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斯本的風情——浪漫皇宮、神秘莊園和航海夢

位於裏斯本西北約30公裏處,辛特拉文化景觀(Cultural Landscape of Sintra) 是葡萄牙最獨特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文化遺產之一。它於 1995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上首個被列為“文化景觀”類別的遺產之一。中國同類型的世遺包括廬山國家公園、青城山—都江堰等。



辛特拉山國家公園(Parque Natural de Sintra-Cascais)內,四周是茂密森林和風景如畫的花園。沿途觀景賞花,是很多年青人選擇花一個小時徒步登山的理由。

裏斯本卡也包括了去辛特拉的火車票。火車按小時發車,步行到火車站,乘機觀賞一下漂亮的火車站壁畫。火車約一小時到達辛特拉小城。為了趕時間,我在辛特拉中心買了當地24小時公交車通票,先乘車上山去佩納宮(Pena Palace),當然嘟嘟車tuk-tuks(三輪車)也是喜歡慢慢逛又不喜歡爬山的人的另一種選擇。

 
佩納宮,位於辛特拉地區的山頂,是葡萄牙的寶藏,也是葡萄牙七大奇跡之一。

佩納宮其曆史可追溯至15世紀初至16世紀初。宮殿因為兼具了歐洲曾經於不同時期流行的建築式樣,如哥德式(Gothic)、文藝複興(Renaissance)式、摩爾式(Moorish)、曼努埃爾式(Manueline)等,被國際建築界公認為是歐洲浪漫主義建築風格的典範之作。

裏斯本卡可以免費進入公園和佩納宮。沿著園區內蜿蜒的小徑,盤旋的山路上山,讓所有遊客有機會慢慢感受城堡的魅力。

 
佩納宮色彩繽紛的哥特式塔樓,摩爾式穹頂和文藝複興風格的窗飾,再加上鮮豔的配色,這種混合設計使它從每個細節都充滿了想象力,就像迪士尼童話故事裏的夢幻城堡般的迷人!

 
城堡外牆采用鮮紅、明黃與灰藍色塗料,這種色彩搭配不僅讓建築充滿活力,也與周圍的綠色山脈形成鮮明對比,增強了視覺衝擊力。

 
在葡萄牙第一次聽說“裏斯本黃”!其實這類色感強烈、熱烈亮麗、個性鮮明的黃色在中國被稱為“明黃”或“皇帝黃”。佩納宮是在一座中世紀建造的修道院基礎上,經過長期而多次修建、擴充後,直到19世紀才在葡萄牙女王瑪麗雅二世(Maria II de Portuga)的丈夫——費迪南德(Ferdinand)的主持下,將廢墟改建為一座夏宮,建造完成了城堡式的宮殿群。在建築外觀色彩上,佩納宮以霸氣十足的 “裏斯本黃”為主體,暗淡的土紅色、空混的紫色、平和的石灰色都隻是作為輔助,該建築稱得上是葡萄牙麵積最大、最“黃”的建築物。

 
佩納宮強調夢幻、情感和象征意義。宮殿的雕塑、塔樓和城牆都被精心設計,營造出魔幻般的氛圍。

 
佩納宮宮殿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其瓷磚(azulejos)的飾麵,是 伊比利亞半島(Iberian Peninsula)上穆德哈爾風格(Mudéjar style)技藝的典範。這種風格賦予宮殿一種神秘的東方美感。

 
據說皇宮內部保留了19世紀王室生活的原貌,內部裝飾以彩繪和瓷磚為主,裝飾華麗美倫美奐。可惜行程匆匆,做為過路客又想多看幾個地方,沒有4個小時等候入皇宮內的時間。

 
位於辛特拉的金塔達雷加萊拉(Quinta da Regaleira)是另一座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神秘宮殿與花園建築群。它以其充滿象征主義的建築風格、迷宮般的花園和神秘的創始之井(Initiation well)而聞名,是辛特拉文化景觀中極具代表性的景點。也是葡萄牙最具象征意義和神秘色彩的旅遊景點之一。



葡萄牙富商安東尼奧·蒙特羅(António Augusto Carvalho Monteiro)的雷加萊拉莊園建築本身的風格包含了羅馬、哥德和曼努埃爾等多種形式,非常有特色。裏麵大大小小的建築都擁有純白色的、繁複雕刻的外立麵,給人一種精致然而陰森的感覺。

雷加萊拉莊園最著名也是最吸引人的景點是一座深27米的涸井——創始之井(Initiation well),又稱倒立塔。井的周圍環繞著螺旋樓梯,共有9個旋層,視覺上看起來非常震撼。一種說法這象征著但丁描寫的天堂、地獄、煉獄的9重循環,另一說法這一圈又一圈的環繞結構,在許多赫密士密教(Hermeticism)寓言中是死亡與重生的象征。

沿著螺旋樓梯便可由井口走到井底,井底有通往別處的隧道。創始之井並非真正的水井,而是象征著通往地下世界或精神啟蒙的“儀式之井”。它的設計與神祕主義有關,相傳是啟動塔羅牌儀式的地方,包含階梯、平台與出入口的數量乃至於井底地板上的十字符號都有所關聯,據說共濟會成員曾在此舉行用於象征性的儀式。

