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故事:小蘭光宏
小蘭光宏是兩口子,應該是七零後,山西人。在美國這是很稀罕的老鄉了。這裏中國移民很多,但大多是北上廣等大城市,東南沿海一帶省份的人,東北人也不少。特別是廣東福建尤其多,中國城裏大多是說粵語的,嘰嘰呀呀聽不懂。美國有句老話說世界怕美國,美國怕長樂。福建長樂移民偷渡到美國的人特別多,每年都有約二三十億美金郵寄回長樂。相對而言,內地的人出國移民的比較少,山西的更少,寧夏的就是稀少。
記得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來中西部做生意的大多是南方人,特別是浙江溫州的最多。記得我的故鄉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我們村子裏的一座煤窯承包給了浙江人,好多年。人家吭哧吭哧的挖煤,村民們休閑的袖著手手坐在牆根下曬暖暖。後來人家吃了肉走了,給村子裏的人留下一碗湯喝,村民們關起門來為分那一碗湯吵鬧得不可開交。再後來南方人又鑽政策的漏洞,在周邊的山上掘地挖煤,天天塵土飛揚,遮天蔽日,汙染十分嚴重。幾個村子的村民關門閉戶,不敢出門,大家吵鬧向上反映,這挖煤的給了每戶幾萬塊錢,大家就高興了,關起門來數票票,不出聲了。這就是差別,地緣差別。一般來說,地緣差別反映的是見識差別,見識差別反映的是生活差別,生活差別反映的是思想寬度和深度的差別。和發達地區的人聊天能說會道,想著掙錢,和內地人聊天吃酒喝肉,看電視打牌,幸福的不行。內地人的幸福指數比發達地區的人要高。
閑言少敘,書歸正傳。小蘭山西呂梁人,大學畢業到太原建設銀行工作,負個小責,福利好薪資高,分到一套住房。光宏山西忻州人,大學畢業讀博士,後來到加拿大讀博士後,幾年後到芝加哥大學繼續深造,喜歡上了美國,不想回去了。小蘭毅然辭去銀行工作,帶著女兒出來家庭團圓。小蘭找了一份工作,女兒上學讀書,餘時畫畫拉琴跳舞,時不時一家人出去旅遊度假,小日子過得安安靜靜,消消閑閑,快快樂樂。
一年冬季,小蘭父母過來探親,看到小蘭不敢開車,她父親硬是逼著小蘭坐進駕駛室,教會了她開車。小蘭父親是縣人大主任,三個兒子都沒有讀成書,分別做了鄉長和縣裏的局長,隻有女兒讀書有成,想不到山高水長離得很遠。老人家和我聊起這些家事也是感慨良多。老人家住不到一月就要回去,說是新年伊始,縣裏有許多事情要等著處理,再說家裏還養著一頭驢,擔心孩子們心大照料不好。總之,操心的父母,守著女兒想著兒子,想著那個老窩。女兒苦留,說你們剛剛倒過了時差,帶著父母去美東旅遊的計劃還沒有成行。父母決意要走,女兒不無抱怨的說,你就是操心兒子。老人家無言。我相信小蘭說的是實話,老人家最操心的還是三個兒子的前程,怕他們年輕不經世惹出麻煩。 小蘭住的離我們不遠,常有往來。小蘭人情練達,做事說話都比較謹慎周全。光宏屬於書院之士,有些書呆子氣,說話不管前後,有一說一。做事不知騰挪避讓,不懂他人的感受,常常當眾指出小蘭的那一句話說的不對,總是讓小l當眾尷尬。
那一年,光宏遇到了麻煩。他和自己的老板發生了矛盾,自認為自己占理,和老板硬扛。於是,小矛盾變成了大問題,鬧到分道揚鑣。殊不知,在美國員工可以不在乎任何人,但絕對不可以得罪自己的頂頭上司。
光宏性子上來了,鬧著要換個單位。在美國員工換單位必須要有前單位老板的推薦信。光宏的老板不給他寫推薦信,說我不能把你這樣的人推薦給其他單位。光宏瞪了眼抓了瞎,一家人慌了神。如果不能在限定的時日找到工作,就得離開美國,這讓小蘭光宏亂了方寸,幹著急沒辦法。最後隻得選擇再去加拿大。
去加拿大是無奈的決定。小蘭和我們說起了這些事,我們給小蘭光宏出主意,說有一個辦法可以試一試,就是向老板承認錯誤,央求光宏的老板寫推薦信。光宏不願意,說又不是我的錯,憑什麽給他認錯。我們說如果你想留在美國,認個錯也不是個難事,又不用你花錢送禮。再說自己肯定也有不周到的地方,你在人家手下幹活,就得遵守人家的規矩,看人家的臉色,這個世界上哪個人不得忍讓。俗話說得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後來光宏終於想通了,去向老板認錯。結果老板說如果你想繼續在我這裏工作,就留下來吧。光宏同意了。
問題解決了,一天烏雲散盡,小蘭光宏開心的很。
不久小蘭買到一套二層單元房,13萬美金,是法拍屋,便宜的很,可遇不可求。八月十五中秋節,小蘭在家裏開Party,請了很多人。一來是慶祝他們喬遷新居,二來慶祝光宏工作恢複。我們兒子女兒一起前往祝賀,做了幾個菜帶去,還有一束鮮花。
移民故事:小蘭光宏
