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留們的選擇

徐徐道來 (2025-10-07 02:19:22) 評論 (8)




三十多年前,他們帶著笨重的行李箱和遠大的理想,揣著不多的美金,遠渡重洋。

有人在實驗室裏追夢,有人在代碼裏築夢,也有人在地產與投資中圓夢。

一代人,三條路;一場夢,半生緣。

如今,他們成了“老留”——漂在海這邊,也望著那邊的岸。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從中國大陸赴美留學的碩士、博士們,如今大多已年過六十。那一場浩蕩的“留學潮”,不僅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也悄然影響了一個時代。

三四十年過去,命運的軌跡大致分為三類。

一是學術之路。

他們從博士、博士後一路走到教授,在象牙塔中守著理想與堅持。許多人成為學界中堅,論文無數,桃李滿天下。也有人被名利與體製所困,幾十年辛勞,資產積累卻不及同行;還有人英年早逝,把未竟的研究留在了實驗室的燈光下。

二是技術之路。

他們放下專業,轉做碼農,在矽穀與IT浪潮中崛起。工資高、節奏快,憑勤奮立足,但技術更新太快,半路出局者眾多。有人中年後轉管,有人改行或理財。大多數人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孩子能走得更穩、更遠。

三是投資之路。

這群人更早放下了“專業理想”,選擇務實路線——做地主、做投資人。

憑房地產與股市幾十年的上漲,他們積累了最豐厚的財富。

他們不談論文,不拚代碼,輕描淡寫間,已比教授和碼農走得更遠。

正如有人打趣:如今沒幾套房、千萬資產,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老留。

時光流轉,當年的“新移民”早已不新。

有人仍在校園講學,有人提早退休環遊世界,也有人奔波在項目與投資之間。

或許,人生從沒有絕對正確的選擇。

學術有精神的高度,技術有奮鬥的快感,投資有現實的回報。

每一條路,都有代價,也有收獲。

朋友們,

如果真有一個平行世界,讓你回到三十年前,

麵對那趟飛往大洋彼岸的航班——

你,會怎麽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