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主因將士疲憊,又打算退回長安。梁士彥攔馬力諫周主說:“現在齊師逃散,敵方眾心動搖如驚弓之鳥,乘他們驚恐不安時攻擊他們,勢必能夠一舉拿下齊國。”周主聽從了梁士彥的進諫,握著他的手說:“我得到晉州,作為平定齊國的基礎,若不固守晉州,則平齊大業不能成功。朕此番進兵沒有前方之憂,唯慮後方有變亂,你為我好好守住晉州城!”於是督率諸將追擊齊師。諸將一再請求西還長安,周主說:“縱放敵寇會遺留無窮禍患。卿等如果疑慮不前,朕將獨自前往。”諸將於是不敢再說。癸醜日(初九),大軍進抵汾水關。
齊主逃回晉陽,驚恐害怕得不知所措。向群臣詢問禦敵策略,群臣都說:“應該減省賦稅息止徭役,以此安慰民心;同時,收攏聚集逃散的士卒,背城死戰,以安定國家。”齊主打算留下安德王高延宗,廣寧王高孝珩堅守晉陽,自己則繼續向北朔州奔逃。如果晉陽也守不住,他便逃奔突厥。群臣都認為這樣不可,但齊主執意不聽。
北齊開府儀同三司賀拔伏恩等宿衛近臣三十多人投降周軍,周主按照不同等差封賞他們。
高阿那肱所率兵士尚有一萬人,駐守高壁,餘眾退守洛女砦。周主率軍進擊高壁,高阿那肱望風而逃。齊王宇文憲攻擊洛女砦,很快將其攻克。齊軍有人向齊主告發高阿那肱招引周軍,齊主令侍中斛律孝卿查驗真假,斛律孝卿認為是誣告。等高阿那肱逃回晉陽,他的手下親信又有人告他謀反,斛律孝卿又說是誣告,斬殺了告發者。
乙卯日(十一日),齊主下詔,命令安德王高延宗,廣寧王高孝珩招募兵士留守晉陽。高延宗入殿麵見齊主,齊主告訴他自己將奔往北朔州,高延宗涕泣諫止,齊主不聽,密遣左右親信先送皇太後,太子去北朔州。
丙辰日(十二日),周主宇文邕和齊王宇文憲在介休會合。齊國開府儀同三司韓建業舉城投降周師。周主任命他為上柱國,封郇公。
這天夜晚,齊主準備逃走,諸將不肯跟從他。丁巳日(十三日),周師逼近晉陽,齊主下詔大赦天下,改年號為隆化。任命安德王高延宗為相國,並州刺史,總督山西兵,齊主對他說:“並州兄長自取之,小弟(高延宗是齊主族兄)今去矣!”高延宗說:“陛下為了社稷不要離開,臣為陛下奮力死戰,必能打敗敵人。”穆提婆在一旁說:“至尊心意已定,王不得阻撓!”齊主於是在夜裏斬斷五龍門門鎖而出,原本打算奔往突厥,跟隨的官員多半離散。領軍將軍梅勝郎拉住齊主馬轡力諫,齊主這才轉向鄴都。此時,隻有高阿那肱等十餘騎跟隨齊主,後來,廣寧王高孝珩,襄城王高彥道相繼從後趕到,聚合了數十人同行。
穆提婆西奔投降周軍。陸令萱自殺,她家子孫大小盡數被殺。周主宇文邕任命穆提婆為柱國,宜州刺史。下詔曉諭齊國群臣說:“若有明識時務,知曉天命,前來投降效力的,官祿爵賞,各有隆盛加升。而我方將士逃逸齊朝的,不分貴賤,一律斬盡殺絕。”從此之後,齊國大臣將帥投降周師的絡繹不絕。
