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鮑勃泰勒的告別儀式回來,乘著機會寫一點感想。
昨天下午在老年中心做木刻的時候,聽說鮑勃去世的消息,不由大吃一驚,大概五六周前,鮑勃抱著他新近完成的大幅木刻,來到我們的教室,他興致勃勃地告訴我們,這是他童年生活係列木刻的最後一幅。這是一幅1.4x0.5米的情景浮雕木刻,畫麵上有大片樹林,一列火車,幾個人圍著看車廂裏的大象,他指著一個小男孩說,“這是我,那時我六歲,馬戲團第一次到我們哥倫布,是我第一次看到大象……”
接著他告訴我他已92歲了,最近賣了房子和老伴搬到老年公寓。又問我現在的作品,老實說近一年多真沒有做什麽像樣的東西,拿出一個剛雕的小玩意,他還指出可以改進的部分……。如此頭腦清醒,活動敏捷的人,怎麽說走就走了。
想起幾年前在當地的木刻展會第一次遇到鮑勃,他被一群人簇擁著,正在看他的木刻草圖。我的師傅泰瑞告訴我,這是鮑勃泰勒,哥倫布木刻俱樂部的創始人。再後來有人把我介紹給他,知道他和我在同一社區,就去他家參觀他的木刻工作間。鮑勃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帶我看那個真人大小人形木雕,如數家珍地介紹他的工具和作品,那個地下室整整齊齊地放在電鋸,鑽床,大小不等的工作台,各種夾具,木料……
閑聊中我知道鮑勃就在這個小城出生長大,娶妻生子。他是一個木模工,業餘愛好木刻,都是和木頭打交道。他又給我看一些簡單的木刻,說是教童子軍孩子們做的。看得出來,他對木刻發自內心的熱愛。
鮑勃早在八十年代發起成立了哥倫布木刻俱樂部,他致力於用木刻記錄他成長的這個小城的麵貌,他的大型場景木刻曾多次獲民間藝術獎,我還看過一本介紹他的書。原本答應參加他的頒獎典禮,由於疫情被取消了。
一天我和先生在小區裏散步,看到一個老太太跌倒在地,馬上趕過去,路邊人已報警叫了救護車。老太太把手機遞給我,讓我通知家人,先生問道姓名,老太回答鮑勃泰勒。我立即反應說我認識,老太也馬上回答“我也認識你,你來過我家。”
這時我看看老太,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了,果然是泰勒夫人。我們留下來陪老太太,安慰她,叫她不要隨意亂動避免二次傷害,很快鮑勃和救護車幾乎同時到達。去醫院檢查,所幸泰勒太太沒有太大傷害。後來見過他們1-2次,鮑勃還是挺精神,而老太太顯的更加彎腰曲背了,畢竟是風燭殘年啊。
在網上查到了鮑勃葬禮的信息,決定去教堂和他告別,也希望能看看老太太。我走進教堂,大廳的一角,鮮花叢
中鮑勃的照片和麵容安詳的遺體,鮑勃的六幅大型木刻浮雕作品圍成一圈特別顯眼,那完整的畫麵,精致的雕刻,未加渲染的表麵處理,顯出木頭的自然紋理……
二十來個人在大廳低聲交談著,我顯得十分突兀,似乎沒有一個認識的人。一個中年人走過來,我介紹自己是通過學木刻認識的鮑勃,曾去過他家。被問到是否認識泰勒太太,我就談到那次路遇,一下子鮑勃的兒女紛紛過來感謝我幫助了他們母親,把引到老太太麵前。老太太一下子認出我來,顫巍巍地站起來和我擁抱,感謝我來為鮑勃送行。老太太的背更駝了,脊柱側彎,幹枯的雙手不住的顫動,但腦子十分清楚,她說記得我蹲在她身邊的情景。她告訴我鮑勃搬到老年公寓後,失去了地下室的大工作台,就在一個小桌子上木刻,一直堅持到最後……
我羨慕鮑勃,他有一個完整的人生,一個相濡以沫七十年的妻子,四個兒女,十個孫輩,十一個重孫,一個溫馨幸福的大家庭。有一個酷愛並玩到終老的愛好,一個結合藝術和精細動手操作的技能,且留下如此精湛作品。鮑勃是我的榜樣,我希望像他那樣瀟灑優雅的老去……
此刻鮑勃泰勒已經回到生他養他的這片土地的懷抱,請一路走好。
鮑勃泰勒