新屯堡王家 (2025-09-26 07:10:42) 評論 (1)移民故事:小蘭光宏
小蘭光宏是兩口子,應該是七零後,山西人。在美國這是很稀罕的老鄉了。這裏中國移民很多,但大多是北上廣等大城市,東南沿海一帶省份的人,東北人也不少。特別是廣東福建尤其多,中國城裏大多是說粵語的,嘰嘰呀呀聽不懂。美國有句老話說世界怕美國,美國怕長樂。福建長樂移民偷渡到美國的人特別多,每年都有約二三十億美金郵寄回長樂。相對而言,內地的人出國移民的比較少,山西的更少,寧夏的就是稀少。
記得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來中西部做生意的大多是南方人,特別是浙江溫州的最多。記得我的故鄉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我們村子裏的一座煤窯承包給了浙江人,好多年。人家吭哧吭哧的挖煤,村民們休閑的袖著手手坐在牆根下曬暖暖。後來人家吃了肉走了,給村子裏的人留下一碗湯喝,村民們關起門來為分那一碗湯吵鬧得不可開交。再後來南方人又鑽政策的漏洞,在周邊的山上掘地挖煤,天天塵土飛揚,遮天蔽日,汙染十分嚴重。幾個村子的村民關門閉戶,不敢出門,大家吵鬧向上反映,這挖煤的給了每戶幾萬塊錢,大家就高興了,關起門來數票票,不出聲了。這就是差別,地緣差別。一般來說,地緣差別反映的是見識差別,見識差別反映的是生活差別,生活差別反映的是思想寬度和深度的差別。和發達地區的人聊天能說會道,想著掙錢,和內地人聊天吃酒喝肉,看電視打牌,幸福的不行。內地人的幸福指數比發達地區的人要高。
閑言少敘,書歸正傳。小蘭山西呂梁人,大學畢業到太原建設銀行工作,負個小責,福利好薪資高,分到一套住房。光宏山西忻州人,大學畢業讀博士,後來到加拿大讀博士後,幾年後到芝加哥大學繼續深造,喜歡上了美國,不想回去了。小蘭毅然辭去銀行工作,帶著女兒出來家庭團圓。小蘭找了一份工作,女兒上學讀書,餘時畫畫拉琴跳舞,時不時一家人出去旅遊度假,小日子過得安安靜靜,消消閑閑,快快樂樂。
一年冬季,小蘭父母過來探親,看到小蘭不敢開車,她父親硬是逼著小蘭坐進駕駛室,教會了她開車。小蘭父親是縣人大主任,三個兒子都沒有讀成書,分別做了鄉長和縣裏的局長,隻有女兒讀書有成,想不到山高水長離得很遠。老人家和我聊起這些家事也是感慨良多。老人家住不到一月就要回去,說是新年伊始,縣裏有許多事情要等著處理,再說家裏還養著一頭驢,擔心孩子們心大照料不好。總之,操心的父母,守著女兒想著兒子,想著那個老窩。女兒苦留,說你們剛剛倒過了時差,帶著父母去美東旅遊的計劃還沒有成行。父母決意要走,女兒不無抱怨的說,你就是操心兒子。老人家無言。我相信小蘭說的是實話,老人家最操心的還是三個兒子的前程,怕他們年輕不經世惹出麻煩。 小蘭住的離我們不遠,常有往來。小蘭人情練達,做事說話都比較謹慎周全。光宏屬於書院之士,有些書呆子氣,說話不管前後,有一說一。做事不知騰挪避讓,不懂他人的感受,常常當眾指出小蘭的那一句話說的不對,總是讓小l當眾尷尬。
那一年,光宏遇到了麻煩。他和自己的老板發生了矛盾,自認為自己占理,和老板硬扛。於是,小矛盾變成了大問題,鬧到分道揚鑣。殊不知,在美國員工可以不在乎任何人,但絕對不可以得罪自己的頂頭上司。
光宏性子上來了,鬧著要換個單位。在美國員工換單位必須要有前單位老板的推薦信。光宏的老板不給他寫推薦信,說我不能把你這樣的人推薦給其他單位。光宏瞪了眼抓了瞎,一家人慌了神。如果不能在限定的時日找到工作,就得離開美國,這讓小蘭光宏亂了方寸,幹著急沒辦法。最後隻得選擇再去加拿大。
去加拿大是無奈的決定。小蘭和我們說起了這些事,我們給小蘭光宏出主意,說有一個辦法可以試一試,就是向老板承認錯誤,央求光宏的老板寫推薦信。光宏不願意,說又不是我的錯,憑什麽給他認錯。我們說如果你想留在美國,認個錯也不是個難事,又不用你花錢送禮。再說自己肯定也有不周到的地方,你在人家手下幹活,就得遵守人家的規矩,看人家的臉色,這個世界上哪個人不得忍讓。俗話說得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後來光宏終於想通了,去向老板認錯。結果老板說如果你想繼續在我這裏工作,就留下來吧。光宏同意了。
問題解決了,一天烏雲散盡,小蘭光宏開心的很。
不久小蘭買到一套二層單元房,13萬美金,是法拍屋,便宜的很,可遇不可求。八月十五中秋節,小蘭在家裏開Party,請了很多人。一來是慶祝他們喬遷新居,二來慶祝光宏工作恢複。我們兒子女兒一起前往祝賀,做了幾個菜帶去,還有一束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