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在巴黎大皇宮小皇宮整整一天,消耗了體力精力,日行一萬多步,心想晚上回飯店睡了一個好覺,沒曾想周日淩晨飯店外的街燈還未熄滅,就被窗外的嘈雜聲吵醒了。人聲,車聲,討價還價的叫喊聲此起彼伏。走到窗前拉開窗簾的縫隙往外看了一看,哇!跟飯店隻隔一條小馬路上竟然出現了賣水果蔬菜奶酪麵包海鮮的大型農貿市場。隻見法國老太太,中年婦女們及頭頂鴨舌帽身穿羽絨衣的男人們拖著小行李車來來往往,穿梭不息。小販們更是忙得頭重腳輕地搬運蔬菜。而窗後的我則禁不住抿嘴微笑,我對逛農貿市場的喜愛不亞於觀摩巴黎藝博會。而且對巴黎的農貿市場知名度也早就有所耳聞,沒想到這就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Marché Grenelle ,巴黎十大農貿市場之一。農貿市場占居了兩條小街中央的空地,空地上空是橫貫東西走地鐵的高架橋。農貿市場的分類也很清楚,我的飯店前麵是賣水果蔬菜的,小販們大聲吆喝:
“草莓,四塊錢兩盒”!“草莓,四塊錢兩盒”!
我真後悔沒買兩盒。
賣魚的霸占了整整一壁江山。五顏六色的魚在冰上碼放得整整齊齊,漂亮得可以入畫。
賣熟食的跟馬裏蘭的 Taste Bethesda 可有一比。

賣雞蛋的

農貿市場的人氣旺盛超出了我的想象,它給巴黎幹冷的清晨增添了幾分煙火氣。我沿著農貿市場一直往東走,竟然走了一站地。當我正打算進地鐵站時,卻發現在十字路口西邊又是一個人群聚集的跳蚤市場。不是美國名導伍迪。埃倫製作的電影“午夜巴黎”裏浪漫的跳蚤市場,而是真正屬於巴黎居民賣舊貨的攤地。古董,餐具,服裝,珠寶,首飾,皮鞋擺滿了一條街。幾個看起來中國留學生模樣的女孩在賣自己做的的首飾,笑聲在寒風裏飄蕩。
空隙之中有一家麵包店,有人進去買早餐咖啡可頌。不是說周日麵包店都關門嗎?
那家麵包店門口的香氣混著咖啡味,提醒我原來生活的溫度就藏在這些小小的角落裏。巴黎不隻是博物館、塞納河和名畫,它也有普通人早晨的煙火氣。而我,也在這個周日早晨,遇見了一個不一樣的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