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生成式 AI 的興起帶動了雲服務商和企業對算力的巨大需求。除了計算芯片本身,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供應商——從供電、散熱到服務器、存儲、網絡設備以及雲平台運營商——正成為 AI 投資版圖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本篇文章聚焦數家在 AI 數據中心建設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公司:Vertiv Holdings、Super Micro Computer (SMCI)、Oracle、Dell Technologies、Arista Networks以及其他大型數據中心運營商,分析其業務模式、財務表現和競爭優勢,並與芯片供應商(如 NVIDIA、AMD)進行橫向比較。Vertiv:供電與散熱龍頭
Vertiv 提供數據中心和通信網絡所需的電源管理、散熱設備及模塊化機房方案。隨著 AI 服務器功耗高達數千瓦,液冷和高密度電源係統成為關鍵。2025 財年第一季度 Vertiv 憑借 AI 基礎設施需求實現顯著增長:- 淨銷售額為 20.36 億美元,同比增長 24 %prnewswire.com。
- 稀釋每股收益 0.42 美元,調整後稀釋 EPS 0.64 美元,同比增長約 49 %prnewswire.com。
- 經營利潤 2.91 億美元,調整後 3.37 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 43 % 和 35 %prnewswire.com。
- 訂單增長強勁,季度末 積壓訂單達 79 億美元,比 2024 年底增長約 10 %,書單比約 1.4prnewswire.com。
Super Micro Computer (SMCI):AI 服務器黑馬
Supermicro 專注於高性能服務器和模塊化“數據中心積木”,可快速為客戶組合 CPU、GPU、存儲和網絡組件。得益於針對 NVIDIA GPU 和液冷技術的設計優化,Supermicro 近年來成長迅速:- 2024 財年(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公司淨銷售額 149.4 億美元,同比增長 110 %hpcwire.com;淨利潤 12.1 億美元,高於上一財年 6.4 億美元hpcwire.com。非 GAAP 淨利潤 13.4 億美元hpcwire.com。
- 2024 財年第四季度,淨銷售額 53.1 億美元,淨利潤 3.53 億美元hpcwire.com。
- 公司預計 2025 財年收入 260–300 億美元,並計劃通過馬來西亞和矽穀新工廠擴充產能hpcwire.com。
- 2025 財年第二季度初步數據顯示,淨銷售額預計 56–57 億美元,同比增長 54 %;GAAP 毛利率約 11.8–11.9 %,每股淨收益 0.50–0.52 美元hpcwire.com。
Oracle:雲基礎設施和全棧 AI 平台
Oracle 不僅提供 SaaS 應用,還重金擴張雲基礎設施 (OCI),打造 AI 訓練與推理的平台。其 2025 財年第四季度(截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表現強勁:- 季度總收入 159 億美元,同比增長 11 %futurumgroup.com。其中 雲服務與許可支持收入 117 億美元,同比增長 14 %futurumgroup.com。
- 雲基礎設施收入 (IaaS) 30 億美元,同比增長 52 %futurumgroup.com;雲應用 (SaaS) 收入 37 億美元,同比增長 12 %futurumgroup.com。
- 非 GAAP 淨利潤 49 億美元,同比增長 6 %;非 GAAP 每股收益 1.70 美元futurumgroup.com。
- 未履行履約義務 (RPO) 增長 41 % 至 1380 億美元,體現出龐大的未來合同儲備futurumgroup.com。管理層預計 2026 財年 OCI 收入增長將超過 70 %,整體雲收入增長超過 40 %futurumgroup.com。
- Oracle 2025 財年資本開支 212 億美元,主要用於擴建數據中心;預計 2026 財年將超過 250 億美元futurumgroup.com。
Dell Technologies:AI 服務器和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Dell 是全球最大的服務器供應商之一,其 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集團 (ISG) 包含服務器、存儲和網絡產品。2025 財年(截至 2025 年 2 月 1 日)業績表明公司正在抓住 AI 機遇:- 全年總收入 956 億美元,同比增長 8 %investors.delltechnologies.com;營業收入 62 億美元,同比增長 15 %。
- ISG 全年收入 436 億美元,同比增長 29 %investors.delltechnologies.com;全年營業收入 56 億美元,同比增長 30 %investors.delltechnologies.com。
- 第四季度 ISG 收入 114 億美元,同比增長 22 %,其中服務器和網絡收入 66 億美元,同比增長 37 %,反映出 AI 服務器需求強勁investors.delltechnologies.com。
