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見到“爆炸鹽”,是在YouTube上。當時講解的是兩個女士,她們用的是一個聽起來更專業的詞——“過碳酸鈉”。後來我在淘寶上搜 OxiClean,才發現爆炸鹽這個說法,感覺這個詞既通俗又帶點噱頭。所以幹脆這篇文章裏就用爆炸鹽這個名字吧,也許能產生一點“爆炸”效果。
(OxiClean, Bj's 和Costco 都有賣。大概8磅)
YouTube上的那個視頻展示了爆炸鹽驚人的清潔能力,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從那以後,我就琢磨著趕緊搞一包來試試。第一個讓我想到要拯救的,是我用了多年的飄逸牌泡茶杯。十幾年前,我在中國一位朋友家裏做客時第一次見到這種台灣品牌的茶杯,立刻覺得設計太妙了。於是自己也買了一個。它的好處在於,茶葉放在上層,加熱水泡幾分鍾後,隻要輕按一下按鈕,茶湯就自動流到下層,茶葉還留在上麵,不會一直浸泡著。這一點太重要了,因為茶葉泡太久,味道會變。平常工作忙,哪有時間講究到茶道-- 先泡、再倒進公杯、分到小杯那一整套流程?一年能有一兩次那樣悠閑地喝茶就不錯了。
飄逸杯讓我隨時隨地都能輕鬆泡好茶、喝好茶。而且價格也不貴。我最初買的時候大概是七十多塊人民幣,後來發現已經成了白菜價,十幾二十塊就能買到,甚至還有不到十塊的。我疫情中通過海運買過兩個,當時價格是二十多塊,雖然心裏有點猶豫它的質量,但沒想到質量居然挺好。這次回國又看到降價,手一癢又買了一個,準備帶回美國佛州的那個家。

(飄逸茶杯,已經成白菜佳)
不過,問題也來了:這種杯子用久了,尤其是用上兩年後,茶垢開始積累。而飄逸杯最核心的部分——那個過濾裝置——恰恰是最難清洗的。時間一長,過濾速度越來越慢,有時候按了按鈕茶水都不流了。這個年紀的我們,真的很難忍耐這種慢吞吞,我們做事都想幹脆利落,無奈隻好頻繁換杯子。家裏這些年已經攢下好幾個退休的飄逸杯,質量都還不錯,就是茶垢太頑固。而每次回國背杯子回來,也挺麻煩的——雖然玻璃杯不重,但占地方,還得小心保護。
所以當我在BJ超市偶然看到爆炸鹽(OxiClean)時,真是眼前一亮——而且當時還打折!平時這種采購是家裏領導的事,那天不知怎麽我也去了,居然就發現了它,簡直像撿到寶一樣,立刻帶回家。
第一項實驗就是我的飄逸杯。我按照YouTube上的做法,用一個有深度的不鏽鋼大盤裝好幾個茶杯,燒一壺開水倒進去,再加三四勺爆炸鹽。很快,水裏開始冒出一團團白色泡沫,就像在發酵。第二天早上一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些泛黃的茶杯,居然變得晶瑩剔透。我戴上手套用清水衝洗幾遍,杯子竟像新的一樣。那感覺就像見證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吃了靈丹妙藥後煥發了青春,太神奇了!
我越試越上癮,於是開始把爆炸鹽應用到別的地方。YouTube上的演示其實是教大家洗衣服的。我就把目光投向了自己那一大抽屜內衣褲。說實話,這些衣服穿得少,平常都選新的,舊的久而久之就發黃,尤其是某些部位特別明顯。老想買新的,家裏的領導也有意見。所以爆炸鹽成了我的希望。
我把所有的內衣褲(大概40多件)放進大盆,先用熱水泡,再倒進一整壺開水,加足量爆炸鹽。每隔幾個小時我就拿根木棍攪動一下,雖然有人說這其實沒必要,爆炸鹽本來就是無孔不入的,但我覺得攪一攪總沒壞處。
第二天一早,我發現露出水麵的衣服已經白得發亮。我立刻把整盆衣服倒進洗衣機,開了“rinse and spin”程序,二十分鍾後,一堆潔白如新的衣物出現在我麵前。我簡直震驚了。原本打算丟掉的,現在又能繼續穿,連家裏領導都高興得不得了。
後來我還試著用它洗過抹布等汙漬油膩的東西。也洗過枕巾、枕套、床單和被罩。後麵這些大件布品,每次在洗衣粉裏加上兩勺爆炸鹽,洗出來的效果都特別亮眼,遠超普通洗衣粉。
接著,我把目光投向廚房重災區:抽油煙機的濾網。清洗這個部分幾乎是家裏最痛苦的家務活,厚厚的油漬怎麽洗都洗不幹淨。多年來一直是我的任務。以前我試過各種洗潔精,都束手無策。這次,我拆下濾網和不鏽鋼網架,用熱水和大量爆炸鹽泡了一晚上。第二天,奇跡再次發生了:厚重的油漬自動剝落,用點小刷子輕輕一刮,整個網架亮得像新買的一樣。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本災難性的清潔工作,變成了讓我興奮不已的實驗。
爆炸鹽,真是我的救星!
其實爆炸鹽的用途遠不止這些。YouTube上很多人用它來清潔地毯上的寵物尿漬,或者聚會後的汙痕。比起更換地毯,用爆炸鹽不僅省錢,還更有成就感。
去年11月回國,我在淘寶上也買過一瓶號稱是爆炸鹽的清潔劑,但效果不太行。洗衣服根本不如我在美國買的牌子。又試了另一款,也不行。雖然爆炸鹽這個詞是我在淘寶搜 OxiClean 時學來的,但淘寶上的爆炸鹽和美國買到的還是差一截。也許國內有好的品牌,隻是我還沒找到。
各位朋友,如果你家裏也有清潔難題,不妨試試爆炸鹽。如果你已經是爆炸鹽的資深玩家,也歡迎分享更多經驗。
到了我們這個年紀,生活應該是輕鬆的、美好的、充滿喜悅的。而爆炸鹽,真的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快樂。
20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