還加了限製語:未來10年,“未來”和“10年”。至於開發商在哪,為哈要來投資,10年後再說吧,嗬嗬。
[治安]
Mamdani很會來事兒,他的競選綱領裏,絕口不提縮編警察,而是說要用社區服務來代替警察。這不就是那個臭名昭著的 defund the police(削減警察經費)嘛。警察減少,治安會如何?不僅僅是經費,還有警察執法方式的問題。當年 Bloomberg 做市長的時候,執行抵近搜身的政策,強硬執法,把紐約的犯罪率維持在低水平。有些犯罪率高的族群,因此而對 Bloomburg 非常不滿。Mamdani作為極左的代表,在其的任上,寬鬆執法是肯定的。寬鬆執法帶來的後果,美國西部的大城市舊金山(也譯為三藩)已經實踐過了,治安惡化,滿地屎尿,那裏的極左市長已經在去年的選舉中被轟下台。為紐約客們祈禱。
[稅收]
搞 socialism,需要從別人的口袋裏撈錢。Mamdani要提供免費公交,免費托兒,沒有錢,就隻是空談。Mamdani已經揚言要對高收入者加征2%所得稅,還要加征企業所得稅。不過,問題是,紐約州的法律並不允許市長加稅,市長隻能提議,交由州議會和州長批準。無法加稅的概率遠大於加稅。華爾街的闊佬們寧可捐款給議員們,也不會允許加稅。在這個方麵,Mamdani完全如願的可能性為零。2026年是紐約州長的選舉年,又會增加大量變數。當然,選民才不會想那麽多,特別是沒有多少社會經驗的年輕選民,聽起來爽就好。這是 Mamdani掌控輿論的厲害之處。
誰是 Mamdani的支持者?
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CNN(有線電視網)都做了exit polls,針對已經投票的選民的“(投票站)出口民調”,揭示出來的信息,非常有意思。挑幾個欄目來聊聊。
表一:性別和年齡
Mamdani 的忠實支持者,是年輕人。年輕人自己沒有什麽財產,熱衷於幻想從別人口袋裏撈錢。18 – 29 歲的年輕女性,居然有82% 的支持率。嗬嗬,看臉選人,就是現實,選民素質就這樣嘍。而在45歲以上的群體,則壓倒性地支持 Cuomo。活得久了,就見得多了,不會被漂亮話所擺布。
表二:宗教信仰
新教徒,天主教徒和猶太人,壓倒性支持 Cuomo 和 Sliwa。猶太教原本是民主黨的忠實支持者,2024 年的巴勒斯坦議題後來變成了反猶,導致猶太人大批右轉,特別是富豪階層,這是 2024 Trump 上台的重要原因之一。Mamdani 不斷地說自己不反猶,看來,並沒有多少人真的信他。“多元化”最終會導致原始的 tribalism(部落化),這次市長選舉,再一次證明。紐約的天主教徒,除了愛爾蘭意大利裔以外,就是拉丁裔,Cuomo 在拉丁裔裏的支持率不低。
表三:在紐約居住年限
在紐約居住時間越短(包括新移民),則越喜歡 Mamdani。在紐約出生長大的,則壓倒性反對。
表四:2024 總統大選投票
即使是投票給 Harris 的,也有30% 不喜歡 Mamdani。可見 Mamdani 之激進。
後續政治影響
Mamdani 的激進措施會帶來嚴重後果,連民主黨內部都清楚。這大概也是民主黨高層在這次選舉中集體沉默的原因。Obama 也隻是在選舉前夜才給他打了一個電話,但是沒有公開背書。這是個非常雞賊的做法,以後 Mamdani 如果把事情搞砸了,Obama 可是擺擺手:我沒有背書他哦。如果沒有那麽糟,就可以吹噓功勞:我支持他的哦。嗬嗬,政治的算計,其實不難理解。
考慮到加稅的不現實性,Mamdani 根本不可能在住房和其它民生方麵做出什麽成績。他和 Trump 的緊張關係,也會影響到聯邦的撥款。隻需把一些聯邦機構搬離紐約市,就會造成其失業率高漲。在治安方麵,Mamdani的取向,早已被證明會往更糟的方向發展。
對於共和黨(右派),Mamdani 會使得敘事變得簡單。舊金山市政之爛,對美國老百姓厭惡民主黨起到了重要作用。舊金山的犯罪率,砸車,人類排泄物遍地,都給右派講故事提供了大量素材。2024 年,舊金山市民們忍無可忍,把極左市長趕下台。而紐約市則立即接過極左的大旗,右派以後不愁沒故事講。人類的愚蠢,是不會消失的。
多角度,全麵深度解讀紐約市長選舉
