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勁爆:野人大腳怪探尋之旅,哈裏遜溫泉小鎮

SUDreamers (2025-10-31 22:36:10) 評論 (0)

若說地球上有一座天堂,那當屬加拿大溫哥華所在的BC省。這裏實在有數不完的美輪美奐之地,而且獨特之處在於:

第一,別國的美景早已經圈起來收門票,而且處處都離不開錢,但凡你動一個指頭都有收費點,如張家界、九寨溝、黃山、泰山等等;且你要去一趟也不容易,坐飛機、坐高鐵、坐大巴、坐纜車,一生能去一次已屬萬幸。

而加拿大BC省這裏,俯拾皆是免費的美景。我們隨時隨地都在計劃下周去哪裏玩賞。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的魅力。

第二,別國若要欣賞自然風景,必定要開車駛出都市區許久。比如隔壁的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平淡無奇,想欣賞落基山的豪邁和太平洋的湛藍,都要驅車離家數百英裏才可看到一線生機。而且,除了華盛頓、俄勒岡、北加州還有綠意,美國大部分州都光禿禿宛如火星。

而加拿大的BC省這裏,我們就生活在流動的美景明信片中。每天打開房門,放眼全是大自然的饋贈:遠山含翠、近水凝芳;湖光山色、紅淺綠深;春季櫻花飄香,秋季楓葉似火。空氣能見度極高,即便是夏日,北溫雪山上的雪也似乎垂手可得。

第三,別國若要賞玩旅遊勝地,隻能自駕遊,連高鐵都沒有,比如美國。

而加拿大的BC省這裏,僅僅乘坐公交都可以四通八達,美國則望塵莫及。

第四,別國廣袤城鄉除了熊、郊狼、鹿、鬆鼠等等,還有蚊子、蟑螂甚至鱷魚肆虐,如美國南方各州。在美國南方夏日出行,濕熱猶如桑拿不說,經常滿腿滿腳都被叮咬,奇癢無比。而在中國,從小到大,城鄉裏連個鬆鼠都沒見過,更別說鹿了。

而加拿大的BC省這裏,至今未見過蚊蟲蟑螂,隻有熊、郊狼、浣熊、鹿、鬆鼠、野鵝等,與人類共處,相得益彰。



昨天,鄰居一老太太跟我乘坐公交前往距離溫哥華市131公裏的哈裏遜溫泉小鎮。而我之所以肯坐公交跑那麽遠,完全是衝著那裏的野人大腳怪目擊事件。

老太太是無意中聽人說起有那麽一個溫泉小鎮,不僅美不勝收,而且還有天然礦物質溫泉可以泡澡治病、延年益壽。她對什麽野人大腳怪毫無興趣。

我隨即上網一查,發現這個小鎮竟然號稱加拿大的野人大腳怪之都!大腳怪是美國的說法,在加拿大叫薩斯瓜赤(源於原住民的叫法),中國則叫野人。

單單溫泉,不足以讓我甘願乘三小時公交去一趟。但是哪裏隻要有超自然神秘事件,立刻便會勾起我的興趣。比如說,我可以花錢專門飛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去看UFO博物館,但是即便有人給我花錢請我去看上海外灘或香港中環,我都懶得去。



人工智能顯示:世界上頻發野人大腳怪目擊事件的,一是中國湖北神農架;二是北美洲,尤其加拿大BC省、美國太平洋沿岸四州:阿拉斯加州、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北加州;三是俄羅斯西伯利亞。這三個地方的共同點是,都有深山老林、人跡罕至,便於野人棲居、出沒、躲藏。

為什麽西歐沒有?那是因為一來西歐一馬平川,無躲藏之地;二來人口稠密、過度開發,千年來每寸土地都不知被刨墾了多少遍了。

人工智能還說,最相信野人的當屬中國人,大約有40-60%人相信,原因是中國千年來對野人的記載相當豐富,最早可見《山海經》,且從古至今目擊事件數不勝數。在北美,大約有10-20%人相信,而且目擊事件也集中於最近這一百年來。

耐人尋味的是,中國政府於1970和1980年代在神農架林區組織兩次大規模搜索野人活動,但一無所獲。雖有人搜集到野人毛發、腳印、糞便,但是至今沒有搜到野人的遺骨,哪怕是一顆牙齒,而且連一張可信的照片都沒有。

