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老公(三):婚姻中的酵母失效後怎麽辦?
我跟同齡的朋友聊起家裏的事,說到“如何管理老公”,對方立刻心領神會地笑了。這方麵,還是中年婦女有共同話題。她問我:“你老公不主動找你吵架嗎?”
我說:“很少。他說不過我嘛。”
但我們吵得少,主要因為我更願意就事論事,不爭一時的短長。
但碰到越界的話頭,我的邊界“搬攔捶”也是幹脆利落。有一次從管孩子的蒜皮小事,我先生扯到了眼光問題。我立馬反駁,我眼光怎麽啦,就我找了你,你說我眼光怎麽樣?對方辯友,無話可答。嘁,一招製敵。
沒有歲月可回頭
前幾天在廚房做 pizza,用的是一小罐快發酵酵母(pizza yeast),比普通酵母快,用著也方便。我一向簡捷至上:酵母和麵粉一起倒,溫水一攪,幾分鍾就能做 pizza,快捷粗暴,效果也還不錯。
可那罐酵母用到快見底時,發酵功能開始失效了。麵團一兩個小時沒變化。
我一開始還以為得扔了。但抱著不浪費的宗旨:換個方法,先用溫水把酵母單獨溶解,再拿來和麵。
結果——麵團又乖乖地發起來了。
我突然覺得,婚姻也挺像這麵團的。
剛開始的新鮮感就像剛買回來的酵母,活力十足,隨便一和就興頭鼓鼓。
可時間久了,激情氧化、期望下沉、家務和責任一層一層堆起來。日子慢慢變硬、變沉,再也不像當初自動“起泡”。
那怎麽辦?
不能怪麵粉,也不能怪酵母失效。你要換一種做法。
把犯蔫的酵母,慢慢溶進每一滴耐心的水裏,再去揉那一塊生活的麵團。
中年人,多少給生活的殺豬刀磨出了些沉穩吧。能做到這三件事,就能解決90%的婚內衝突:
一、就事論事
別吵人品,更別吵“你總是”“你從來沒有”“你家那邊都……”
這些殺傷力極大的話,一旦出口,就不是“發麵”了,是“發火”。
另外,除死無大事,沒事看看脫口秀,多點幽默感。
二、說話算話
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話負責。沒這個意識,不免會咵咵自己打臉。
我年輕時容易情緒化,所以我為自己定了一條原則至今沒破過:不在情緒上頭時做重要決定。
你情緒穩定,理智在線,說話才能算數。
三、齊心理財
錢的事挺容易傷感情。夫妻在理財上達成共識,不翻舊賬、不找替罪羊,感情才能細水長流。
比如投資,他賠過錢,我也賠過錢。那我們就約定好——用數字說話。這樣情緒來了也不至於烏煙瘴氣。
婚姻不是一場辯論賽,不是誰壓誰的問題;它更像一個有點疲遝的麵團,發得起來,要靠手法、靠溫度,更靠日積月累的照料。
結語
這篇我特意避開了那些高深的心理學理論。不是它們沒用,而是婚姻的真相往往藏在生活的褶皺裏——像那罐失效的酵母,像脫口秀裏的一句自嘲,像談到花銷時有商有量達成的一個數字。
大師們的理論當然光芒萬丈,可落到現實裏,或許還不如一碗發起來的麵團實在。霍妮筆下的女性充滿力量,但她的私人情感卻糾纏著權力與欲望;弗洛伊德解析了全人類的潛意識,自己的婚姻卻也一地煙頭。
理論是地圖,生活才是領土。當你發現婚姻的麵團不再膨脹 ——先試試加點酵母加點溫水,重新揉一揉。
如何管理老公(三):婚姻中的酵母失效後怎麽辦?
gam2023 (2025-05-27 19:20:23) 評論 (2)
如何管理老公(三):婚姻中的酵母失效後怎麽辦?
我跟同齡的朋友聊起家裏的事,說到“如何管理老公”,對方立刻心領神會地笑了。這方麵,還是中年婦女有共同話題。她問我:“你老公不主動找你吵架嗎?”
我說:“很少。他說不過我嘛。”
但我們吵得少,主要因為我更願意就事論事,不爭一時的短長。
但碰到越界的話頭,我的邊界“搬攔捶”也是幹脆利落。有一次從管孩子的蒜皮小事,我先生扯到了眼光問題。我立馬反駁,我眼光怎麽啦,就我找了你,你說我眼光怎麽樣?對方辯友,無話可答。嘁,一招製敵。
沒有歲月可回頭
前幾天在廚房做 pizza,用的是一小罐快發酵酵母(pizza yeast),比普通酵母快,用著也方便。我一向簡捷至上:酵母和麵粉一起倒,溫水一攪,幾分鍾就能做 pizza,快捷粗暴,效果也還不錯。
可那罐酵母用到快見底時,發酵功能開始失效了。麵團一兩個小時沒變化。
我一開始還以為得扔了。但抱著不浪費的宗旨:換個方法,先用溫水把酵母單獨溶解,再拿來和麵。
結果——麵團又乖乖地發起來了。
我突然覺得,婚姻也挺像這麵團的。
剛開始的新鮮感就像剛買回來的酵母,活力十足,隨便一和就興頭鼓鼓。
可時間久了,激情氧化、期望下沉、家務和責任一層一層堆起來。日子慢慢變硬、變沉,再也不像當初自動“起泡”。
那怎麽辦?
