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附近的餐館吃過午飯後,我們前往纜車站,上山頂俯瞰全景。基督城的纜車山頂設有供遊客徒步的山路,路麵有些泥濘。沿著山路繞山頂一圈約一公裏多一些,既能俯瞰林立的城市建築,也能盡覽群山環抱下的碧水海灣。沿途還有多條岔路通向不同的觀景點:有的向下可更接近湛藍的海水,有的則可眺望更遠的山脈。
下纜車後,我們將車停在旅店,然後徒步前往市中心的大教堂廣場(Cathedral Square)。廣場上的教堂與城市同名,稱為基督堂(Christ Church Cathedral)。2011年的地震使大教堂嚴重受損,尖塔及正麵部分坍塌。此後多年,教堂遺址進行了加固並被圍封,關於是否重建的討論也一直未停。直到2020年,重建工程(Reinstatement Project)才正式啟動,預計將在2027至2028年完成。工程旨在忠實恢複哥特式建築的原貌,同時大幅提升抗震能力。
教堂廣場的銅像是John Robert Godley,他被廣泛認為是新西蘭坎特伯雷地區的奠基人。1850年,他帶領家人抵達新西蘭的利特爾頓港(Port Cooper),組織並規劃了坎特伯雷殖民地的早期發展,包括基督城的布局。雖然他隻在新西蘭居住了兩年,但他的政治理念和組織能力對當地有深遠的影響。
2011年地震後,原大教堂受損嚴重,城市迫切需要一個新的禮拜與聚會場所。日本建築師阪茂(Shigeru Ban)因在災後建築中創新使用紙管而聞名,他設計了這座臨時大教堂(Transitional Cathedral),主要結構由巨大的紙板管構成,因此又被稱為紙板教堂(Cardboard Cathedral)。紙板教堂於2013年正式啟用,距離原大教堂廣場僅數個街區,可容納約700人,既用於宗教禮拜,也用於舉辦各類活動。雖然最初隻是一個“臨時替代品”,但如今已成為基督城希望與堅韌的象征。
我們到達紙板教堂時,門上仍掛著“Open”(開放)的牌子,但試了幾個門都無人回應。於是,我們隻好在外麵拍了幾張外景照片。
基督城的大教堂附近的幾樹櫻花正在綻放,點綴著基督城的春天。不遠的基督城郵政總局(Chief Post Office),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地標建築。建於1877年至1879年,采用維多利亞時期風格設計,外觀莊重典雅,紅磚牆麵與尖頂鍾樓十分醒目。作為城市的主要郵政和通信中心,它見證了基督城的發展曆程。2011年的地震中,建築雖受震動影響,但整體結構得以保存,顯示了其堅固的設計與精良的工藝。如今,部分區域仍保留辦公功能,同時對遊客開放參觀,是探索基督城曆史與建築風格的重要景點。
新西蘭自駕遊(十五)
YangLin64 (2025-10-14 16:36:52) 評論 (0)在附近的餐館吃過午飯後,我們前往纜車站,上山頂俯瞰全景。基督城的纜車山頂設有供遊客徒步的山路,路麵有些泥濘。沿著山路繞山頂一圈約一公裏多一些,既能俯瞰林立的城市建築,也能盡覽群山環抱下的碧水海灣。沿途還有多條岔路通向不同的觀景點:有的向下可更接近湛藍的海水,有的則可眺望更遠的山脈。
下纜車後,我們將車停在旅店,然後徒步前往市中心的大教堂廣場(Cathedral Square)。廣場上的教堂與城市同名,稱為基督堂(Christ Church Cathedral)。2011年的地震使大教堂嚴重受損,尖塔及正麵部分坍塌。此後多年,教堂遺址進行了加固並被圍封,關於是否重建的討論也一直未停。直到2020年,重建工程(Reinstatement Project)才正式啟動,預計將在2027至2028年完成。工程旨在忠實恢複哥特式建築的原貌,同時大幅提升抗震能力。
教堂廣場的銅像是John Robert Godley,他被廣泛認為是新西蘭坎特伯雷地區的奠基人。1850年,他帶領家人抵達新西蘭的利特爾頓港(Port Cooper),組織並規劃了坎特伯雷殖民地的早期發展,包括基督城的布局。雖然他隻在新西蘭居住了兩年,但他的政治理念和組織能力對當地有深遠的影響。
2011年地震後,原大教堂受損嚴重,城市迫切需要一個新的禮拜與聚會場所。日本建築師阪茂(Shigeru Ban)因在災後建築中創新使用紙管而聞名,他設計了這座臨時大教堂(Transitional Cathedral),主要結構由巨大的紙板管構成,因此又被稱為紙板教堂(Cardboard Cathedral)。紙板教堂於2013年正式啟用,距離原大教堂廣場僅數個街區,可容納約700人,既用於宗教禮拜,也用於舉辦各類活動。雖然最初隻是一個“臨時替代品”,但如今已成為基督城希望與堅韌的象征。
我們到達紙板教堂時,門上仍掛著“Open”(開放)的牌子,但試了幾個門都無人回應。於是,我們隻好在外麵拍了幾張外景照片。
基督城的大教堂附近的幾樹櫻花正在綻放,點綴著基督城的春天。不遠的基督城郵政總局(Chief Post Office),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地標建築。建於1877年至1879年,采用維多利亞時期風格設計,外觀莊重典雅,紅磚牆麵與尖頂鍾樓十分醒目。作為城市的主要郵政和通信中心,它見證了基督城的發展曆程。2011年的地震中,建築雖受震動影響,但整體結構得以保存,顯示了其堅固的設計與精良的工藝。如今,部分區域仍保留辦公功能,同時對遊客開放參觀,是探索基督城曆史與建築風格的重要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