按說現在人手一智能手機,拍照更加方便了,但是仍然沒有人拍到一張令人信服的野人照片。

目前最為可信的一段野人大腳怪的錄像是美國人派特森和吉姆林於1967年十月20日在北加州拍攝的(上圖)。拍攝者派特森在1972年癌症去世前仍堅持聲稱這段影片是真實的。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咽氣前,還有什麽必要維持一個謊言?所以,我們不妨相信他臨死前的坦露。



上圖顯示哈裏遜溫泉小鎮的具體位置。可以從素裏市開車或坐網約車去,大約需要一個多小時。網約車費用約100多加元。也可以乘坐公交車去。像我鄰居老太太肯定要坐公交,因為本省65歲以上人士享受全省免費坐公交車待遇,所以他們不坐白不坐。



大概交代一下如何坐公交車去:

最佳方案是,如果你在大溫哥華任何一個區域,可以先乘坐天車到高貴林市的Lougheed Town Centre站,出站即看到長途公交車66路的站牌,大約每一二十分鍾一趟開往奇利瓦科市中心。不能用Compass乘車卡,也不能刷信用卡,可以用現金,車費五加元。65歲以上憑老年乘車卡可以免費。

鄰居老太太年已78歲,當天出門很是興奮。筆者發覺跟這種老太太很難一同出行,估計這是最後一次了。原因如下:

首先,她記性不好,約好早上8:45分天車站碰頭,她竟然提前二十分鍾就到了,且催命鬼般地給我打電話。由於是陌生號碼,直接轉入留言,留言裏她劈頭蓋臉地埋怨我遲到。我說8:45到,就不會8:46到,但是你跟這種自以為是的人實在無法溝通。我說我有微信截屏為證,發給了她。最後也不知她看了沒有,也沒聽到一句道歉。對於這種人,緘默就算道歉了,否則還會繼續劈頭蓋臉數落你。既然她沒再吭氣,我也就不計較了。

其次,她特別倔。明明英文沒我好、方向感沒我好、識地圖能力沒我好(別說一個文化不高的老太太了,我跟人結伴旅遊無數次,就沒遇到過一個出門在外應變和規劃能力比我強的,因此所有人都樂意跟我旅遊作伴並對我嚴重依賴),我說什麽,她死活不聽,特別自以為是。好幾次證實了我是對的,她才啞口無言、尷尬一笑。都78歲了,這毛病與生俱來,至今“初心不改”。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看來都要帶到火葬場裏去。

66路車是個印度女司機。車裏超級髒,車座和靠背都是布質的,已經黑成了抹布,我通常坐完了,回家就要脫掉衣褲扔進洗衣筐裏,不會再穿一天。車窗估計經年沒有擦洗,泥濘不堪,根本無法拍攝車窗外景。

一路開到了奇利瓦科市中心。要換乘另一班公交車——71路。71路車次不多,大約每50分鍾到一個半小時一班,一般是一小時一班。我們到了以後,下一班71路是一個半小時以後。也好,利用這一個半小時可以稍微逛逛奇利瓦科市。老太太喜歡逛二手店,我先隨她去看看,一進去一股黴味兒撲鼻而來,全是白人老頭兒老太太在搜羅便宜二手貨。我繞了一圈就出去了,去看博物館。老太太對博物館、美術館毫無興趣,因此我們分道揚鑣。

小博物館收費七加元,展覽當地居民的繪畫作品、手工製品,還有一些圖文介紹。順便跟收銀的老太太聊聊。看樣子她是原住民,人很和氣,聽說我要去哈裏遜溫泉小鎮,連連說那裏很美,值得一去。

出了博物館正好迎來看完二手店的老太太。老人家都有通病——走走就要坐坐,還不能坐太低,太低了就站不起來;又不肯去咖啡館坐,說不買咖啡就不好意思坐。讓我幫她找個街邊長椅,但是能找到的她又嫌太遠,不肯走那麽遠。最後幫她找了個牆角的路牙子,她一屁股坐下,背包什麽的就往地上一放。我一看那犄角旮旯就知道多半是隨地小便人的最愛,能想象出她這一屁股、一背、一腿都要沾染多少尿騷味,回家再往她的床上一坐。

