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一)

漁.鷺 (2025-09-19 09:09:31) 評論 (0)

想寫哪?就寫到哪吧。寫那些流光紛呈,也寫犄角旮旯。

依依是喜歡按摩的,那種非常純粹的按摩。第一次接觸到按摩, 是依依學體育的同學教的。那時的高中,有這麽一批學生是作為特長生特招入學的,或會彈鋼琴,或在區裏拿到運動會的項目前三。同學每天都得練跑步,必需的,文化課成績不好,家裏就盼著“雞娃們”能跑的飛快,考上當地的體育大專院校,可算是給祖上燒了高香。

同學與 依依算不上是很熟的。依依不愛體育課,更不喜歡長跑,也不知道倆個人,怎麽分到了一個寢室?同學每次月事的時候都疼的滿地打滾,跑完步也經常腿抽筋。也就是這樣,同學老讓依依幫她把團成一團的小腿肌肉給揉開,用胳膊肘,用大拇指。後來依依才明白:同學也同樣就個孩子,既不懂穴位,也不懂按摩手法,純粹的從教練哪裏畫瓢而已。那時依依與同學都還不理解:運動前要熱身,運動後要壓筋。按摩,這個詞,純潔的很。依依看書時,酸疼的頸部與肩部,同學也用這種最畫瓢的手法----用勁揉搓開緊張的肌肉,給緩解症狀的。

改革開放有段時間了,大街小巷開始有美發院了,也有SPA,雨後春筍的出現,依依可常看到那霓虹閃爍的光。剛參加工作的她,腰包不太暖,膽子不夠大,不敢邁入那送笑的眼。一次公司對麵新開了一家娛樂城,集各種娛樂活動我一體,外形設計套用了羅馬時代的建築風格----高聳的廊門,白白的高大的羅馬柱,盤旋而上的階梯。老總與經理們帶依依開眼界,依依看著濃妝豔抹的女士沿階而下,穿的是叮叮當當,經理說:”這是娛樂城的公關部經理,也有叫‘媽媽桑’的。”

那年,這是街頭巷尾的新事物,媽媽桑上下一打量依依,眼角就轉到了其它的地方,香水味濃濃的,依依不由自禁地打了一個響亮的噴嚏,老總眼鏡後麵的眼珠轉了轉,道:“小丫頭,上不了場麵,你閃了吧."依依後麵的經理道:“今天本來她就不該來。”依依唰的一下臉紅了,型號高跟鞋離地坪不太遠,道了個謝,飛快的跑了,後麵媽媽桑笑的花枝亂顫。反正以後的以後,再高級的SPA,依依都不稀罕的,後來有女友道:“你太不會享受,那裏有美容精油護理,養身的。”

媽媽說:“依依啊,你這老不講究穿著打扮的,老清湯掛麵式的頭發,你好歹要給自己整個好看的發型吧?女孩子,發型可重要了,發型好,人就看到的清爽。”依依想也是,媽媽說的有道理,便走進了一個內部人士開的美發院。美發院的老板就大山裏出來的,投奔了在城市裏的親戚,又嫁了一個有當地戶口的城市人,好歹落了腳,紮下了根,從洗發妹開始作到學剪發燙發,終於開了店,終於小店變大店。後來美發業競爭激烈,美發師們也開始附加按摩服務了,價廉物美的,吸引了美發院當地居住的大媽大叔們。依依也蹭了蹭這項服務,有的美發師確實是按摩手法高明,有的美發師純粹就是忽悠。依依的爸爸就隻認定這個師傅,反正頭上沒幾根毛剩下,不是東風壓過了西風,就是西風蓋過了東風。爸爸那倔強的幾根毛,能被那美發師熨燙的服服帖帖,美發師還算有幾分能耐。

美發師後來生意興隆了,又開始順帶麵部美容養顏了,女人就是如此,總是能被會做生意的人忽悠到。依依有一次去了,剛開始技師的手法還行,是那個道道。後來,依依感覺自己的臉與脖子不停的在那雙手下打轉轉,才輕鬆下來的頸部,又給轉酸了,原來人家要推薦護膚產品,劃好多檔,每一檔都會讓腰包癟下去。一頓美容餐吃下來,尤其傳說中的秘製麵膜敷下來,依依的臉第二天就出奇效了,出了一層密密麻麻的疹子。這個,這個問題嘛?就是美發師手法不同,良莠不齊,依依要死的過敏體質總是誓死捍衛她的健康。依依也去過高檔美發院,裝修風格確實高檔一些,店麵清潔也不錯,美發師們的熱情猶如蜜罐裏剛剛浸泡過,像是空調的溫度過高,你要三百才起步的服務?還是本店的至尊套餐?令人忍不住汗顏。

依依還差點去了盲人按摩院。再怎麽樣?街道辦事處為了解決盲人就業問題,這盲人技師的按摩手法,應該可以的吧?依依揉揉酸疼的肌肉,鼓足勇氣走了進去。也許不是手法的問題,鮮有人來此接受按摩服務。技師們並不熱情,依依耐著性看到了簾後的幾張按摩床,有些潔癖的她,再次落荒而逃。一次與同事們聊天,同事們都建議依依去醫院裏做理療康複,依依問了一問價格,勉強可以接受,就是醫保不報銷,需自掏腰包,還的坐車七拐八彎的去醫院,依依再次放棄。幸好年輕,休息一段時間,肌肉群島酸疼與膝蓋的拉扯現象都會緩解與好轉。傳說一些香港名媛,小的時候,家裏就會聘請按摩師傅們專門給他們按摩,以保證體型適中:如此肌肉不會橫向發展,變得粗壯結實,讓體型猶如石墩子那樣矮壯粗。不知有幾分科學依據?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