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很少流淚,隻記得兒童時流過一次,少年時流過一次,之後很少流淚,但近來似乎淚點越來越低,時常會流淚。以前兩次是為自己流,之後是為他人流,也為自己流。
兒童那次是哭著要撲向身體已僵硬的母親,那時四歲。少年那次是在初二時,身體趴在二樓教室走廊邊的水泥欄杆上,淚眼越過田野,望著遠處的浦陽江,偷偷地流淚,哭自己的生活為什麽如此艱難艱辛艱苦,那時十四歲。
之後就一直沒流過淚,直到工作後,有天在單身宿舍看《悲慘世界》,當看到那聖誕夜,冉阿讓在黑夜裏替珂賽特悄悄拎起那水桶,忍不住地哽咽流淚。這是為珂賽特,為冉阿讓,也為自己流,因身有同感。之後記不得流過淚,就是有,也是在看書或看電影時,在動人處偷偷流。
但現在,已近退休之年,心更易感,偶樂一件小事也會讓我流淚。比如,前幾天看一電影,說的是一個警察在審訊罪犯的同犯過程中,由於一個失誤,呆了幾年監獄,失去了警員職務,失去了家庭,出獄後想著那死不瞑目的十六歲少女,繼續追凶。十多年後,終於把凶手抓到,對著一個年輕警察,立正敬禮,報著早已不存在的以前警隊編號與自己的名字:“警隊xxx,警員xxx,完成任務”時,我不自覺得流下眼淚,為這個老警員,為某東西流。
這是個以真實故事為基礎拍攝的電影,為這位老警員流淚,可以理解。然為某種東西流淚,那麽這種東西是什麽呢?是為了責任與信念不顧一切去去付出的毅然決然。年紀越大,越想到生命的意義是什麽,一切有意義的東西,我都會為之感動。
活了大半輩子了,將來已不再遙遠,終點也隱約可見。一個人時,常在後院遙望深邃的天空,想著走過的路,想著如果明天死了,會怕嗎,會後悔嗎?會有缺憾嗎?夜深人靜時,常想人生的意義是什麽。生不帶來什麽,死也不帶走什麽,忙忙碌碌一輩子,難道就是為了留下幾個孩子? 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幾代以後,誰又記得我? 地球的存在也隻是個偶然,總會消亡,沒有什麽東西是永恒的,幾千億年後星雲會碰撞重組。雖很遙遠,但也不是永恒的。既然今後星空會消亡,那麽我們現在所做的,又有什麽意義呢?
然存在的總是有理的,這個存在不是被誰賦予,不能被誰左右的。既然有了生命,唯一能做的,就得好好活著。再說現在對時空的認識是建立在三維基礎之上的,也許今後的發展到了四維,十維,世界早已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人類還真找到了永恒,那麽現在的擔心又有何意義呢,所以還不如古人雲:隻問耕耘不計收獲。這麽一想,一扇生命的永恒之門,在眼前徐徐打開。
這樣,夢想這生命之舟,載我駛向遠方,信念這生命的動力,支持我穿過荊棘,越過荒原,痛苦,這靈魂的洗滌劑,不使我齷齪與迷茫。
很久前讀過《達芬奇的密碼》,那些奇異的情節我都忘了,但一直不忘記的是那個信徒,深夜用荊鞭一遍遍地抽打自己的身體,那些達官貴人,那些權色利欲與故弄玄虛的情節,隻是浮雲,唯有那純粹的痛苦,才是對生命的虔誠與對生命意義的不倔尋求和呼喊。
離終點越近,越返樸歸真。時常去翻看以前留存下的照片,每次翻看到袁文婷與白芳禮的故事,總會令人垂淚。一老一少,兩人都完美地譯詮了生命的意義。兩個來自普通百姓的潔淨靈魂,使我感到了生命的崇高與壯嚴,這種崇高與壯嚴,讓我不再計較得失,不再懼怕困難與死亡。
還有那些不知名的人,如一個帶著賺來的幾十萬元錢的小老板,去到一個從未去過的貧困山區,一戶戶去看人家的生活,去聽人家的故事,凡是勤勞但仍貧窮的,凡是小孩無錢上學的,凡是無錢看病的,就給一萬元,直到幾十萬元送完,悄然離去,沒人知道這人是誰。但我知道,這人的生命是有意義的,崇高的。也許正因為有這樣的靈魂的存在,華族才是世界上一個唯一的曆經幾千年仍不絕的民族。
還有那些在民族遭遇危險時毅然決然地奔赴危險之地的普通民眾,現在看這些照片,仍不自禁地熱血上湧,眼眶紅潤:生命是有意義的。
離生命的終點越近,越想生命的意義。回想這一生所經的事,所遇的人,所聽到的感人故事,心也就越坦然:生命是有意義的。
我感謝這些感動我的人與事。我每流的一滴淚,都是對自己靈魂的洗滌,都是生命有意義的明證。每流的一滴淚,都顯示我無怨無悔走向生命終點的坦然。
這是白芳禮。他的故事無需我多說,他的汗水,洗滌了我的靈魂