隻見老太太的鞋髒兮兮的,衣服髒兮兮的,紗巾髒兮兮的,背包也髒兮兮的。那雙鞋,估計從初次穿上就再也沒有刷洗過。我們打開各自的背包開始吃起來零食壓餓。

我的手機上了鬧鈴,大約還有15分鍾,我們朝71路車站走去。問了一等車的白人老頭兒,確認了是開往哈裏遜溫泉小鎮的。

這輛車還算窗明幾淨。我給了司機五加元,他給我一張日票。正好,我回程就不用再買票了。

這一路是美景不斷,金色的陽光灑在一片片樹林、草坪上,一座座童話般的別墅,領我驚訝不已,這和西溫、溫西有什麽差別?中途開著開著,老太太因為被美景陶醉,想拍些美景,提前下車,告訴我她會再乘下一班趕來,讓我們在哈裏遜溫泉小鎮碰頭。



我一口氣坐到終點站,路過了大腳怪野人博物館。

終點站設在哈裏遜湖畔。一下車,頓時把我美哭了!我事先想象這裏會很美,誰知比我想象的還要美!於是不管國內幾點幾分,是不是人在夢鄉中,我當即給我媽、我侄子,還有些朋友打微信視頻——我知道隻有這些人不會惱怒我幾點打視頻電話。如果有人斥責你怎麽這時候打電話,你要記住,以後就別騷擾人家了,也許你們的關係遠不是朋友。



原以為這裏是深山老林、荒郊野外,所以我帶了很多食物和飲料,結果發現完全沒有必要。這裏人口不到2000人,但是公共設施、咖啡館、餐館、超市鱗次櫛比、一應俱全,和大城市沒什麽區別。



這裏的物價也和溫哥華持平,沒有說因為是旅遊勝地就宰你一筆。



這裏有西餐、壽司、咖啡、冰激淩等等。早知如此我就不會帶那麽多食品了。我的背包裏有四個香蕉、一瓶水、一瓶杏仁奶、大半個沒吃完的蛋糕、一大塊巧克力、一盒巧克力球、半包沒吃完的香辣花生米等等。因為不願意再背回去,所以陸陸續續把它們都全吃了,回家還有一瓶水沒有碰。



禮品店也玲琅滿目,有很多大腳怪野人為主題的紀念品。



粗略轉轉,我拉上寶寶走到了野人大腳怪博物館。



網上提前做了功課,得知這家博物館免費參觀。



人工智能說帶上狗搜尋野人足跡最妙,因為狗的聽覺和嗅覺比人強甚多,能率先感受到野人的出沒。



這家博物館太迷你,一般人也就花個幾分鍾就轉完了。



員工很熱情,先領我到了多媒體播放室,看一部錄像,講的是當地野人大腳怪與原住民文化緊密相連——原住民不視大腳怪為怪物,而視他們為庇護神,每年夏季還有祭拜大腳怪的節日。



跟一位女員工聊了聊。問她當地最近的一次目擊事件是何時,她回答說是2022年。



多年來當地目擊事件頻發。博物館裏的上圖展示當地各處目擊事件數量。可以看到我所在的位置目擊事件最為密集。

她相信北美的大腳怪最初源自中國,他們一路遷徙,跨越了西伯利亞,經過白令海峽,終於抵達北美,紮根於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BC省、美國本土西北沿太平洋各州——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北加州。她指了指展櫃裏的頭顱複製品,那最上方最大的頭顱便是來自中國的靈長類頭顱。



關於北美大腳怪的一手文字記載,最早出現在1847年的華盛頓州——一個叫保羅•凱恩的人提及一個不同於人類的物種,而且還是食人族。

而第一個可信的、詳實的記載則出自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

1900年之前,已有61例目擊事件的報道。



1955年夏季,加拿大BC省獵人威廉•羅稱看見一頭“熊”半隱藏在密林中,竟然站立起來,朝他走來。此時他才看清這不是一頭熊,而類似一頭大猩猩,約1.83米,全身布滿深棕色的毛,毛末梢為銀色,有女性乳房。起初這頭怪物沒有注意到他,所以吃起了灌木。當怪物注意到他的時候,立刻後退、站立,然後迅速走開。羅本想射擊,但因為擔心這個怪物是人類,所以沒有開槍。