臨江縣知縣 (2025-11-08 16:06:51) 評論 (1) 紐約市遭到 911 恐怖襲擊才過去24 年,就選出了一個穆斯林市長,太勁爆了。這段曆史,值得參與一下。我試著從多角度來記錄,解讀,評論。
選舉過程
先來複盤一下選舉過程,看看Mamdani是如何選上的,也給其他幾個候選人一點露臉的機會。
這次市長選舉,在年初就開始了。Mamdani出生於非洲,自稱是 democratic socialist,稱其為極左,問題不大。其他地方已經介紹很多,我就不浪費文字了。除他以外,有三個人物值得記錄一下。
現任市長 Eric Adams由於受賄問題,早早就醜聞纏身。他的任上,德克薩斯州長用長途汽車拚命向紐約市送非法移民,導致市政管理幾乎崩潰,而不得不采取對非法移民不友好的做法,這直接忤逆了民主黨高層的敘事,特別是在總統 Trump 上任以後,和共和黨的聯邦政府合作而不是對抗,在民主黨裏麵早就不受待見。於是,早早就退出民主黨而成為獨立候選人。實際上,他才是真正最有實力和 Mamdani一對一一決雌雄的。
前紐約州長 Andrew Cuomo,屬於比較傳統的民主黨。在州長期間鬧出一堆醜聞,最大的醜聞是2020 年的老人護理院問題。但是,民主黨比較雞賊,說他對女生搞性騷擾,喜歡摟抱撫摸女生,以此為由逼他在2021年在州長位置上辭職。辭職以後,那些性騷擾指控也就不了了之嘍,沒人再追究,嗬嗬。但是,個人形象已經受到重大打擊。這次市長選舉,他聞到了腥味,在猶太富豪財團(包括華爾街大闊佬 Bill Ackman和媒體大亨 Michael Bloomberg)的支持下,財大氣粗地加入。最初他獲得了大批支持,包括眾多工會組織。Mamdani異軍突起之後,在6月份的民主黨初選上,Cuomo以43.6% 的選票落敗。在當天晚上,我就對朋友們預測 Cuomo 將脫黨單幹,果不其然。財力太雄厚了,錢多就任性唄。
共和黨候選人 Sliwa,已經是第二次參加市長選舉。紐約市大概隻有少於30% 支持共和黨,他本人也太沒有魅力。但是,他這次卻成了一個關鍵的“攪局者”。
6月底,大選好戲開鑼,Mamdani,Adams,Cuomo,Sliwa四雄並列。很快,Mamdani就以45%以上的支持率而在獲選概率上遙遙領先。現任市長 Adams眼看大勢已去,於9月底退出競選,應該是經費短缺無以為繼。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裏,Mamdani 的支持率民調幾乎沒有變化,一直穩定在45 – 48% 之間。這小哥對選舉非常在行,扣住住房等議題,而另兩個,則忙著炮轟 Mamdani。在選舉上,忙於炮轟對手,是落下風的表現,因為這說明自己的政策無法引起共鳴。如果把這場選舉比喻為考試,Mamdani是唯一的一個努力答題的。盡管他的答案全是錯的,卻一直在努力答題,一直保持住話語權。
真正的大戲,實際上是在 Cuomo 和 Sliwa 之間。情況非常明顯,隻有一個退出,另一個才有機會。如果哥倆都死守到底,就隻會同歸於盡。於是,倆老爺們兒互相隔空叫罵,要對方退出選舉。屢有傳聞,Cuomo 這邊開出誘人的“條件”來收買 Sliwa,嘿嘿,你懂的。這哥倆忙於對轟,對紐約市民們真正關心的民主議題,無暇多顧。Cuomo還特別喜歡吹噓自己做州長時的成就,已經忘了自己身上一堆醜聞,尿騷味能把人熏翻。
隨著選舉日期的臨近,Cuomo 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支持,到了選舉前一天,Trump 和 Musk 也統統加入鼓噪大軍,要大家力保 Cuomo。Sliwa倒也是條硬漢,死戰不退,最後分走了大約 7% 的選票。說他是關鍵的攪局者,沒啥問題。
最終,Mamdani以50.4% 選票獲勝。雖然獲勝,也隻是險勝,和2024年總統大選民主黨 Harris 在紐約市得票率接近70% 相比,完全不在同一個級別。Cuomo 獲得 41.6%,不算低。總投票率大約 40%,比前幾次高,但是仍然屬於曆史上的低位。
我囉囉嗦嗦地講了這麽一大堆故事,是要說一件事兒:Mamdani 當選,並非壓倒性,其實是各種因素混合起來的一個 perfect storm,“完美風暴”,比如其他候選人的個人形象問題。
Mamdani要幹啥?能成嗎?
