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裔紐約市長候選人以黑人身份申請哥大



根據《紐約時報》最近的獨家報道,紐約市首位穆斯林和印度裔市長候選人Zohran Mamdani在申請哥大時填寫自己是黑人,他想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為根據普林斯頓講座教授的專著,在其他條件相似的情況下,哥大錄取黑人的機率是亞裔的16倍。

即使如此擦社會的油,作為頂尖紐約著名公立高中Bronx Science的學生,在他老爸還是哥大教授的時候,他仍然被哥大拒絕了。以此可見這家夥當年學的是多麽不堪,他沒有機會去培養共產主義接班人的哥大讀書。

他隻能去緬因州的文理學院Bowdoin主修非洲研究專業,並在那裏為他的社會主義理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Zohran Mamdani出生和成長在相當富有的父親為哥大教授和母親為奧斯卡提名的電影製片人的家庭,他還欺騙使用非洲奴隸的身份為自己謀利,他的人品之不堪以此可見一斑。

其實他不僅僅是使用黑人身份申請了哥大,他是申請了所有表中的大學。因為在美國大學普通申請表中,種族信息的欄目是填在所有大學都能看得到的分享區域,不僅僅在哥大的輔助申請材料中。

在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兩位候選人小布什和John Kerry都是耶魯大學校友。媒體對他們的耶魯成績的披露時間存在差異:小布什的大學成績早在2000年首次競選總統時就已公開,而克裏的成績則直到2005年大選結束後才被媒體揭露。他們的耶魯成績都隻屬於當年的中下等水準,但是這種時間差引發了一些關於媒體在選舉中是否公平對待兩黨的質疑。

那麽我們要問《紐約時報》是如何知道Zohran Mamdani的哥大申請表的,他們說是通過黑客從哥大校方知道的,所以我們還不能說《紐約時報》拿哥大說事是有目的,因為哥大正在被川普政府調查反猶。

《紐約時報》如此迅速大作文章自然有其目的,直覺告訴我,現在Zohran Mamdani已經動了猶太人的根本利益。幾位華爾街猶太大佬己經籌集到數以千萬美元的資金加入到紐約市長的選戰,《紐約時報》的猶太從業人員自然加入到對穆斯林的戰鬥中,雖然我們不能說《紐約時報》是猶太人控製的媒體。

在競選過程中,從民主黨初選中勝出的Zohran Mamdani始終說他不認為自己是黑人或非洲裔美國人。但是透露出來的信息是,他在申請表的種族欄裏確實選了“亞裔”以及“黑人或非洲裔美國人”。

Zohran Mamdani向《紐約時報》的解釋是: “Most college applications don’t have a box for Indian-Ugandans, so I checked multiple boxes trying to capture the fullness of my background." 

(“大多數大學申請表上並沒有“印度裔烏幹達人”這一選項,所以我勾選了多個選項,試圖全麵展現我的背景”)。

Zohran Mamdani 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裏斯都是印度裔,他們都以種族身份為自己謀利,哈裏斯還有黑人的血。Zohran Mamdani 父母均為印度人,他隻能說自己出身在非洲烏幹達,但是不能說自已擁有非洲的血脈。



Zohran Mamdani 屬於印度裔裏偏白的人種,我遇到過幾乎就是白人長相的印度人,當年在華大醫學院準備醫生執照考試時,我問他是哪裏人。他說自己不屬於任何國家,在印度和中國占領的地區長大,那個地方叫克什米爾,當時弄得我一頭霧水。

但是Mamdani 確實為自己的南亞和穆斯林身份自豪:“As the first South Asian elected official, the first Muslim elected official to ever run for mayor, the turnout in those same communities has been incredible to see,” 

(“作為第一位當選的南亞裔官員、第一位競選市長的穆斯林民選官員,看到這些族裔社區的投票熱情如此高漲,真的令人振奮”)。

我們可以理解,最為生氣的是紐約現任市長和真黑人Adams。他雖然在初選中失敗,但是通過發言人指出:

“It’s now clear that Zohran Mamdani misrepresented his racial identity to gain admission to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at the time, he wasn’t even a U.S. citizen,” 

(“現在已經很清楚,Zohran Mamdani 曾在申請哥倫比亞大學時虛報了自己的種族身份,而那時他甚至還不是美國公民。”)

“We need answers. Because the people of New York deserve to know whether the man asking for their vote built his career on a possibly fraudulent foundation.”

(“我們需要一個解釋。因為紐約人民有權知道,那個正在尋求他們選票的人,是否是靠一個可能存在欺詐行為的基礎建立起自己的事業。”)

“an insult to every student who got into college the right way.”

(“這對每一個靠自身實力正當進入大學的學生來說,都是一種侮辱。”)

“The African American identity is not a checkbox of convenience,”. “It’s a history, a struggle, and a lived experience. For someone to exploit that for personal gain is deeply offensive.”

(“非裔美國人的身份不是一個可以隨意勾選的便利選項。” “它是一段曆史、一場鬥爭,更是一種真實的生活經曆。有人將它拿來謀取私利,這是極其令人反感的”)

美國大學申請的種族歧視政策可以讓人性扭曲,讓學生們使勁全力查看自己的皮膚,尋找自己祖宗的任何蛛絲馬跡,從而能應用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理論使自己在殘酷的競爭中獲利。

這些種族歧視政策不僅在大學申請中體現,也通過多樣化的政治運動貫徹在美國社會的方方麵麵,這也是川普能夠獲得美國大多數民眾支持的根本原因。

我們不希望這種政策以任何形式在美國存在,因為我看到太多失望的華裔優秀申請人含眼淚對我說:“吳老師我盡了全力,我唯一不能改變的是我的中國姓氏!”

美國科學院院士王曉東寫文章希望改革中國的高考製度,他設想未來將憑考試錄取改成根據做項目的表現錄取。這些想法很好,問題是如何實施,需要消耗多少資源。這些在美國都沒有實施,在大量行騙的山賽大國如果付諸行動,會讓沒有資源的窮人家的孩子更加沒有機會。高考仍然是最公平的做法,雖然很殘酷。如果放開申請肯定不行,看看老中要把以誠信為基準的大學申請製度做殘就明白了。

ahhhh 發表評論於
Mamdani是黑人,Warran是印第安人,哈裏斯在麥當勞打過工,Tampton Tim 服役時打過仗,拜登神智清晰。
民主黨的謊言集
drifting 發表評論於
跟把阿根廷帶溝裏的Che Guevara 有一比。 曆史總是神奇重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