大腳怪這個名稱首次出現於1958年的美國,源於人們複製的巨大的野人足跡石膏模版。在加拿大則被叫做薩斯瓜赤,在原住民語中意思就是“野人”。



在加拿大BC省,還有居民被野人大腳怪襲擊、綁架的案例。

博物館館員還告訴我一個當地發生的真實故事:一個原住民少女被野人大腳怪綁走,一年後釋放回家,此時她已懷孕,誕下一渾身是毛的嬰兒,嬰兒隨後早夭。

我又回敬她神農架的一個故事:一農村婦女也被野人綁架,釋放回家後生下一個“猴娃”,長到了30多歲夭折。央視《走近科學》還拍了匪夷所思的節目,最後結論是“小腦症”患者。可是野人的頭顱本身就比人類小,所以即便是小腦,也不能推翻“猴娃”是人類和野人後代的說法。



但是,對於野人大腳怪的質疑者從來質疑聲不斷,那就是到目前為止科學界沒有一個定論——沒有發現一具野人大腳怪屍骨,沒有提取到野人大腳怪的DNA,沒有再多的、確鑿無疑的影像資料。

目前人們搜集到的僅僅是目擊報告、腳印石膏模版,以及毛發、糞便,和極少量模糊不清的影像資料。



在搜集到的野人大腳怪腳印石膏模版中有一對十分奇特,它顯示出該野人大腳怪是跛足。



為什麽人工智能建議搜尋野人大腳怪要帶上寶寶?因為狗的聽覺和嗅覺比人類強大得多。如果它雙耳豎起、尾巴緊縮、渾身顫抖,並開始拒絕前行,那說明附近有某種動物活動。

野人大腳怪會吃狗嗎?

據研究,野人大腳怪的食物通常是水果、堅果、櫻桃、小型哺乳動物、魚等等。沒有證據證明他們會吃狗。

況且,狗反應敏捷、迅速,且跟隨人類,而野人大腳怪通常害羞、躲避人類,所以襲擊人類身邊的狗極其不可能。

那麽,寶寶會懼怕野人大腳怪嗎?

狗的知覺比人類靈敏,而且動物都有懼怕體型比自己大的動物的特性。所以,如果寶寶遇到野人大腳怪,肯定會懼怕的。即使它沒見到野人大腳怪,見到了熊、北美郊狼、鹿、浣熊,甚至老鷹,都會害怕的。到時候不是它保護我,而是我保護它了。

在博物館時,老太太來電話說她趕上了下一班車,要來和我匯合。我讓她來博物館碰頭。誰知她一口氣坐到了終點站,剛下車沒多久便看見有一班71路停在車站那裏,她誤以為是返程車,於是給我打電話說她幹脆不等我了,先上車回家了。

我趕到時,她人還在原地,我明確告訴她下一班車是在一小時之後發車,因此還有一個小時可以再多轉轉。她死活不信,賴我耽誤了她上車。後來她自己上手機查看,發現我是對的。



在哈裏遜溫泉小鎮,明顯寶寶很自信、放鬆、舒服,樂意被放在地上自己步行和探索。



隻要是身處大自然,它就玩不夠。



上了一趟公廁。出門在外最怕上公廁,能憋就憋。不料這裏的公廁毫無異味、一塵不染,而且寬敞明亮。



總之,來這麽一趟遠遠不夠,還要再來幾次並租住溫泉酒店,而且萌生了搬家到這裏定居的念頭。

為什麽想永居這裏?因為這裏具備了我夢想到一切:第一,原始的、廣袤的、未開墾的大自然,絕大多數地方幾乎沒有人類涉足;第二,頻繁的野人大腳怪目擊事件,平添神秘色彩,永遠不會厭煩;第三,湖光山色,天堂般的美景,每日都賞心悅目;第四,與大城市同步的現代設施和餐飲業;第五,富含多種礦物質的溫泉;第六,旅遊度假勝地,可以同時做民宿為生;第七,距離大溫哥華地區僅僅一個多小時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