當初,齊高祖高歡為東魏丞相時候,任用唐邕掌理外兵曹,太原人白建掌管騎兵曹,他們二人都因善長會計簿賬工作而受到委任重用。到了北齊受禪替代東魏後,相府各司都劃歸尚書省,唯有外兵,騎兵二曹未被廢除,更改名稱為二省。後來唐邕官至錄尚書事,白建官至尚書令,由於他二人長久典掌二省,世人稱之為“唐,白”。唐邕兼掌度支,與齊主寵臣高阿那肱有嫌隙,高阿那肱在齊主麵前讒言毀謗他,齊主就敕令侍中斛律孝卿替代唐邕,總領騎兵和度支事宜。斛律孝卿處事專斷,不再谘詢稟報唐邕,唐邕自認為素習舊製,如今為斛律孝卿所忽視,心中鬱鬱寡歡,憤憤不平。如今,齊主高緯竄逃鄴都,唐邕不願跟從,就留在晉陽。他和並州的將帥們共同擁立安德王高延宗,向高延宗請求說:“王若不做天子,諸人實在不能再為王出死力效命了。”高延宗身不由己,於戊午日(十四日)即皇帝位。下詔說:“武平(齊主高緯年號)孱弱,政令出自宦官豎臣,社稷危急關頭,斬關夜逃,不知所向。王公卿士,推立敦逼,如今不得已繼承天子寶位。”於是,大赦境內,改年號為德昌。任命唐邕為宰相,莫多婁敬顯,和阿幹子,段暢,韓骨胡等為將帥。並州各地眾人聽聞高延宗登基的消息,不召而來投奔者,路途絡繹不絕。高延宗取出府庫寶藏,與後宮美女一並賞賜將士,抄沒了十餘家宦官的家產。齊主在逃亡途中聽聞此消息,對左右近侍們說:“我寧願讓周主得到並州,也不想讓安德王得到。”左右回答說:“理應如此。”高延宗每見到士卒,都親手握著他們的手,稱呼其名涕泣嗚咽,士卒深受感動,爭相為他拚死效命,連孩童女子,也都登上屋頂,挽起衣袖,投擲石塊磚頭,幫著抵禦敵人。(待續)
南北朝北齊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殘酷殺戮的政權更替(一百十九)
玉米穗 (2025-08-12 07:38:46) 評論 (0) 周主因將士疲憊,又打算退回長安。梁士彥攔馬力諫周主說:“現在齊師逃散,敵方眾心動搖如驚弓之鳥,乘他們驚恐不安時攻擊他們,勢必能夠一舉拿下齊國。”周主聽從了梁士彥的進諫,握著他的手說:“我得到晉州,作為平定齊國的基礎,若不固守晉州,則平齊大業不能成功。朕此番進兵沒有前方之憂,唯慮後方有變亂,你為我好好守住晉州城!”於是督率諸將追擊齊師。諸將一再請求西還長安,周主說:“縱放敵寇會遺留無窮禍患。卿等如果疑慮不前,朕將獨自前往。”諸將於是不敢再說。癸醜日(初九),大軍進抵汾水關。
齊主逃回晉陽,驚恐害怕得不知所措。向群臣詢問禦敵策略,群臣都說:“應該減省賦稅息止徭役,以此安慰民心;同時,收攏聚集逃散的士卒,背城死戰,以安定國家。”齊主打算留下安德王高延宗,廣寧王高孝珩堅守晉陽,自己則繼續向北朔州奔逃。如果晉陽也守不住,他便逃奔突厥。群臣都認為這樣不可,但齊主執意不聽。
北齊開府儀同三司賀拔伏恩等宿衛近臣三十多人投降周軍,周主按照不同等差封賞他們。
高阿那肱所率兵士尚有一萬人,駐守高壁,餘眾退守洛女砦。周主率軍進擊高壁,高阿那肱望風而逃。齊王宇文憲攻擊洛女砦,很快將其攻克。齊軍有人向齊主告發高阿那肱招引周軍,齊主令侍中斛律孝卿查驗真假,斛律孝卿認為是誣告。等高阿那肱逃回晉陽,他的手下親信又有人告他謀反,斛律孝卿又說是誣告,斬殺了告發者。
