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七月,無論是全家一起遠行阿拉斯加遠,還是與友相約在波士頓,都是被美浸潤的時光。從阿拉斯加的廣袤天地到波士頓的靜謐海灣,從梵高畫作背後的故事,到莫奈睡蓮之外的光與色彩…
阿拉斯加的壯美風光,會在日後的遊記中慢慢記載,下麵是遊記的第一篇:
阿拉斯加自駕遊(0):計劃、變化與實用攻略
這篇瑣記,就收存一些在家門口度過的美好時光。
從阿拉斯加回來的第一個周末,朋友問是想休息還是小聚一下,當然是小聚!與無話不談的知己一起,小聚就是休息!
於是,我們相約周六的早晨,一起去昆西海邊散步,再一起吃頓午飯。
沒有刻意的行程,隻是一起漫步,任海風拂麵。女友們分享著各自的生活瑣碎,時而開懷,時而唏噓。這樣的早晨,連時光都變得溫柔起來。
七月的另一場約會,是與一位年輕的女孩,相約一起去波士頓藝術館看梵高特展。
她大學畢業兩年,在谘詢公司工作。剛考了MCAT,成績不錯。但還是想在正式報考醫學院前,確定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做醫生。於是,她每周六上午在臨終關懷機構做誌願者,同時還在申請其它的與醫學有關的工作。
我們約在她做誌願者附近的一個餐館,先一起吃頓午飯。
很喜歡女孩挑的這個小餐館,窗邊的吧台,陽光透過玻璃,在插著兩朵紫玫瑰的玻璃瓶上跳躍。荷蘭雞蛋餅很美味。
但更讓我格外享受的,是和這個女孩的聊天時光。
我們從她的誌願者工作開始聊起,她是在照顧和陪伴一位103歲的老人。她說她非常喜歡這個幫助別人的機會。見麵時,她又剛得到一份新工作,測試新生兒聽力。
"如果我能同時很好地照顧新生兒和百歲老人,也許就可以報醫學院了"她笑著說。我則從她描述與老人一起的點點滴滴中,已經感覺到這是個很細心,也很有愛心的女孩。
我們接著聊書,聊旅行,聊藝術,我們也分享著各自的生活軌跡。突然,我覺得像遇見年輕時的自己! 與一個美國女孩,有這樣投契的交流,真是難得!差點忘了時間,差點錯過展覽。
藝術館這次的梵高特展,是圍繞梵高在1888年至1889年間創作的The Roulin Family Portraits 展開。當時,梵高居住在法國南部的阿爾勒,與郵遞員Joseph Roulin一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梵高為Roulin夫婦和他們的三個孩子創作了26幅肖像畫,此次展覽展出了其中的14幅。
說實話,我依舊沒能喜歡上梵高的畫風。但我被梵高與Roulin一家的深厚情誼所感動!特展中展示了約瑟夫與梵高的往來信件,還有約瑟夫給梵高弟弟寫的多封信件。在梵高就醫期間,約瑟夫常常會去探看他。並通過信件將梵高的身體與精神狀況轉告給梵高的弟弟。
這個特展的另一個獨特之處是,解說文字多引自梵高寫給弟弟的信件。畫家親筆寫下的創作心路,讓觀眾得以走進他的情感世界,從而更深入地理解這些畫作。
看完梵高特展以後,女孩和我一起聊了會兒看展出的體會,我倆又發現了彼此的相似感受!之後,她要和朋友一起去打迷你高爾夫,就先走了。
我便直奔藝術館的另一個特展。
結果有點失望,因為一共也沒有幾幅畫,而且擺放也很隨意。
齊白石先生93歲時寫的書法,我不懂評論書法的好壞,但我想到九十三歲的老人還有雅興揮毫潑墨,很是佩服!
齊白石畫展中,我最喜歡的是這張,很俏皮!
夜深了,人都睡了,還有誰在挑燈讀書呢,原來是這兩隻小老鼠!
那個展廳裏一個圓形的窗口,這倒是挺有中國特色的!
更有特色的是,我正在選拍照角度時,一位大爺闖進了鏡頭。他往窗口一站,就開始不停地指揮太太為他從各個角度拍照。這位大爺是左擺一個姿勢,右擺一個姿勢,就差沒有一條漂亮的絲巾揮舞了!展廳很小,所以我一直聽到這位大爺的發號施令。等我把展覽都看完了,終於聽到他對太太說我來幫你拍吧,結果那位太太卻說,我不要拍,我隻要看畫!我不禁會心一笑。
最後,照例要去看看莫奈的畫。這次特意避開熟悉的睡蓮,而是更多地駐足在這幾幅畫前。想來大師的畫筆下,萬物皆可化作光與影的美妙詩篇。
這個七月,真是收獲滿滿!感恩家人的陪伴,朋友的相知!
謝謝讀貼,祝八月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