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不知道大觀園裏的賈探春,她的婚姻觀也是第一次聽說

盡管好多人說耳朵都磨出繭了。

她的觀點很另類,但我對任何他人婚姻不予置評,這是私人的事。有想法也不說。比如,幾天前有人貼照片,一個中國姑娘嫁給黑人侏儒,評論一大堆。我心裏就覺得有點過了。

你心裏怎麽想是你的事,說出來,就要設身處地想想當事人。

說到這我想起國內的一個同事。她是孤兒,名牌大學分到我們單位。大學生剛來都下基層,她下基層時認識了一個山東頂替來的工人。

年輕人也也許不知道頂替這個字眼,就是你爸是工人,退休了,你接班。

有一次下班,大學生都是單身,在辦公室打牌,輸牌罰酒。那個男朋友也打,非常老實一個人,不說話,輸了就猛喝酒。我能看出他非常不自在。他一個中學生,身邊全是名牌畢業。

那姑娘的處長,人大畢業生,強烈反對他們倆談戀愛,其實理由就是教育水平不一樣。她自己是人大的,知道中國這個社會,學曆的重要。

多少次談話,這姑娘就是不聽。這時就看出這個處長是多麽好的一個人,上下奔走為他們要房。房子那麽緊,官方的都是小人,肯定要不下來。後來在樓道裏給他們圍了一間房。

我印象特別深,小兩口住著,男的還要上夜班,女的肚子一天天大起來。生孩子坐月子,是回老家她姐姐家。

這也是她處長說過的,你要是嫁個北京有房的,不會受這個苦。

社會中哪裏都有好人,這個處長手下那麽多大學生,誰也不幫,就幫這個小姑娘,因為她是孤兒。如果我在她手下,她肯定不理,因為我再不濟有退路。這個小姑娘真的是孤身一人什麽也沒有,現在又加上個頂替的丈夫,新生的孩子。

那時我就想,一定出國,生活殘酷,太不容易了。

那個處長後來提局長,也把這個小姑娘帶著,調了幾次工作,都帶著。

我到美國後,看新聞,這個姑娘也穿著套裝在開幕式講話之類,儼然一個小官僚。婚姻怎樣?不知道。那個孩子現在也該三十歲了。

她要是沒有孤兒的經曆,肯定不會找個工人。有些人,格外需要心靈的安慰,我們常人是難以理解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