- 公司披露 AI 服務器積壓訂單約 90 億美元,並預計 2026 財年收入增長約 8 %,GAAP 每股收益增長 23 %investors.delltechnologies.cominvestors.delltechnologies.com。
Arista Networks:AI 網絡互聯專家
Arista 專注於高性能以太網交換機和網絡軟件,是 AI 數據中心網絡的關鍵供應商。因其總部服務器在 Q4 2024 報告在 SEC 可獲取。主要數據如下:- 2024 財年收入 70.03 億美元,同比增長 19.5 %sec.gov。
- GAAP 淨利潤 28.52 億美元,每股攤薄收益 2.23 美元,相比 2023 財年的 20.87 億美元大幅提高sec.gov。非 GAAP 淨利潤 29.10 億美元sec.gov。
- 第四季度 2024 收入 19.30 億美元,同比增長 25.3 %sec.gov;GAAP 淨利潤 8.01 億美元,增長明顯sec.gov。
Arista 與 Meta、Microsoft 等超級雲服務商合作,在 Ethernet?based AI 集群中獲得應用案例sec.gov。該公司的開放標準和低延遲特性為其贏得競爭優勢,但市場也麵臨來自 Cisco 與 NVIDIA 共同開發 InfiniBand 替代方案的挑戰ainvest.com。
其他數據中心運營商:Digital Realty 與 Equinix
作為數據中心房地產投資信托(REIT),Digital Realty 和 Equinix 為雲服務商提供托管和互連空間,也在 AI 基礎設施建設中受益。- Digital Realty 在 2025 年第二季度營收 14.9 億美元;公司將 2025 年年收入預期上調至 59.3–60.3 億美元reuters.com。其雲客戶需求強勁,積壓的簽約合同超過 13 億美元(2025 年第一季度電話會披露)。(由於信息受限,我們主要引用路透社報道。)
- Equinix 2025 年第二季度營收 22.6 億美元,同比增長 4.6 %;公司將年度營收預期上調至 92.3–93.3 億美元reuters.com。路透社報道稱,增長來自企業客戶加大 AI 投資,Equinix 計劃在全球增加多座數據中心以滿足需求reuters.com。
與通用芯片供應商的競爭與協同
雖然 NVIDIA、AMD 等芯片設計公司壟斷了 AI 加速器市場,但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供應商在 價值鏈中發揮補完作用,並在某些環節對芯片廠商形成競爭或協作關係:環節 | 主要玩家 | 與芯片供應商的關係與競爭 | 優勢 | 挑戰 |
---|---|---|---|---|
散熱和電源 | Vertiv、德圖艾默生等 | 需要與 NVIDIA、AMD 協同設計液冷與電源係統,保證 GPU 運行穩定;同時也可支持 AMD/Intel 等服務器平台 | 技術領先、高客戶粘性 | 供應鏈與關稅風險;市場競爭加劇;利潤率受成本影響 |
服務器整機 | Supermicro、Dell、HPE、聯想 | 與 NVIDIA、AMD、Intel 合作推出 AI 服務器;通過設計優化(液冷、電源)提升性能;某些客戶采用自研服務器(如 AWS、Google)形成競爭 | 靈活定製、交付速度快 | 毛利率低,庫存與供應鏈風險;需要不斷追趕芯片更新節奏 |
雲基礎設施 | Oracle (OCI)、Amazon (AWS)、Google Cloud、Microsoft Azure | 既是 GPU/CPU 大買家,也是自研 ASIC 的競爭者(如 AWS Trainium、Google TPU)。Oracle 與 NVIDIA合作提供 GPU 雲,也投入自研 AI 服務。 | 收入多元,RPO 高,客戶鎖定度強 | 資本開支巨大,供應鏈受限;需與芯片廠商保持合作同時開發自研芯片 |
網絡設備 | Arista、Cisco、Juniper、NVIDIA (InfiniBand)、Broadcom (提供芯片) | Arista 等使用 Broadcom 交換芯片,與 NVIDIA 的 InfiniBand 產品競爭。AI 用以太網正挑戰 InfiniBand 的低延遲優勢;Cisco 與 NVIDIA 合作推出 Ultra Ethernet | 技術創新快速,客戶需求大 | 競爭激烈;需追求兼容性、標準化;市場集中度高 |
數據中心運營商 | Digital Realty、Equinix、Switch 等 | 為 NVIDIA、AMD 客戶提供托管機房和互連服務;與雲廠商合作建立專用區域;租戶包括芯片公司及其客戶 | 長期租約帶來穩定現金流 | 資本需求大;建設周期長;需不斷升級電力和散熱能力 |
總結
隨著生成式 AI 對算力的需求迅猛增長,AI 基礎設施建設者正在成為投資者關注的新焦點。Vertiv 和 Supermicro 等傳統硬件供應商因提供高密度電源、散熱和服務器方案而收入飆升;Oracle 和 Dell 依托雲平台和整機解決方案深化客戶粘性;Arista Networks 則在 AI 網絡互連領域建立了強大的市場地位;數字地產 REIT 如 Digital Realty 和 Equinix 通過擴建數據中心獲得持續增長。這些公司與 NVIDIA、AMD 等芯片供應商既合作又競合——它們依賴芯片巨頭提供處理器,同時通過自研軟硬件或與其他半導體公司合作來優化係統、降低成本。AI 基礎設施建設方的競爭優勢在於規模、工程能力、供應鏈靈活性及與客戶的深度合作,其盈利能力取決於能否快速滿足 AI 市場的快速升級需求並有效管理資本支出與供應鏈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