 
地下通道四通八達,連接花園中的其他神秘結構,如洞穴、假橋、神廟等。地道不會標示在公園地圖上,遊客隻能自己探索,也因此大大的增加了這裏的可玩性。

 
井口外是個一片花花世界的花園,這莊園的構造好似奇幻迷宮般不可思議,因而又得名迷宮花園。花園布局充滿象征主義元素,仿佛通往另一個精神世界,包含秘密隧道、洞穴、小湖、瀑布、噴泉、石橋、小教堂和隱秘路徑。遊客在昏暗的燈光下尋尋覓覓,從莊園的某一處鑽出來,突然與花園融為一體,給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非常有趣。

 
莊園中隨處可見如同城堡般的石造建築,一個很立體的花園,有出其不意的巧思,風格奇特,常有藝術混搭的錯亂感

 
雷加萊拉塔(Torre Da Regaleira)是莊園內最高的建築之一,爬上去後可以俯瞰莊園景色或遠眺辛特拉市區。

宮殿風格融合哥特式尖塔、曼努埃爾風格窗飾和精致的石雕。室內裝飾細致,富有20世紀初的浪漫主義氣。據說在莊園各處的建築中,隱藏著許多共濟會、聖殿騎士團或練金術的符號,不少元素指向啟蒙、死亡與重生的哲學思想。對陰謀論一竅不通的我,一陣亂拍,以備以後解碼的不時之需。

 
莊園外部裝飾有許多神秘符號、雕像和塔樓。陰陽圖(Taijitu),六芒星,奧姆符號(Om),安卡(Ankh)十字,五芒星(Pentagram),蛇與杖,水、火、土、氣的幾何符號,…。

內部裝飾精美,同樣帶有大量神秘象征。雷加萊拉宮的宮殿建築含有各種象征煉金術、共濟會、聖杯傳說等神秘主義主題的雕塑和布局,的確是一個風格清奇的景點。

辛特拉的另一個必訪之處是葡萄牙航海時代的重要象征之一,羅卡角。羅卡角(葡萄牙語:Cabo da Roca)位於辛特拉市西部,靠近大西洋,在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理和文化意義。它是葡萄牙最西端的岬角,也是歐洲大陸的最西點。從辛特拉中心乘每小時一班的大巴,需一個小時左右才能到達。



在大航海時代,葡萄牙是全球航海探索的先鋒,羅卡角作為歐洲大陸的邊界,象征著未知世界的起點。許多航海家從這裏啟程,探索新大陸和海上貿易路線。“羅卡”的意思是岩石,羅卡角的燈塔建於1772年,是葡萄牙最古老的燈塔之一,至今仍在使用,為航行提供指引。



人們在羅卡角140米高的山崖上建了一座燈塔和一個麵向大洋的十字架。岩石角上立著一塊樸素的石碑。

 
花崗岩紀念碑上麵銘刻著數字和詩句:數字表示的經度和緯度,說明此地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碑上以葡萄牙語寫有著名詩人卡蒙斯的名句:“陸止於此、海始於斯。”——大陸到此終止,大海從此開始。在地理大發現的時代人們認為這就是“世界盡頭”,而深入海洋則是一個充滿未知和危險的世界。幾乎所有到此一遊的人都留下了一張此地抱碑,終身無憾的雅照, 羅卡角以其壯麗的海景和懸崖峭壁聞名,站在斷崖上可以俯瞰波濤洶湧的大西洋



站在羅卡角,狂風與浪濤交織,陡峭的懸崖、風吹草低的大地、廣袤無邊的大西洋,最能完美感受葡萄牙人送給旅行者的禮讚,traveling is daydreaming,旅行如夢,全新探險。據攝影愛好者介紹,日落時分這裏風景壯麗,我以為能有機會在天涯海角感受到大西洋的浩瀚無垠,已經很知足啦。靠近海洋的特殊地理位置,使這裏常年都能感受到強勁的風力。聽這由風聲伴奏,與風力對抗的演奏,讓人不能不佩服當年遠航探險者揚帆起航的毅力和勇氣!



在這天涯海角的熱門景點之地,沒想到我卻兩次遇上了小偷。
在我擠入人群中拍視頻的時候,我的挎包半挎在身前,卻感覺到有人拉開了我挎包的拉鏈。轉身發現一個遊客打扮的漂亮女子,緊湊在我身後,見我轉身,她立馬快步走開,消失在人群中,我錄的視頻中斷,卻救了我的錢包。



眼見一片盛開的野花,我舉著相機蹲在花叢中攝影,挎包背在背後,左右是兩三個拍花的學生模樣的人。我不慎踩滑碰到其中一個,直起身來正準備道歉,卻發現我的挎包拉鏈再次被拉開。等我一一檢查完是否丟了東西,抬頭一看,人又消失得無影無蹤!



都說歐洲最容易遇到的就是扒手,有時候真的防不勝防,好在有驚無險,阿彌托佛!剩下的旅程幹脆把挎包放進背包,抱在懷裏!

 
在大航海時代,葡萄牙在全球擴張方麵表現突出,展現了不可忽視的影響。現在的裏斯本,是歐洲首都裏最便宜的城市之一,體現在食品,飲料和公共交通方麵。參觀曆史古跡的門票價格也很合理。這裏打車的價格不足美國國內的一半,據稱很多美國人退休後選到葡萄牙居住,可當地的Uber 司機告訴我,等他攢夠了錢,就去蘇格蘭(Scotland)居住。每個人都在追尋自己的詩和遠方,一人一夢!

友情提示:

  • 在歐洲旅行時,最好將錢包藏在外套裏或緊貼在前胸避免被偷,手機外殼最好能背在身上避免被搶。
  • 如果願意等排隊入佩納宮內參觀,需要單獨買票,不包括在裏斯本卡中
登錄後才可評論.