這是袁文婷。她的生命停格在二十多歲,她的靈魂,使我不再懼怕黑暗。

這群姑娘,令人肅然起敬。因為這種種的人與事,令我更勇敢與寧靜

淚
我是幹枯的胡楊^_^ (2025-11-23 15:18:11) 評論 (1)以前我很少流淚,隻記得兒童時流過一次,少年時流過一次,之後很少流淚,但近來似乎淚點越來越低,時常會流淚。以前兩次是為自己流,之後是為他人流,也為自己流。
兒童那次是哭著要撲向身體已僵硬的母親,那時四歲。少年那次是在初二時,身體趴在二樓教室走廊邊的水泥欄杆上,淚眼越過田野,望著遠處的浦陽江,偷偷地流淚,哭自己的生活為什麽如此艱難艱辛艱苦,那時十四歲。
之後就一直沒流過淚,直到工作後,有天在單身宿舍看《悲慘世界》,當看到那聖誕夜,冉阿讓在黑夜裏替珂賽特悄悄拎起那水桶,忍不住地哽咽流淚。這是為珂賽特,為冉阿讓,也為自己流,因身有同感。之後記不得流過淚,就是有,也是在看書或看電影時,在動人處偷偷流。
但現在,已近退休之年,心更易感,偶樂一件小事也會讓我流淚。比如,前幾天看一電影,說的是一個警察在審訊罪犯的同犯過程中,由於一個失誤,呆了幾年監獄,失去了警員職務,失去了家庭,出獄後想著那死不瞑目的十六歲少女,繼續追凶。十多年後,終於把凶手抓到,對著一個年輕警察,立正敬禮,報著早已不存在的以前警隊編號與自己的名字:“警隊xxx,警員xxx,完成任務”時,我不自覺得流下眼淚,為這個老警員,為某東西流。
這是個以真實故事為基礎拍攝的電影,為這位老警員流淚,可以理解。然為某種東西流淚,那麽這種東西是什麽呢?是為了責任與信念不顧一切去去付出的毅然決然。年紀越大,越想到生命的意義是什麽,一切有意義的東西,我都會為之感動。
活了大半輩子了,將來已不再遙遠,終點也隱約可見。一個人時,常在後院遙望深邃的天空,想著走過的路,想著如果明天死了,會怕嗎,會後悔嗎?會有缺憾嗎?夜深人靜時,常想人生的意義是什麽。生不帶來什麽,死也不帶走什麽,忙忙碌碌一輩子,難道就是為了留下幾個孩子? 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幾代以後,誰又記得我? 地球的存在也隻是個偶然,總會消亡,沒有什麽東西是永恒的,幾千億年後星雲會碰撞重組。雖很遙遠,但也不是永恒的。既然今後星空會消亡,那麽我們現在所做的,又有什麽意義呢?
然存在的總是有理的,這個存在不是被誰賦予,不能被誰左右的。既然有了生命,唯一能做的,就得好好活著。再說現在對時空的認識是建立在三維基礎之上的,也許今後的發展到了四維,十維,世界早已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人類還真找到了永恒,那麽現在的擔心又有何意義呢,所以還不如古人雲:隻問耕耘不計收獲。這麽一想,一扇生命的永恒之門,在眼前徐徐打開。
這樣,夢想這生命之舟,載我駛向遠方,信念這生命的動力,支持我穿過荊棘,越過荒原,痛苦,這靈魂的洗滌劑,不使我齷齪與迷茫。
很久前讀過《達芬奇的密碼》,那些奇異的情節我都忘了,但一直不忘記的是那個信徒,深夜用荊鞭一遍遍地抽打自己的身體,那些達官貴人,那些權色利欲與故弄玄虛的情節,隻是浮雲,唯有那純粹的痛苦,才是對生命的虔誠與對生命意義的不倔尋求和呼喊。
離終點越近,越返樸歸真。時常去翻看以前留存下的照片,每次翻看到袁文婷與白芳禮的故事,總會令人垂淚。一老一少,兩人都完美地譯詮了生命的意義。兩個來自普通百姓的潔淨靈魂,使我感到了生命的崇高與壯嚴,這種崇高與壯嚴,讓我不再計較得失,不再懼怕困難與死亡。
還有那些不知名的人,如一個帶著賺來的幾十萬元錢的小老板,去到一個從未去過的貧困山區,一戶戶去看人家的生活,去聽人家的故事,凡是勤勞但仍貧窮的,凡是小孩無錢上學的,凡是無錢看病的,就給一萬元,直到幾十萬元送完,悄然離去,沒人知道這人是誰。但我知道,這人的生命是有意義的,崇高的。也許正因為有這樣的靈魂的存在,華族才是世界上一個唯一的曆經幾千年仍不絕的民族。
還有那些在民族遭遇危險時毅然決然地奔赴危險之地的普通民眾,現在看這些照片,仍不自禁地熱血上湧,眼眶紅潤:生命是有意義的。
離生命的終點越近,越想生命的意義。回想這一生所經的事,所遇的人,所聽到的感人故事,心也就越坦然:生命是有意義的。
我感謝這些感動我的人與事。我每流的一滴淚,都是對自己靈魂的洗滌,都是生命有意義的明證。每流的一滴淚,都顯示我無怨無悔走向生命終點的坦然。
這是白芳禮。他的故事無需我多說,他的汗水,洗滌了我的靈魂

這是袁文婷。她的生命停格在二十多歲,她的靈魂,使我不再懼怕黑暗。

這群姑娘,令人肅然起敬。因為這種種的人與事,令我更勇敢與寧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