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塵封的《色戒》(上):今天,來聊聊“十八禁”吧

愛的箴言 (2025-09-28 18:14:02) 評論 (0)
這是一部關於修行的大尺度“情色”電影,它與湯唯版《色戒》同名,女主角由鍾麗緹本色出演,拍攝前曾籌備了七年之久,直到2002年才在法國上映。

電影畫麵優美,寓意深刻,一經推出便反響強烈,被眾多網友譽為封神之作。卻因題材敏感而列為“禁片”。





性欲是什麽



男主角達世年紀輕輕,就在喜馬拉雅山上完成了長達三年三個月又三天的本尊閉關,聲名鵲起。眾人用引磬喚醒他時,達世已然忘卻了如何行走和吃飯,隻是茫然地看著一塊石頭上寫著:一滴水如何永不幹涸?師父讚他:你去得太盡了!

原以為可以按部就班地修行下去,可出關後的達世,卻遭遇了人生中注定的劫數——他的性欲伴隨著人性的複蘇開始蠢蠢欲動。

在一次豐收大會上,達世遇見了性感聰慧的農家少女琶瑪(鍾麗緹飾)。從此,魂不守舍,夜夜春夢,身心承受著巨大挑戰與煎熬......



性欲是每個人生命當中最大的執著。這個執著不由你自己的,因為他體現出了荷爾蒙,他是不受你的意識掌控的。

當你到青春期的時候,你會本能地喜歡異性的;當你到壯年的時候,你本能地渴望跟異性交配的;到你年老的時候,這個性欲、荷爾蒙衰退了,就意味著你的生命走向衰竭了,所以人這一生都是被性欲所掌控著的。

---------------------

性欲他不是你生理的一種宣泄,而是你情欲,在身體上的一種衝動的表達。那種衝動的背後是獲得,就是你想擁有這個人,你想獲得這個人,所以你才會有了生理上的,想跟這個人交流、結合的渴望、願望與衝動,他才會有了這種性欲的衝動。





性欲有罪嗎



達世在難以抑製的原始衝動中,向師父發出了靈魂拷問:釋迦牟尼佛在二十九歲前,仍過著世俗生活,結婚生子,可自己從五歲起就一直過著避世隱修的苦行生活,為什麽?

究竟是該滿足一千個欲望,還是戰勝一個欲望?

麵對這場致命的情色誘惑,達世毅然選擇了脫去僧衣,回歸紅塵。他找到心心念念的琶瑪,在山野叢林間,終於滿足了那洪荒般不可遏製的欲望,從此便是一發不可收拾的塵世生活。



釋迦牟尼佛讓人們禁欲,隻是祂覺得性欲是讓人很難去除的一個東西。釋迦牟尼佛講過,幸虧人間隻有性欲這一樣東西阻礙著人類修行,否則的話,如果還有另外一樣強大的執著出現的話,人類就沒有辦法解脫了。它隻是妨礙解脫,它隻是妨礙你解脫而已,它並不罪惡,你知道嗎,性欲並不罪惡的

---------------------

他和你吃飯、喝水、上廁所,沒有任何區別的,他隻是一種生理功能,他不是心理功能,知道嗎?認清楚這一點,釋放你內心對性欲的罪惡感,罪惡感才是你應該懺悔的東西,而不是性欲本身。





可以亂性嗎



人類社會的價值體係下,一直將性欲視為隱秘而羞恥的事,達世無法改變宗教帶來的層層約束,更無法抵禦自身強烈的生理渴望,隻能選擇還俗後滿足性欲。可是欲望猶如以鹽水止渴,放縱享受後,就真的滿足了嗎?

妻子琶瑪外出時,在家養傷的達世,又一次陷入男歡女愛,與一位年輕舉止輕佻的印度女人私會偷情。

雖然過上了俗世的婚姻生活,可達世的內心顯然並未得到真正滿足,因為,“內在安寧的靈魂不會生出,想要在他人身上,尋求完整的意圖。”



性欲並不罪惡,性欲也不美好。

不沉迷於性欲之中,

也不懼怕性欲,如同洪水猛獸。

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對自己的生理需求,寬容接納。

不要有愧疚,或者內疚的情緒。

這簡直是無知愚昧,不可理喻。

但是,絕對不可以,去亂性!

