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進去便是各種飛機模型,最顯眼的是一架波音737飛機模型。最近幾年間,每年飛行多次,大多乘坐的皆為波音737,所以對此亦甚感興趣。通過介紹,得知波音737應用最廣,因為機型輕巧,起飛降落更容易一些;且載客量最為契合國內航線,經濟實惠,所以為各大航空公司首選。
最吸引我的是關於飛機的發展曆史。展廳的牆麵上各種圖片、曆史照片、文字說明,簡單清晰的介紹飛機研製、首次試飛、日後的改進等等。波音公司於1915年開始研製飛機,早期的飛機主要是運送郵件。造型從最初的簡潔、單一,逐步改進、發展,日益完善、繁複,直至今日的各類機型。特別是1921-1923年 停泊在草地上運送郵件的飛機,底部像一塊巨大的滑雪板,框架類似農田裏的收割機樣子,笨拙、龐大、鬆散、空蕩,猶如一個體型巨大而沒有肌肉的老者,搖搖晃晃,垂暮之年,不經一擊。




一麵麵展牆依次看過去。各個時期的各種飛機機型,以及駕駛飛機的飛行員的照片,更為親切、有趣。因為有了人和故事,那些看起來形狀各異的飛機,似乎具有了靈魂和生命,開始鮮活起來。一百多年前的人們懷疑最初創意製造飛機的人,純屬異想天開,曆經變遷,此時,卻發現原以為的異想天開變成而今的司空見慣、習以為常。

一邊觀賞,一邊遐想,一邊感慨,全然投入,竟然沒有發現先生走過來,在耳邊笑著輕聲說“很認真的在研究哈”,意在調侃我曾在門外說“幹巴巴的飛機模型,肯定不好看”。看來凡事絕對不能先下結論,必須品嚐過、經曆過,才有發言權。雖然勉為其難,抵達西雅圖的第二天,第一站走進波音公司,卻也算不虛此行了。
停在外麵的各類飛機

那天的西雅圖清冷,又逢周六,一開門我們就進去,展廳裏除了工作人員,隻有我們一家三口,難得清淨,得以悠哉遊哉、來來回回的觀賞。各個展廳之間也有一些老飛機的殘骸、部件,平生第一次對那些冷冰冰的鋼鐵,產生興趣。那一刻,浪漫文藝女秒變嚴謹工程師。
參觀完展廳,進去一個會議廳觀看一部影片。介紹波音的曆史發展、現在狀況,以及未來展望。在影片播放的間歇裏,有一個工作人員在講台現場講解、回答問題。曾經參觀過很多博物館,影片都是錄製好的重複播放,唯有波音公司是由一個工程師站在台上親自講解。非常獨特的體驗。
影片的最後結束語,大意是對於未來,我們沒有限製,充滿無限的發展空間。屏幕上,是浩瀚的宇宙,無垠的天空,等待人類去探索。
今晨,新開的一朵玫瑰,正在變幻顏色,由粉漸變成黃玫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