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價值:因奉獻而永恒

許楠 (2025-09-20 16:12:59) 評論 (0)

《生命的價值:因奉獻而永恒》

耀楠

9-20-2025

偶有閑餘時光,敲一會兒手機,感覺特別的棒。

歲月灑下滿頭的白霜,到了這把年紀,時常會想到“我”到底對得起“我”嗎?望著過往車輛,來去匆匆,想必很少有人願意停下腳步,思想生命的意義。

有人說,這是哲學問題。有人說,這是社會問題。也有人認為,這是宗教信仰問題。

不過,我以為,這是每一個人都應該麵對的現實問題。這不僅僅關乎自己,也關乎子孫後代健康順利的繁衍。

很多人,把生命的意義集中在物質的享受。貧困的時候,省吃儉用,粗茶淡飯過得也不錯。雖然辛苦,但內心還是覺得喜滋滋,那是因為他明白生命意義不在今天過得怎麽樣,而在於明天是否會有驚喜,或更好的機會。

因為他的父母一再告誡他,吃得今天的苦,就會迎來明天的幸福,心中必須始終保持樂觀向上,充滿希望的未來。

從這個意義來說,生命的價值在於帶給自己希望。從周圍人來看,你已經成為他們快樂的源泉,希望的榜樣。這種精神不僅激勵著這一代人,還會帶給後代更多精神財富。因為你的後代以你為自豪,因為你的後代因你而改變命運。

但是,當我們回首過去,很容易看見原來從貧窮走向富裕的那些人。當他們有一天有條件穿金戴銀,有資本揮霍無度的時候,他們毫不猶豫地享受著人間所有快樂。他們享受帝王般的奢華,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當這種理念用在揮霍財富上的時候,他們的生命幾乎到了盡頭,因為他沒有了明天,沒有了盼望。這樣的活著其實就像富人家裏的一條狗,享受著一切,卻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他的生命意義僅僅在於滿足自己,僅僅在乎別人如何用羨慕的眼光看待他。當自己內心的空虛,需要別人的眼神去填補的時候,那種人一旦活夠了,留下的隻是一地雞毛,毫無價值。

基督教信仰提醒我們,人的生命並非偶然,而是造物主精心的創造。聖經中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裏所出的一切話。”(馬太福音 4:4)這句話點出了生命的核心意義——人不僅僅是物質的存在,而更是一個有靈的生命。若一個人隻活在欲望與滿足中,他的靈魂終究是幹涸的;唯有當他意識到生命的真正歸宿,才會明白:人生價值不在於占有多少,而在於給予多少。

基督教強調“愛人如己”,這種愛超越了血緣、財富和地位,而是一種普世的、無條件的責任感。當一個人願意將自己的能力、智慧、時間與財富,用來服務社會、關懷他人,他就參與了上帝所賦予人類的使命:讓世界因自己的存在變得更加美好。真正的意義,不在於你一生積累了多少金銀財寶,而在於你是否留下了精神的財富:善良的榜樣、堅定的信仰、無私的奉獻,以及能夠繼續滋養他人的思想和價值觀。

因此,人生的真正意義,既是信仰上的呼召,也是社會層麵的擔當。物質的財富終將消散,身體也必歸於塵土,但精神的財富會在子孫和社會的記憶裏延續。我們所能貢獻的,不僅是眼前的作為,更是長遠的影響。

人生的真正意義,不在占有,而在奉獻;不在享樂,而在留下精神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