嫖妓、婚外情、一夜情、外遇,

這些行為與性欲無關了。

是你心中的恐懼,

投射在外界的,衝突與不安。

-----------------

在麵對性欲的問題上,

修行者的原則就兩個。

第一,不要有負罪感,不要有愧疚感。

不要因性的衝動,去懲罰自己責怪自己。

否則你就是精神病人,不可理喻的病患。

第二,不可以亂性。

除了你的愛人,不可以與其他人,發生性關係。

這與道德無關,是與因果業障的輪回有關。

直麵性欲,寬恕接納。

和睦相處,共同解脫。





宗教為何排斥性欲

影片中有一個情節,達世為解決關於性欲的困惑,去到一座高山求法,山上老僧守著一幅“春宮圖”,就在達世茫然時,酥油燈影一晃,“春宮圖”變成了“白骨圖”,達世愕然。

這正是宗教長期以來對待性欲的觀念,“萬惡淫為首”,企圖憑借個人意誌力將性欲趕盡殺絕。卻不知,“視為洪水猛獸,視為魔鬼的同時,你就加強了性欲。”

 



性欲,就好像在潮濕的泥土中,長出來的苔蘚。

宗教,對於苔蘚的態度,認為是“黴菌”,勢必要鏟除。

雖然黴菌的表現,被戒律的強製壓抑所鏟除了。

可黴菌的種子,孢子細菌的因素,依舊在潮濕的泥土中蔓延。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被嚴酷與嚴厲,

強行壓製下去的性欲,

終究會爆發出來,終究不可能被除盡。

與其強行壓製,在外表中改變,

不如寬容接納,與本能和睦相處。

以修行者,逐漸增長的清淨與溫暖,

去善解生理本能。

將色欲的需求,用心靈的純潔去接納。

將欲望的焦渴,用寬恕的安寧去善待。

當信仰的程度,超過欲望的衝動之時,

欲望,也就不那麽可怕了。



如何解脫性欲



“性欲這一塊兒啊,攔住了人類生生世世修行的腳步。”“對性欲的恐懼、定罪、懲罰,直接摧毀了一批批原本能夠解脫生死的靈魂。”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影片的主人公,曾經備受期望修行成就的喇嘛達世。達世最需要做的功課,不是禪定,不是閉關,而是以平常心去寬恕性欲是罪惡的”這個根深蒂固的觀念。



想要渡過淫欲的滄海,首先要做的,就是寬恕淫欲,心意中,視淫欲為正常的生理功能,才可以,將心意從淫欲的體驗中,一點一點地抽離出來,直至最終看穿淫欲的本質,無非是生理功能導致的心理幻覺而已。

性欲,與食欲,都是欲望。

為何你能看淡食欲,卻無法放下性欲?

因為你的心,對於性欲的排斥與恐懼感,凝固的性欲,成為了罪惡的代名詞;可是性欲本身無罪啊!你不做愛不會死,你不喝水就會死,為何能夠傷及你性命的食欲,你不去執著?為何可有可無的性欲,你念念不忘,難以割舍?

就是因為“道德禮法”的製約與裁決,將原本單純的性欲,將原本無足輕重的生理本能,套上了罪惡的枷鎖,而修行者一旦靈魂被套上枷鎖,就再也逃不出生死輪回了。

想要解脫性欲,首先,要寬恕性欲,將性欲恢複到,正常生理功能的道德範疇,以平常心,喝水吃飯的心,麵對自身欲望,以後才可能看淡性欲,從而淡化忘記,徹底從心靈思量中,熄滅對性欲的執著體驗與名相恐懼。

心離恐懼,即是天堂。

------------------

麵對現實,認清性欲的生理性、原始性,以及無罪性。

性欲,情欲,相對天堂而言都屬於疾病。

因為靈性遺忘了天堂,而有了魂魄的境界,性欲就是境界中蘊含的,對生命經驗的記憶傳遞。

平等看待性欲,它屬於疾病,不屬於罪惡。

疾病,需要如何麵對,性欲,就需要如何麵對。

那就是愛與包容,溫暖與接納。

唯有寬恕,可以稀釋性欲,唯有愛的純潔,可以淨化性欲。

除此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以根治性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