Mamdani 自稱是 democratic socialist。在美國這個世界資本主義的中心,這自然屬於極左的範疇。他們的核心理念是要“文明”地打家劫舍,打土豪分家產。
美國的市長,權力非常有限,隻是局限於市政管理這些方麵。我在這裏隻關注三個核心議題:住房,治安,稅收。Mamdani自然是標準的極左路線。
[住房]
紐約市的高端住房價格昂貴,而低端住房市場則麵臨嚴重的短缺。紐約市的很多奇葩法律對出租房的價格和出租條款有嚴格限製,使得住房市場極為扭曲,對投資者極為不利。具體的奇葩,需要一整篇文章,這裏就不詳細講了。經濟學的簡單規律是,沒有盈利空間,就不會有投資。從2010到2023這十多年,紐約市的工作崗位增加了22%,而住房單元隻增加了區區4%,以至於現在住房短缺極為嚴重。
Mamdani 最振奮人心的口號是:凍結租金。打個比方,現在有100個人在餓肚子,而隻有20份食品。如果有人告訴你,每份食品隻能賣10塊錢,而不是20塊,就能解決食品問題。你會信嗎?反正 Mamdani說服了他的支持者,嘿嘿。
Mamdani 確實也說要多蓋住房,不過,他根本就沒有加以刻意宣傳,而且,還加了限製語:未來10年,“未來”和“10年”。至於開發商在哪,為哈要來投資,10年後再說吧,嗬嗬。
[治安]
Mamdani很會來事兒,他的競選綱領裏,絕口不提縮編警察,而是說要用社區服務來代替警察。這不就是那個臭名昭著的 defund the police(削減警察經費)嘛。警察減少,治安會如何?不僅僅是經費,還有警察執法方式的問題。當年 Bloomberg 做市長的時候,執行抵近搜身的政策,強硬執法,把紐約的犯罪率維持在低水平。有些犯罪率高的族群,因此而對 Bloomburg 非常不滿。Mamdani作為極左的代表,在其的任上,寬鬆執法是肯定的。寬鬆執法帶來的後果,美國西部的大城市舊金山(也譯為三藩)已經實踐過了,治安惡化,滿地屎尿,那裏的極左市長已經在去年的選舉中被轟下台。為紐約客們祈禱。
[稅收]
搞 socialism,需要從別人的口袋裏撈錢。Mamdani要提供免費公交,免費托兒,沒有錢,就隻是空談。Mamdani已經揚言要對高收入者加征2%所得稅,還要加征企業所得稅。不過,問題是,紐約州的法律並不允許市長加稅,市長隻能提議,交由州議會和州長批準。無法加稅的概率遠大於加稅。華爾街的闊佬們寧可捐款給議員們,也不會允許加稅。在這個方麵,Mamdani完全如願的可能性為零。2026年是紐約州長的選舉年,又會增加大量變數。當然,選民才不會想那麽多,特別是沒有多少社會經驗的年輕選民,聽起來爽就好。這是 Mamdani掌控輿論的厲害之處。
誰是 Mamdani的支持者?
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CNN(有線電視網)都做了exit polls,針對已經投票的選民的“(投票站)出口民調”,揭示出來的信息,非常有意思。挑幾個欄目來聊聊。
表一:性別和年齡
Mamdani 的忠實支持者,是年輕人。年輕人自己沒有什麽財產,熱衷於幻想從別人口袋裏撈錢。18 – 29 歲的年輕女性,居然有82% 的支持率。嗬嗬,看臉選人,就是現實,選民素質就這樣嘍。而在45歲以上的群體,則壓倒性地支持 Cuomo。活得久了,就見得多了,不會被漂亮話所擺布。
表二:宗教信仰
新教徒,天主教徒和猶太人,壓倒性支持 Cuomo 和 Sliwa。猶太教原本是民主黨的忠實支持者,2024 年的巴勒斯坦議題後來變成了反猶,導致猶太人大批右轉,特別是富豪階層,這是 2024 Trump 上台的重要原因之一。Mamdani 不斷地說自己不反猶,看來,並沒有多少人真的信他。“多元化”最終會導致原始的 tribalism(部落化),這次市長選舉,再一次證明。紐約的天主教徒,除了愛爾蘭意大利裔以外,就是拉丁裔,Cuomo 在拉丁裔裏的支持率不低。
表三:在紐約居住年限
在紐約居住時間越短(包括新移民),則越喜歡 Mamdani。在紐約出生長大的,則壓倒性反對。
表四:2024 總統大選投票
即使是投票給 Harris 的,也有30% 不喜歡 Mamdani。可見 Mamdani 之激進。
後續政治影響
Mamdani 的激進措施會帶來嚴重後果,連民主黨內部都清楚。這大概也是民主黨高層在這次選舉中集體沉默的原因。Obama 也隻是在選舉前夜才給他打了一個電話,但是沒有公開背書。這是個非常雞賊的做法,以後 Mamdani 如果把事情搞砸了,Obama 可是擺擺手:我沒有背書他哦。如果沒有那麽糟,就可以吹噓功勞:我支持他的哦。嗬嗬,政治的算計,其實不難理解。
考慮到加稅的不現實性,Mamdani 根本不可能在住房和其它民生方麵做出什麽成績。他和 Trump 的緊張關係,也會影響到聯邦的撥款。隻需把一些聯邦機構搬離紐約市,就會造成其失業率高漲。在治安方麵,Mamdani的取向,早已被證明會往更糟的方向發展。
對於共和黨(右派),Mamdani 會使得敘事變得簡單。舊金山市政之爛,對美國老百姓厭惡民主黨起到了重要作用。舊金山的犯罪率,砸車,人類排泄物遍地,都給右派講故事提供了大量素材。2024 年,舊金山市民們忍無可忍,把極左市長趕下台。而紐約市則立即接過極左的大旗,右派以後不愁沒故事講。人類的愚蠢,是不會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