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留們的選擇
2025-10-07 02:19:22
三十多年前,他們帶著笨重的行李箱和遠大的理想,揣著不多的美金,遠渡重洋。
有人在實驗室裏追夢,有人在代碼裏築夢,也有人在地產與投資中圓夢。
一代人,三條路;一場夢,半生緣。
如今,他們成了“老留”——漂在海這邊,也望著那邊的岸。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從中國大陸赴美留學的碩士、博士們,如今大多已年過六十。那一場浩蕩的“留學潮”,不僅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也悄然影響了一個時代。
三四十年過去,命運的軌跡大致分為三類。
一是學術之路。
他們從博士、博士後一路走到教授,在象牙塔中守著理想與堅持。許多人成為學界中堅,論文無數,桃李滿天下。也有人被名利與體製所困,幾十年辛勞,資產積累卻不及同行;還有人英年早逝,把未竟的研究留在了實驗室的燈光下。
二是技術之路。
他們放下專業,轉做碼農,在矽穀與IT浪潮中崛起。工資高、節奏快,憑勤奮立足,但技術更新太快,半路出局者眾多。有人中年後轉管,有人改行或理財。大多數人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孩子能走得更穩、更遠。
三是投資之路。
這群人更早放下了“專業理想”,選擇務實路線——做地主、做投資人。
憑房地產與股市幾十年的上漲,他們積累了最豐厚的財富。
他們不談論文,不拚代碼,輕描淡寫間,已比教授和碼農走得更遠。
正如有人打趣:如今沒幾套房、千萬資產,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老留。
時光流轉,當年的“新移民”早已不新。
有人仍在校園講學,有人提早退休環遊世界,也有人奔波在項目與投資之間。
或許,人生從沒有絕對正確的選擇。
學術有精神的高度,技術有奮鬥的快感,投資有現實的回報。
每一條路,都有代價,也有收獲。
朋友們,
如果真有一個平行世界, 讓你回到三十年前,
麵對那趟飛往大洋彼岸的航班——
你,會怎麽選?
徐徐道來 發表評論於
2025-10-07 18:13:25
回複 '格利' 的評論 : 謝謝格利的提醒。確實,“老留”的故事遠不止這三條路。
有人回國創業,有人中途轉行藝術、公益,歸隱…
四十年風雨,各有歸途。
格利 發表評論於
2025-10-07 18:05:11
很好但還沒有包羅“老留”們的所有歸途,希望博主繼續探尋和描述他們留洋之路的種種足跡。
笙簫難默 發表評論於
2025-10-07 16:34:17
還是要飛出來,飛出來就海闊天空,這個毋庸置疑。飛出來,今生無悔!
遠山在呼喚 發表評論於
2025-10-07 16:13:20
依然會義無反顧的往美國飛。
剛從國內回來。
徐徐道來 發表評論於
2025-10-07 15:05:04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說得真好。到頭來,不論走哪條路,都是在尋找一種讓自己心安的生活方式。
有人在研究中找到意義,有人在事業中找到節奏,也有人在投資中找到安全感。開心健康就好。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2025-10-07 14:43:19
有人喜歡象牙塔的氛圍,有人喜歡碼農的快節奏,有人喜歡房地產投資的刺激,最終是殊途同歸,自己覺得活得開心就好。
徐徐道來 發表評論於
2025-10-07 10:18:28
回複 'MoatCity' 的評論 :哈哈,看來你是“三合一老留”。
其實大家都一樣,走著走著就融合了。
重要的不是哪條路,而是心裏還能笑得出來。祝退休規劃順利!
MoatCity 發表評論於
2025-10-07 09:30:03
That computer and desk look so familiar. I had never thought I would have stayed here. The reality has turned out to be quite different from what I had imagined 40 years ago. I have turned into a combination of all three types you mentioned, deciding what to do after retiring from current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