乙卯日(十一日),齊主下詔,命令安德王高延宗,廣寧王高孝珩招募兵士留守晉陽。高延宗入殿麵見齊主,齊主告訴他自己將奔往北朔州,高延宗涕泣諫止,齊主不聽,密遣左右親信先送皇太後,太子去北朔州。
丙辰日(十二日),周主宇文邕和齊王宇文憲在介休會合。齊國開府儀同三司韓建業舉城投降周師。周主任命他為上柱國,封郇公。
這天夜晚,齊主準備逃走,諸將不肯跟從他。丁巳日(十三日),周師逼近晉陽,齊主下詔大赦天下,改年號為隆化。任命安德王高延宗為相國,並州刺史,總督山西兵,齊主對他說:“並州兄長自取之,小弟(高延宗是齊主族兄)今去矣!”高延宗說:“陛下為了社稷不要離開,臣為陛下奮力死戰,必能打敗敵人。”穆提婆在一旁說:“至尊心意已定,王不得阻撓!”齊主於是在夜裏斬斷五龍門門鎖而出,原本打算奔往突厥,跟隨的官員多半離散。領軍將軍梅勝郎拉住齊主馬轡力諫,齊主這才轉向鄴都。此時,隻有高阿那肱等十餘騎跟隨齊主,後來,廣寧王高孝珩,襄城王高彥道相繼從後趕到,聚合了數十人同行。
穆提婆西奔投降周軍。陸令萱自殺,她家子孫大小盡數被殺。周主宇文邕任命穆提婆為柱國,宜州刺史。下詔曉諭齊國群臣說:“若有明識時務,知曉天命,前來投降效力的,官祿爵賞,各有隆盛加升。而我方將士逃逸齊朝的,不分貴賤,一律斬盡殺絕。”從此之後,齊國大臣將帥投降周師的絡繹不絕。
當初,齊高祖高歡為東魏丞相時候,任用唐邕掌理外兵曹,太原人白建掌管騎兵曹,他們二人都因善長會計簿賬工作而受到委任重用。到了北齊受禪替代東魏後,相府各司都劃歸尚書省,唯有外兵,騎兵二曹未被廢除,更改名稱為二省。後來唐邕官至錄尚書事,白建官至尚書令,由於他二人長久典掌二省,世人稱之為“唐,白”。唐邕兼掌度支,與齊主寵臣高阿那肱有嫌隙,高阿那肱在齊主麵前讒言毀謗他,齊主就敕令侍中斛律孝卿替代唐邕,總領騎兵和度支事宜。斛律孝卿處事專斷,不再谘詢稟報唐邕,唐邕自認為素習舊製,如今為斛律孝卿所忽視,心中鬱鬱寡歡,憤憤不平。如今,齊主高緯竄逃鄴都,唐邕不願跟從,就留在晉陽。他和並州的將帥們共同擁立安德王高延宗,向高延宗請求說:“王若不做天子,諸人實在不能再為王出死力效命了。”高延宗身不由己,於戊午日(十四日)即皇帝位。下詔說:“武平(齊主高緯年號)孱弱,政令出自宦官豎臣,社稷危急關頭,斬關夜逃,不知所向。王公卿士,推立敦逼,如今不得已繼承天子寶位。”於是,大赦境內,改年號為德昌。任命唐邕為宰相,莫多婁敬顯,和阿幹子,段暢,韓骨胡等為將帥。並州各地眾人聽聞高延宗登基的消息,不召而來投奔者,路途絡繹不絕。高延宗取出府庫寶藏,與後宮美女一並賞賜將士,抄沒了十餘家宦官的家產。齊主在逃亡途中聽聞此消息,對左右近侍們說:“我寧願讓周主得到並州,也不想讓安德王得到。”左右回答說:“理應如此。”高延宗每見到士卒,都親手握著他們的手,稱呼其名涕泣嗚咽,士卒深受感動,爭相為他拚死效命,連孩童女子,也都登上屋頂,挽起衣袖,投擲石塊磚頭,幫著抵禦敵人。(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