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以為投資房地產需要雄厚的資金,需要豐富的投資經驗,參加這個班那個班,可是越培訓,越糊塗,膽子越小。其實我覺得投資地產最重要的還是借著一些啟發,再根據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動手,但投資果斷力和膽略非常重要。
很少聽說有房東教租客買房投資的,因為租客買了房子不是就搬走了嗎?這次談談我的一位房東是如何投資房地產的:他是一位希臘裔男護士,身無分文30歲才移民澳洲。也就10年裏他投資了十幾個不起眼的公寓單元,最後50多歲就進入退休階段,在打理房產的同時,過著釣釣魚的休閑生活。
我剛來墨爾本時哪裏知道房子買來後可以出租,這就叫“地產投資”。大概在九十年代初期,我剛來澳洲沒幾天,在墨爾本的西區找到一間在陸軍特種工程車裝配廠的工作(請見《我在澳洲軍工廠打工的經曆》一文)。晚上還在讀計算機係統的碩士,大學也在西區,那時還沒有澳洲PR。不但沒錢,還是借了高利貸出來的,要還錢。於是就和朋友在西區Yarraville合租一個兩房一廳一衛的公寓,那時很少有現代的高層公寓,一般都是雙層的,沿襲英國的建築風格叫Flat。我們這個大樓一共11個單元,每個單元沒有車庫隻有一個停車位。租賃是通過掛牌中介登廣告出租的,之後由房東每月上門收租金。那時還沒有手機支付或是信用卡支付,都是用現金,放在一個信封裏房東上門交錢就是。
這位房東叫Peter,是希臘移民,後來熟悉了,也了解一點他的背景:Peter是八十年代初期移民到澳洲的,當年已經30多歲了。身材高大的Peter是一位注冊的護士,為了高一點的收入,他在精神病院做,而且專挑夜班上,所以收入在周圍人群中是比較高的。他的業餘愛好是買房子,而且專買這種起點低,回報高,容易出租的Flat單元。我們住的這11個單元裏,他買了8個,還有別處的幾個。他都是請掛牌的中介公司做租賃廣告,找到租客簽約後就和中介公司再見,自己接管物業的管理、收租和維修。當然中介做這種僅僅租賃手續的物業,費用略微高一點。

這種就是老式的Flat
這個Flat大樓有公用天線,但僅僅是客廳裏麵的電視機管用,我在臥室就無法看電視。於是我根據物理學的“集膚效應”,在窗上貼上鋁箔紙,並用電線連接到電視機上,窗戶玻璃就成了電視信號接收天線,這個方法可以讓電視信號接觸的麵大一點,效果很好。但Peter在外麵細心觀察,百思不得其解,我想他心裏納悶:這個不會派諜報用處吧?終於有天他收租後壯膽問我怎麽回事?我就告訴他其實就是電視天線,還領他進臥室看看效果。想不到他對我刮目相看,一下子拉近了距離,從此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他那時已經50歲,已經不做精神病院的護士,他住在海邊,還有一條遊艇,隻要天好,都會出海釣魚,回歸愛琴海島民的悠閑生活,所不同的是他已經擁有十幾套公寓和自己的住宅,吃喝無憂。他還數次邀請我跟他一起出海釣魚,隻是那時我Full Time工作,Full Time讀書,哪有時間釣魚?一推再推直到自己買房子離開Peter。

這種遊艇其實不貴,和一輛汽車價格差不多

在愛琴海是釣魚,在南太平洋也是一樣釣魚
最重要的是他教我一套投資地產的技巧:也就是Peter做精神病院男護士的十多年裏,他在辛苦工作時,大膽投資地產。但澳洲的八十年代經濟不景氣,房地產也將近十年沒有漲幅,而且利息高到20%以上。所以Peter投資地產專挑便宜的Flat,他不借錢,那時一個像這種兩房一廳一衛的小單元,也就5萬澳元左右,所以基本上積賺一年左右的錢就買一個,不斷的擴大。我記得當年租金很便宜,我們這個單元每周也就120澳元,他因為是現金買的,無所謂“回報率”。但即便是這樣,按照我們現在用的計算方法,回報率還是相當高的。所以Peter在50歲就做到財務自由,告別精神病院的護士工作,除了釣魚愛好,就打理他的物業。我們離開時,看到他和他的兄弟在一起粉刷牆壁,清理玻璃窗,清理地毯,親力親為非常快樂。
後來我也開始投資地產,但九十年代開始,墨爾本的房產是一倍倍地上漲,遠遠不止5萬塊就可以買一個Flat單元。但我是根據我的西人會計師建議,不像Peter用現款買房,而是利用“負扣稅”政策,最大限度借貸的方法。但有兩點是和Peter很相似:第一是量力而行,我並非注重在地大、回報低的House上,這樣可以做到“可持續發展”;第二是親力親為,初期階段都是自己管理、自己收租、自己維修和自己做賬報稅。所以我的一位房東,居然成了我投資地產的良師益友。
後來我和Peter失去聯係,我相信Peter還會一如既往,不僅僅還會過著釣釣魚的悠閑生活,打理他的房產也是他的樂趣,當然在澳洲這個收入和資產是拿不到政府養老金的,這些房產的回報也是他生活費的來源。
再過了20多年,有次我回Yarraville路過那個的Flat,我發現整個外牆由原先裸露磚塊做了外牆rendering和粉刷,看上去更現代化。Yarraville地處墨爾本的西區,但近年來成為同性伴侶的聚集地,因此房價暴漲,我估計現在Peter的這些單元,要是稍微裝修一下,每個都值60萬以上。所以別看Peter早年小小的公寓,他現在的資產也將近一千萬澳元,這是很值得借鑒的範例。

外牆粉刷過的Flat,看上去更美觀

室內裝修用不了多少錢,感覺更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