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到一歲就跟著外公外婆生活、上學,直到十二歲那年。上了半年初一,因為我,我大弟弟加上幼小的妹妹,跟村裏孩子吵架,打架,引起家長吵架,我們一生氣,離開外公外婆家,回到四五裏外的父母家,然後換了一個初中繼續上學。
在我九歲那年,小妹出生,家裏沒有爺爺奶奶,我被叫回父母家帶妹妹,跟父母一起生活了一年。
大弟弟跟我一樣,幾個月就跟著外公外婆。我在父母家一年後,再回到外公外婆家繼續上學,我休學前該上五年級,但當時小學沒五年級,我就跟大弟弟一起上四年級。小弟弟跟著父母,小妹妹兩邊過。
我媽媽是獨生女,我們就是外公外婆的心肝寶貝。外公兄弟三個,大外公沒有自己的孩子,有個繼子,但舅舅舅媽的孩子都是沒生下來就流產了,保不住。二外公去別的村子給人當兒子,隻有三個女兒。
外公外婆的村子很小,隻有十幾戶人家,全都姓李。我們在那裏生活,雖然會有少數人歧視我們是外孫,但絕大多數人都很友好。
村裏跟我年齡相仿的孩子很多,我們一起上學,一起弄豬草,一起抓魚,一起玩遊戲,一起去看鬧新房,一起去路邊看新娘,一起去看死人等等,我們也有鬧矛盾吵架的時候。有關係好的,也有關係疏遠一點的。我一般跟比我大一些的女孩一起玩,她們大多是我的小姨,甚至是姨奶奶,但輩分不同,不影響我們的友誼。我經常會去四個小夥伴家住宿,不是家裏不能住,但我們要一起玩。
有個大我幾個月的小姨,我跟她關係特別好,她父母是那種特別善良的人。記得春節前我住她家,晚上豆腐圓子蒸好了,肉鹵好了,都會叫我一起吃。那時候的食物是非常珍貴的,不是過年過節,吃不上豆腐和肉。
我原先以為這麽小個村子,都姓李,應該都是血緣關係很近的。前幾年媽媽才告訴我,外公的爺爺是抱養的,跟村裏隻有少數幾家有血緣關係。這個小姨家就沒血緣關係。
媽媽在世的時候,跟這個小姨有來往。我爸爸媽媽在縣城的時候,小姨去賣菜,經常給我爸爸媽媽送菜。後來小姨他們去吉林那邊打工,媽媽也離開老家,來美國,去武漢,最後在福建,媽媽和小姨就經常電話聯係。媽媽去世後,我偶爾會跟小姨聊聊天。聊小時候的事情,小時候的夥伴,還有村裏的老人們。
老人們都去世了,目前村裏最大的是我80多歲的舅媽。舅媽孤身一人,彎腰駝背,但精神很好,除了有政府給孤寡老人的補貼,還能自己賺很多錢呢。舅媽曾經當過50年赤腳醫生,周圍許許多多的孩子都是她接生的,現在是遠近聞名的大仙,忙的沒時間吃飯。有兒子找不到對象,找她。家裏有人生病,找她。想生兒子,找她。聽說有人家10多歲的孩子睡不著覺,找她後就能睡覺了。神了!我從小跟著她長大的,咋沒學會這些本事呢?
談起我的那些小夥伴們,我已經半個世紀沒見到她們了,其中的好幾個已經去世,有的是年輕時就去世了。
銀美,我們兩個應該是同齡人,我該叫她姨奶奶。她家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門前有棵很大的梔子花樹,我經常去摘花。據說年輕的她,愛上了附近村裏的男人,懷孕了,但那個男人不願意娶她。那個年代,未婚懷孕,是天大的事情,男人不娶她,她真的沒活路。她就這樣去世了。
煥二,比我小點,我該叫她小姨。她媽媽很早就病死了,她和她父親相依為命。出嫁後生了兩個兒子。她也是經常去看我媽媽的人。我媽媽一直非常難過,說煥二死的很可疑,應該是被她老公謀殺的。但是因為她的孩子們幼小,娘家人沒追究。
另外有三個比我小點的,都因為不同的原因去世了。還有幾個比我大點的去世。
村子那麽小,每一個人都是那麽熟悉,每個人的命千差萬別啊!我的這些小夥伴們,都讀了書,但很多沒讀完小學。我非常幸運,不僅活下來了,還讀了大學,走出了農村。
希望今生有機會再見到活著的她們,敘敘舊,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