笨魚看世界 (2025-10-31 14:07:55) 評論 (0)剛從鮑勃泰勒的告別儀式回來,乘著機會寫一點感想。
昨天下午在老年中心做木刻的時候,聽說鮑勃去世的消息,不由大吃一驚,大概五六周前,鮑勃抱著他新近完成的大幅木刻,來到我們的教室,他興致勃勃地告訴我們,這是他童年生活係列木刻的最後一幅。這是一幅1.4x0.5米的情景浮雕木刻,畫麵上有大片樹林,一列火車,幾個人圍著看車廂裏的大象,他指著一個小男孩說,“這是我,那時我六歲,馬戲團第一次到我們哥倫布,是我第一次看到大象……”
接著他告訴我他已92歲了,最近賣了房子和老伴搬到老年公寓。又問我現在的作品,老實說近一年多真沒有做什麽像樣的東西,拿出一個剛雕的小玩意,他還指出可以改進的部分……。如此頭腦清醒,活動敏捷的人,怎麽說走就走了。
想起幾年前在當地的木刻展會第一次遇到鮑勃,他被一群人簇擁著,正在看他的木刻草圖。我的師傅泰瑞告訴我,這是鮑勃泰勒,哥倫布木刻俱樂部的創始人。再後來有人把我介紹給他,知道他和我在同一社區,就去他家參觀他的木刻工作間。鮑勃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帶我看那個真人大小人形木雕,如數家珍地介紹他的工具和作品,那個地下室整整齊齊地放在電鋸,鑽床,大小不等的工作台,各種夾具,木料……
閑聊中我知道鮑勃就在這個小城出生長大,娶妻生子。他是一個木模工,業餘愛好木刻,都是和木頭打交道。他又給我看一些簡單的木刻,說是教童子軍孩子們做的。看得出來,他對木刻發自內心的熱愛。
鮑勃早在八十年代發起成立了哥倫布木刻俱樂部,他致力於用木刻記錄他成長的這個小城的麵貌,他的大型場景木刻曾多次獲民間藝術獎,我還看過一本介紹他的書。原本答應參加他的頒獎典禮,由於疫情被取消了。
一天我和先生在小區裏散步,看到一個老太太跌倒在地,馬上趕過去,路邊人已報警叫了救護車。老太太把手機遞給我,讓我通知家人,先生問道姓名,老太回答鮑勃泰勒。我立即反應說我認識,老太也馬上回答“我也認識你,你來過我家。”
這時我看看老太,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了,果然是泰勒夫人。我們留下來陪老太太,安慰她,叫她不要隨意亂動避免二次傷害,很快鮑勃和救護車幾乎同時到達。去醫院檢查,所幸泰勒太太沒有太大傷害。後來見過他們1-2次,鮑勃還是挺精神,而老太太顯的更加彎腰曲背了,畢竟是風燭殘年啊。
在網上查到了鮑勃葬禮的信息,決定去教堂和他告別,也希望能看看老太太。我走進教堂,大廳的一角,鮮花叢
中鮑勃的照片和麵容安詳的遺體,鮑勃的六幅大型木刻浮雕作品圍成一圈特別顯眼,那完整的畫麵,精致的雕刻,未加渲染的表麵處理,顯出木頭的自然紋理……
二十來個人在大廳低聲交談著,我顯得十分突兀,似乎沒有一個認識的人。一個中年人走過來,我介紹自己是通過學木刻認識的鮑勃,曾去過他家。被問到是否認識泰勒太太,我就談到那次路遇,一下子鮑勃的兒女紛紛過來感謝我幫助了他們母親,把引到老太太麵前。老太太一下子認出我來,顫巍巍地站起來和我擁抱,感謝我來為鮑勃送行。老太太的背更駝了,脊柱側彎,幹枯的雙手不住的顫動,但腦子十分清楚,她說記得我蹲在她身邊的情景。她告訴我鮑勃搬到老年公寓後,失去了地下室的大工作台,就在一個小桌子上木刻,一直堅持到最後……
我羨慕鮑勃,他有一個完整的人生,一個相濡以沫七十年的妻子,四個兒女,十個孫輩,十一個重孫,一個溫馨幸福的大家庭。有一個酷愛並玩到終老的愛好,一個結合藝術和精細動手操作的技能,且留下如此精湛作品。鮑勃是我的榜樣,我希望像他那樣瀟灑優雅的老去……
此刻鮑勃泰勒已經回到生他養他的這片土地的懷抱,請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