不能怪麵粉,也不能怪酵母失效。你要換一種做法。
把犯蔫的酵母,慢慢溶進每一滴耐心的水裏,再去揉那一塊生活的麵團。
中年人,多少給生活的殺豬刀磨出了些沉穩吧。能做到這三件事,就能解決90%的婚內衝突:
一、就事論事
別吵人品,更別吵“你總是”“你從來沒有”“你家那邊都……”
這些殺傷力極大的話,一旦出口,就不是“發麵”了,是“發火”。
另外,除死無大事,沒事看看脫口秀,多點幽默感。
二、說話算話
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話負責。沒這個意識,不免會咵咵自己打臉。
我年輕時容易情緒化,所以我為自己定了一條原則至今沒破過:不在情緒上頭時做重要決定。
你情緒穩定,理智在線,說話才能算數。
三、齊心理財
錢的事挺容易傷感情。夫妻在理財上達成共識,不翻舊賬、不找替罪羊,感情才能細水長流。
比如投資,他賠過錢,我也賠過錢。那我們就約定好——用數字說話。這樣情緒來了也不至於烏煙瘴氣。
婚姻不是一場辯論賽,不是誰壓誰的問題;它更像一個有點疲遝的麵團,發得起來,要靠手法、靠溫度,更靠日積月累的照料。
結語
這篇我特意避開了那些高深的心理學理論。不是它們沒用,而是婚姻的真相往往藏在生活的褶皺裏——像那罐失效的酵母,像脫口秀裏的一句自嘲,像談到花銷時有商有量達成的一個數字。
大師們的理論當然光芒萬丈,可落到現實裏,或許還不如一碗發起來的麵團實在。霍妮筆下的女性充滿力量,但她的私人情感卻糾纏著權力與欲望;弗洛伊德解析了全人類的潛意識,自己的婚姻卻也一地煙頭。
理論是地圖,生活才是領土。當你發現婚姻的麵團不再膨脹 ——先試試加點酵母加點溫水,重新揉一揉。
我跟同齡的朋友聊起家裏的事,說到“如何管理老公”,對方立刻心領神會地笑了。這方麵,還是中年婦女有共同話題。她問我:“你老公不主動找你吵架嗎?”
我說:“很少。他說不過我嘛。”
但我們吵得少,主要因為我更願意就事論事,不爭一時的短長。
但碰到越界的話頭,我的邊界“搬攔捶”也是幹脆利落。有一次從管孩子的蒜皮小事,我先生扯到了眼光問題。我立馬反駁,我眼光怎麽啦,就我找了你,你說我眼光怎麽樣?對方辯友,無話可答。嘁,一招製敵。
沒有歲月可回頭
前幾天在廚房做 pizza,用的是一小罐快發酵酵母(pizza yeast),比普通酵母快,用著也方便。我一向簡捷至上:酵母和麵粉一起倒,溫水一攪,幾分鍾就能做 pizza,快捷粗暴,效果也還不錯。
可那罐酵母用到快見底時,發酵功能開始失效了。麵團一兩個小時沒變化。
我一開始還以為得扔了。但抱著不浪費的宗旨:換個方法,先用溫水把酵母單獨溶解,再拿來和麵。
結果——麵團又乖乖地發起來了。
我突然覺得,婚姻也挺像這麵團的。
剛開始的新鮮感就像剛買回來的酵母,活力十足,隨便一和就興頭鼓鼓。
可時間久了,激情氧化、期望下沉、家務和責任一層一層堆起來。日子慢慢變硬、變沉,再也不像當初自動“起泡”。
那怎麽辦?
不能怪麵粉,也不能怪酵母失效。你要換一種做法。
把犯蔫的酵母,慢慢溶進每一滴耐心的水裏,再去揉那一塊生活的麵團。
中年人,多少給生活的殺豬刀磨出了些沉穩吧。能做到這三件事,就能解決90%的婚內衝突:
一、就事論事
別吵人品,更別吵“你總是”“你從來沒有”“你家那邊都……”
這些殺傷力極大的話,一旦出口,就不是“發麵”了,是“發火”。
另外,除死無大事,沒事看看脫口秀,多點幽默感。
二、說話算話
每個人都得為自己的話負責。沒這個意識,不免會咵咵自己打臉。
我年輕時容易情緒化,所以我為自己定了一條原則至今沒破過:不在情緒上頭時做重要決定。
你情緒穩定,理智在線,說話才能算數。
三、齊心理財
錢的事挺容易傷感情。夫妻在理財上達成共識,不翻舊賬、不找替罪羊,感情才能細水長流。
比如投資,他賠過錢,我也賠過錢。那我們就約定好——用數字說話。這樣情緒來了也不至於烏煙瘴氣。
婚姻不是一場辯論賽,不是誰壓誰的問題;它更像一個有點疲遝的麵團,發得起來,要靠手法、靠溫度,更靠日積月累的照料。
結語
這篇我特意避開了那些高深的心理學理論。不是它們沒用,而是婚姻的真相往往藏在生活的褶皺裏——像那罐失效的酵母,像脫口秀裏的一句自嘲,像談到花銷時有商有量達成的一個數字。
大師們的理論當然光芒萬丈,可落到現實裏,或許還不如一碗發起來的麵團實在。霍妮筆下的女性充滿力量,但她的私人情感卻糾纏著權力與欲望;弗洛伊德解析了全人類的潛意識,自己的婚姻卻也一地煙頭。
理論是地圖,生活才是領土。當你發現婚姻的麵團不再膨脹 ——先試試加點酵母加點溫水,重新揉一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